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靈異>山城守相>第3章 耐性為首,巧法識辨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3章 耐性為首,巧法識辨

若想要取巧進入其中,翻過大門便可,反正無人留守,可惜乾我們相師這一行時常替他人觀摩風水,進入他人家中就必須得恭敬守禮。

守的是自古傳下來的規矩,不論何種風水都是天地鬼神開鑿出來,想要明斷好壞,先得進行勘察,勘察就是所謂的看風水,恭敬登堂那是主人的邀請,偷摸進去是對神仙的不敬。

往往在相師檢視風水的時候,大都是主人家相邀進入其中,這秦家獨樹一幟,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將相師攔在門外的情況,看來其中真的有位高人在不斷嘗試設計,招攬賢才。

麵前上百把鑰匙儘是傳統的普通黃銅色匙,細微差彆在於鋸齒痕狀,按理來說應該先觀察鎖孔形狀,再挑選對應解鎖工具。

我低頭摸索鑰匙孔,手指摩挲之間大概探清楚暴露在外的構造,內裡狹窄陰暗,肉眼難以看清,隻好取出一個小瓶子,將封門蠟倒入其中,進行塑形。

封門蠟也是我路家獨造造模材質,形同蠟質,遇熱即燃,一遇鐵鏽金銀就會逐漸定型,平日裡可以用來打造鑰匙模具,現在我直接把它導入鑰匙孔洞中,要不了多會就能定型,屆時再將其取出。

實際上我可以再插入一鐵絲鐵棍,當封門蠟凝固塑形完全的時候,直接轉動鑰匙便可以打開鐵門,但這一行為與偷摸進去仍舊無異,所以我還是會取出,一一對比門上的鑰匙。

冇有一個行業會是真正光鮮亮麗,相師的工作同樣有不少瑣屑事情,冇有足夠的耐心與忍受繁瑣步驟的定力,不論有多大的天賦都難以入門,師傅領進門,無償教三年,三年後小有所成,五年時間所有本事賺來的財物皆上交給師傅,八年時間內還要聽從師父差遣,為的就是磨鍊耐性。

脾氣火爆,心急易燥之人難以成才,一旦稍有誤差,影響之物那可就是主家人的命數,就連自己也落得個無端害人的譴責。

我待三把封門蠟匙凝固成型,再小心翼翼一一取出,隨後一一與百把鑰匙進行對比,找出齒痕最相似的三把,尋找的過程也並不簡單,足足花費了我一個小時的時間,首先排除掉最不相似的數十把鑰匙,接下來就在剩下的鑰匙中尋找細微差距。

齒痕的形狀隻是其一,還有齒痕的大小,長短,連接的部分是否凸起或者凹下,距離之間是否有所偏差,經過一番挑選後最終挑選出十把最相似的鑰匙。

十把鑰匙內差距微乎其微,難以肉眼辨彆,這個時候也已經不需要鑽牛角尖,一把把試驗,終有一把可以成功,但我還是冇有取巧,三把模板按順序擺放整齊,再次取出封門蠟澆灌十把鑰匙,最後的最後在鑰匙模板中找出三把與鎖孔的模板最相近的三把鑰匙,分彆按順序插入了鎖孔。

我開始轉動第一把鑰匙,響亮的喀嚓聲預示著第一把挑選成功,我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第二把同樣響起了成功的摩擦聲,梅開二度,隻剩下最後一把。

但是到了這最後一把的時候,我反倒是提起了自己的十二分精神,往往在最接近成功與最接近安全的時候,籠罩而來的危險就會最大,平心靜氣,力道收斂,我緩緩轉動第三把鑰匙,按照上兩把的情況來看,隻需要轉動九十度即可完成最後的開門工作,也就是這短短的九十度,我開了足足十分鐘。

這十分鐘無疑非常煎熬,但好在最終冇有意外發生,我順利打開了大門,直到現在纔敢放下自己的緊張感,我駐足停留在原地,等待秦家人出門迎接。

早在剛來到的時候我就已經注意到懸掛在門上毫無遮掩的攝像頭,現代的科技同樣可以提供許多便利,而秦家人也一樣能夠看到我闖關成功,我一直耐下性子,其實一部分原因也是知曉他們一定可以看到我的動作。

不多時有位黃褂老人拄著柺杖向我走來,白鬍子白頭髮,活像一個老神仙,隻可惜臉上並無笑意,走到我身旁的時候也遞過來一塊銘牌。

銘牌似乎用了木材,又似乎不是木材,上麵的釉質感會讓人感覺到摸在手中的是一塊經過精細雕刻的陶瓷,稍一使勁就有可能將其捏壞,碩大的“黃”字篆刻其上,看來一直設計考驗我的人,就是麵前的這位黃老先生。

“黃庭雀,你可以叫我老黃雀。”老人聲音普通,聽不出任何異樣,但我看得出他的胸中一定有濁物阻礙。

“路清,人送稱號門路清。”我將自己的一塊銘牌遞給他,相師不以年齡分高低老幼,我不清楚他的具體身份,也就隻能以相等禮儀迴應。

我與他走在秦家的家邸府址中,姓黃者,與秦不同,可能是請來的外姓人,也可能是外戚之類的親戚。

“黃相,先前諸多考驗應為你專門設置,我想問問秦家可有多大難事,竟連你的本事也無法自己理清?”我稍等片刻,開口詢問道。

“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具體為何,不如你自行問問家主。”

黃老步伐緩慢,與我說話時卻側身回頭,並冇有刻意往前走,我趕忙跟上聽說。

“那考驗是我設置,這次招賢令千萬金財,卻隻有你一人能夠到得了這裡,我無法解決這次難事,你該想想自己有無同行好友,不論人數多少,隻要能夠辦事,秦家都會給予每人千萬金財。”

同行好友?

我暗自揣測黃相師話中意思,什麼叫做他冇辦法參加此次事件?而我一直以來都是一人為營,為生所計,並不認識過多同行,這一問也讓我認識到自己應該主動求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