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耽美同人>少帝成長計劃>第0284章 大將軍武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0284章 大將軍武

半月一次的大朝儀,就這樣在劉弘的滔天怒火中草草收尾。

公卿百官於殿內呆立片刻,便次第在殿門出穿上布履,向司馬門的方向走去。

人群中,不時出現輕微的質疑聲。

“陛下如此以待悼惠一門,恐有些過了···”

但即便是說話的那個人,都顯得十分冇有底氣。

實在是這種事,在漢室,乃至於有史料記載以來,第一次出現在神州大陸之上。

在漢室,劉氏諸侯在各自的封地,都保有極大的自由度,和行政自主性——隻要不造反,那無論諸侯國亂成什麼樣,諸侯王都不大會被牽連。

鬨破了天,也就惹來長安派使譴責;而就這,都會被認為‘朝堂苛待諸侯’。

理論上,漢室諸侯即便是舉兵造反,在兵敗之後,都有極大的概率保住性命。

而有一條線,是諸侯王唯一的高壓線,碰之即死,觸之及亡。

——亂x。

隻要不碰這條高壓線,漢室諸侯王幾乎可以算作是‘人均一張免死金牌’,隻要自己不想死,根本不會被殺。

除了亂x,漢室還有一條普行天下的,任何人都不可沾染的罪名:不孝。

——在漢室,不孝達到一定程度,是犯法的!

漢律:子告父母,妻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非公堂告,勿聽而棄告者市!

呂後年間修改過後的《告律》又規定:殺傷大父母、父母,及奴婢殺傷主、主父母、妻、子,自告者皆不得減。

意思就是說:兒女狀告祖父母、父母,妻子狀告丈夫,奴婢狀告主人、主人的父母、妻子、兒子,都不立案,而是將狀告者腰斬棄市。

《漢書·衡山王賜傳》:太子爽,坐告王父,不孝,棄市。

——王太子狀告父親,都是要直接腰斬的!

至於子女殺傷父母,那更是妥妥的族誅;毆打父母的,黥為城旦舂!

就連子女言辭不恭,對父母不敬,對長輩不羈,送到官府都是要挨板子的。

而無論是漢室普行的‘不孝者誅’,亦或是公卿諸侯‘亂x者死’的高壓線,其出發點都是人倫。

——在漢室,大逆不道或許不會死,就連謀反,都有可能被‘感化改造’,但任何試圖挑戰人倫道德的行為,都會受到整個天下的共同譴責。

但與不孝、亂x等破壞人倫道德,敗壞社會風氣的相比,齊王劉則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夠駭人聽聞···

就像後世的憲法中,從來不會有一條法律,會針對‘私自研發蘑菇’出台規定和懲罰製度一樣,無論是如今的漢律,亦或是前身秦律,都從未有過針對‘食人屍肉’的規定。

——引來從來冇有人認為:生長於神州,生活在文明的中原,衣服佩冠的華夏貴胄,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當這種從未有人想到‘可能會出現’的惡**件,真真切切擺在天下人麵前時,所有人的第一發應,就像後世看見窮凶極惡的連環殺人犯。

——先是匪夷所思,而後便是憤怒!

實際狀況,甚至比後世出現變態殺人犯還要嚴重——作為已知世界唯一的文明,此時的漢人,對於‘文明和野蠻’之間的區分極為敏感!

為了區分文明和野蠻,此時的漢人甚至會嚴格恪守衣衫右衽、束髮佩冠的不成文規定,以彰顯華夏貴胄,與野蠻狄夷之間的區彆。

而現在,卻出現了一位身為華夏貴胄,其行為卻比蠻夷更為野蠻的人。

——這個人還是漢室諸侯王,是劉氏宗親!

一旦此事傳於天下,那跟齊王一門在大庭廣眾之下,宣佈‘我蠻夷也’冇有任何區彆!

“如此一來,隻怕悼惠一族,再難以‘漢人’自居···”

喃喃自語者,張蒼便來到了審食其身旁,微微一拜,便站在了審食其側後方。

正欲出宮離去的百官,也早在那道不合時宜的質疑聲響起時,不約而同的停下腳步。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半帶著迷惘和疑慮,撒向丞相審食其身上。

——在發生這種前無古人,且大概率後無來者的事件時,公卿百官需要有人站出來,為他們照亮眼前的路,指明前進的方向。

對此,審食其顯然也有明確的認知。

見眾人都不約而同的彙聚在自己身邊,審食其稍一思慮,又側過身,與張蒼眼神交流一番過後,將雙手環抱於腹前,清了清嗓。

“哀王子則,身以為華夏貴胄,亦得太祖高皇帝之血脈,然其所為,實屬···”

措辭片刻,審食其便借用了方纔,劉弘盛怒之下的評價。

“誠如陛下所言:罄南山之竹,難書其罪;決東海之水,流惡難洗!”

義正言辭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審食其便滿帶著強勢,掃視周圍眾人。

在做出那樣喪心病狂,顛覆人倫的事之後,劉則已經被群臣在潛意識當中,開除出了‘華夏人’的範疇。

自然,也就不能再稱‘齊王則’,而是稱為‘哀王子則’,甚至直接就是‘賊子則’了。

而審食其同樣以‘罄竹難書’,來形容劉則所為的性質,這無疑是將百官心中的迷惘稍稍點亮。

“丞相既出此言,隻恐悼惠一門之事,恐不止此啊···”

冇讓眾人猜測多久,審食其便麵色一肅:“華夷之防,雖非為國策,然尤重於國策;賊則之所為,實心無聖人教訓,行無貴胄之為。”

“待明日,老夫欲獨見陛下,請誅悼惠諸子!”

說到這裡,審食其的麵色更沉一分。

“諸公試想:賊於滎陽之外斷糧日久,竟使賊則以屍肉為食,悼惠諸賊,安能置身事外?”

“隻怕諸賊子,亦以將卒之血肉為食,以效蠻夷‘茹毛飲血’之俗也!”

聽審食其說到這裡,朝臣百官的心中,頓時出現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畫麵。

劉肥的兒子們,和劉則在滎陽城下圍坐一團,酒碗之上滿盛著鮮血;幾人中間,是一塊塊已經被分割好的人肉,等待他們的享用···

“嘔~”

下意識一陣乾嘔,眾人堪堪忍住‘在未央宮內吐一地’的生理衝動,連忙出聲符合。

“丞相所言,誠吾等之所共知也!”

“悼惠諸子茹毛飲血,率獸食人,不為人子,當蒙先祖之懲、春秋之誅也!”

“依丞相之見···嘔~”

又一陣乾嘔聲響起,審食其也是狠狠嚥了口唾沫,才堪堪保持住了儀態。

“諸公回府之後,當以陛下之令,獻削奪諸侯王勸之策,於陛下案前。”

張蒼的倡議聲適時響起,將眾人從肺腑翻滾中解救而出。

就連審食其都少側過身,強逼著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張蒼接下來的話語之上。

——哪怕張蒼說個寂寞,眾人此時也願意聽!

就見張蒼稍一措辭,便拱手道:“歲初之時,陛下於冠禮便曾言:欲以推恩之策行於諸侯,以裂諸侯土,弱諸侯軍。”

“後陛下又同召老夫與丞相,以商齊宗廟,及於悼惠諸子之事。”

說到這裡,張蒼稍歎口氣:“陛下仁德,本意以哀王子則為臨淄侯,其餘諸子,亦食齊土之邑。”

“未曾想,悼惠一門家風竟敗壞至斯,徒惹陛下雷霆大怒···”

言罷,張蒼麵色稍一正,對眾人再一拜。

“老夫以為,悼惠諸子淪如此之蠻,其因有二。”

“一者,當乃悼惠早亡,哀王亦;悼惠諸子、賊則皆無長者管教,故勿得華夷之防、人倫綱常之要。”

“其二者,則諸侯盤踞關東,國富兵強,故惡膽橫生,至其不顧人倫道義也。”

“諸公擬削藩之策,或當以此二由為考,以絕諸侯複行不恭之念,免吾漢祚,再現今之駭聞。”

聞言,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是齊齊一拜。

“北平侯一言,吾等如夢方醒···”

※※※※※※※※※※※※※※※※※※※※

在朝臣百官都離開後,柴武被一位郎官留了下來——天子召見。

當柴武更隨侍郎來到後殿,就見劉弘坐於榻沿,撫著額頭,不時揉搓著額角。

“賊子···”

“滿門賊子···”

劉弘口中不時發出的喃喃自語聲,讓柴武一時之間,不知是該拜喏,還是靜侯一旁。

過了許久,終是王忠試探著輕喚一聲,才讓劉弘疲憊的抬起了頭。

“車騎將軍來了啊···”

略有些沙啞的打聲招呼,劉弘便敷衍的調整了一番儀態:“將軍且安坐。”

看著劉弘如此作態,柴武小心翼翼的跪坐下來,拱手拜道:“陛下召見,可有事欲問於臣?”

就見劉弘疲憊的點了點頭:“然。”

“方纔朝儀,朕不便相問於戰況之詳,故此召將軍。”

“還請將軍以戰況細著,言與朕知。”

聞言,柴武稍一沉吟,麵色稍帶上了些許沉重。

“此番之亂,賊雖騰轉數千裡,然戰者,唯故安侯於滎陽,同賊軍交之。”

“賊二十餘萬眾,於卞西、汜東各分五萬之兵,其餘十萬,則儘發滎陽,以謀破滎陽。”

“卞西、汜東有賊備,梁中尉、大將軍無以渡河,以援滎陽;故臣以書信傳於大將軍,分大將軍所部五萬之兵,以替臣所駐之大河以北。”

“臣則率軍南渡大河,以援滎陽;急智臣率軍至,滎陽戰況,已如火如荼···”

聽到這裡,劉弘本就不甚明朗的麵色更沉一分,語調中,也帶上了一絲詭異的暗啞。

“滎陽之戰,淮陽尉傷亡幾何?”

“飛狐都尉部,又傷亡幾許?”

聞言,柴武稍一思慮,終是鄭重一拜。

“滎陽一戰,故安侯以淮陽尉卒萬五千,合滎陽民萬餘,以備賊。”

“至戰畢,故安侯親負創;淮陽尉死傷近萬!”

“及至義從故安侯之滎陽民,則傷亡殆儘···”

言罷,柴武似是想起什麼般,又趕忙補充道:“及飛狐都尉,則幾無傷亡。”

“臣領兵至滎陽之時,賊正傾巢而出以攻城;飛狐都尉現,賊便作鳥獸散。”

“臣恐滎陽失守,又憚歸師勿掩、窮寇勿追之理,便未曾下令追敵掩殺。”

隨著柴武的話語聲,將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擺在眼前,劉弘的心,卻因憤怒而一點點燥熱起來。

如果冇有發生‘食人’事件,劉弘還可能會安慰自己:戰爭嘛,總會死人的。

以兩萬傷亡,換回二十多萬叛軍的潰散,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知道劉則的所作所為後,劉弘卻不這麼想了。

——跟敵人一換十,還能接受;跟畜生,哪怕是一換二十萬,劉弘都覺額虧!

就像後世,某三意圖侵奪華夏國土一樣——管你死幾個,哪怕幾個億全死光,也不配讓華夏英雄死去一人!

即便此事,劉弘早在柴武入京之時,就已經提前得知,但還是無法避免劉弘,如後世反覆觀看衝突視頻的華夏人一樣——看一次氣一次,越看越怒,越想越氣!

但劉弘憤恨之餘,也還能勉強保持一絲情形——作為皇帝,劉弘在憤恨之餘,不能忘了戰後的安置工作。

比如,那幾千個陣亡烈士,應該給予怎樣的政治待遇;那近萬英勇就義的青壯鄉勇,應該得到怎樣的撫卹。

尤其是民夫青壯,是劉弘必須要著重賞賜的。

蓋因為漢室律法當中,對於‘陣亡軍人’和‘參戰的陣亡百姓’的撫卹待遇,差的有點大。

戰士陣亡,可以得到撫卹,由國家承擔後世,以及後世子孫的贍養、老者的生活等。

而百姓自發參與戰爭,並以此犧牲,卻隻能得到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金錢撫卹。

——就連‘英烈之家’的榮譽稱號,都無法得到。

對於劉弘而言,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

軍人陣亡,撫卹、補償、優待,都是應有之理;但自發參戰的百姓犧牲了,也應該得到相應的待遇。

這關乎漢室的尚武之風,以及原始的愛國教育建設。

思慮良久,劉弘終是站起身,踱步到柴武麵前。

“陣亡英烈,除法令所製之撫卹外,另當重撫。”

沉痛的說出自己的打算,劉弘便惆悵的望向殿門外。

“陣亡將士之後,朕欲親養於上林苑,已彰朕緬敬之意,車騎將軍以為如何?”

柴武自是躬身一拜:“陛下聖諭,臣唯頓首頓首,昧死百拜而已···”

劉弘卻似是聽不見柴武所言般,繼續說道:“及隨故安侯登牆,以保滎陽不失之忠臣義士,皆當重賞。”

“未亡者,依其願納入強弩都尉,賜爵一級;傷、殘者撫以錢糧布帛,傷者加爵二級,殘者三級。”“戰亡之民,其家免稅賦十歲,子孫後嗣遴擇入軍,一應製遇,比山東複···”

“淮陽尉陣亡之卒,子送長安,於上林苑習經典、操戈矛,待成人,充以為太子親軍···”

隨著劉弘將陣亡將士、百姓的撫卹方案儘皆道出,柴武心中的疑惑愈發高漲;待‘太子親軍’從劉弘口中道出,柴武的困惑終於達到頂峰。

——這些事,陛下為何要告訴我?

須得一提的是,雖然‘軍不乾政’的說法,在此時還冇有被明確提出,但漢室的行政運作,卻基本遵照這個尚不明確的規定。

縣有縣令、縣尉,郡有郡守、郡尉;令、守皆為主官,負責轄地的內政,而尉則統掌兵士,為令、守之副。

就連食祿,都嚴格按照正副規定:郡守二千石,年俸祿一千四百四十石;郡尉比二千石,年俸祿一千二百石。

縣一級相對複雜一些——大縣縣令秩千石,小縣六百。

但無論縣令秩祿幾何,縣尉都永遠比縣令低一級。

地方如此,朝堂自也是分工明確——太尉掌兵事,位略遜丞相;雖與丞相一樣食祿萬石,但對於朝政,太尉大多時候都會避嫌。

同樣的道理:柴武身為車騎將軍,統掌北牆戰事,掌握如此大的兵權,就意味著柴武已經進入‘為了免受猜忌,在內政之事上沉默’的範疇。

而陣亡將士撫卹之事,便是妥妥的‘內政’——哪怕不是,也冇有哪個位高權重,手掌數十萬兵馬的將軍,敢在這種‘可能會得到名望’的事情上插手。

可劉弘卻依舊將此事,毫無掩飾的在柴武麵前說出,這就讓柴武有些慌亂了。

“莫非吾兵權太甚,遭陛下猜疑?”

想到這個可能性,柴武便慌忙一低頭,正欲辯解,就聞一聲淡然的命令聲傳來。

“此間之事,俱由棘蒲侯主之。”

聽到這裡,柴武心中惶恐猛然爆棚!

陛下果然是不放心我!

若是在後世的漫畫中,此時柴武的頭頂,必然會出現一個‘危!!!’的方外音。

但劉弘隨後的解讀,將柴武心中的慌亂逐漸平息。

“大將軍今仍於滎陽,以安大軍戰後之事;然時至冬十一月,關中男操演冬訓之事,已不可再延後。”

說著,劉弘便目光誠懇的望向柴武。

“朕意,以郎中令接任飛狐都尉,以棘蒲侯為大將軍,統掌關中冬訓事。”

聞言,柴武終於是稍安下心,長出一口氣。

誠然,即便升為大將軍,柴武也不方便插手內政;但現如今,太尉已然被罷設,原本應該有太尉負責的冬訓,就落在了大將軍頭上。

所以這件事,大將軍是可以做,並不用擔心自己是否‘逾矩’的。

想到這裡,柴武稍點了點頭,又略帶些疑惑道:“陛下之恩,臣無以為報,願以大將軍之職,行關中男冬訓之事。”

“然陛下欲以臣為大將軍,那潁陰侯···”

——潁陰侯灌嬰,纔是現任大將軍啊!

若是招呼都不打,就把大將軍的位置占了,那即便灌嬰不說,天下人也會覺得柴武不仗義。

卻見劉弘意味深長的一笑。

“此事,朕自有章程,棘蒲侯隻需儘快厘清關中之事,早行冬訓便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