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盛唐劍聖>第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

夏珊聽裴旻此話,臉露尷尬之色,嘟噥道:“其實也不算是什麼把柄!”

裴旻見夏珊滿頭汗跡,笑道:“我們去那邊城樓下細談。就算要救人,也不急在這一時。頂著烈陽說話,路人還以為我們是傻子呢!”

他指著城樓背麵的陰影處。

說著與袁履謙往城牆下走去。

夏珊聽聞裴旻正在河州,馬不停蹄的從鄯州趕來求援,一路日曬,也是口乾舌燥,跟著走了過去,順帶從馬背上取過水囊,邊走邊豪飲起來,一點兒也不顧及形象。

裴旻瞧了心底也是暗笑:難怪郭知運會為她的婚事犯愁,這大大咧咧的性格,實與男人無異。

守城兵士見自己給忽視了,正暗自竊喜,隨即卻聽裴旻轉頭對他道:“你也一併過來。”

守城兵士登時如醃了的茄子,灰頭土臉的跟在身後。

來到城牆腳下,藉著城牆的遮掩,總算避開了陽光的暴曬。

偶爾清風拂過,還能帶來一些涼爽,幾人都露出了輕鬆的表情。

夏珊也徐徐將緣由到來:“眾所周知隴右節度使有七萬五千兵額,不過隨著府兵製的敗壞,隴右軍近二十年來,從未出現滿員情況,這一點即便現在也是一樣……”

裴旻點頭表示明白,目前大唐力推募兵製,招募天下勇壯之士,組成長征健兒,往邊境戍邊。

但是募兵製有一個前提,不能影響經濟發展,更不能影響農耕建設。

大唐終究是農耕民族,以農耕為上。農耕是一切之本,天下人生活的來源。

因募兵製而影響農耕,得不償失。

募兵製的出現,確實大改邊兵疲軟的不足,給邊兵補充了新鮮血液。但是大唐九節度使手中的兵額將近六十萬,即便是募兵製順利實施,一時半刻也不能滿足所有兵源。

夏珊繼續道:“每年朝廷發放軍餉糧食,也不是按照七萬五的兵數發放的。通常是地方統計了實際兵額,朝廷再行發放相對的物資。一般而言,地方節度使在上報的時候會虛報一些,以獲取更多的軍餉物資。這應該算是不成文的規矩。這些多發放的物資並不由節度使貪墨,而是用來獎勵勇戰敢戰之士,用來提升將士待遇,有著各種各樣的用處。”

裴旻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慣例,不過曆史上對於這種做法有一個稱呼叫“吃空餉”。

此時的節度使隻有軍權,並不掌管內政錢糧。

一支軍隊,雜七雜八的耗費極多,手中冇有流動資金,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處理。

但是節度使權柄又過重,若再有執掌民政財權,於地方諸侯無異了。

節度使也冇有膽子向中央討要財權,謊報實際兵數,多得一些錢財,以作備用,是慣用手法。

袁履謙道:“話是如此說不假,可是誰能保證天下所有節度使都無私心私利?再說每個節度使擁兵數額固定,多報虛數,等於減少地方兵卒人數,真要戰事來臨,造成兵源不足,那該如何是好?”

夏珊再次瞪了袁履謙一眼,憤憤的不去理他,解釋道:“就是有這種顧忌,虛報的數額並不多,維持一些日常所需倒是足夠。可麵對貪得無厭的閹狗,往往需要郭公自掏腰包以滿足。原本王副都督也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湊個千貫給韓老狗。卻不想韓老狗得寸進尺,收了錢並不知足,還要萬貫,實在欺人太甚。”

虛報兵額,以吃空餉,是朝廷萬不允許的。

李隆基身在皇宮,自然不知道這個規矩,一但有人在他麵前挑明此事,王君毚必受重罰。

王君毚現在的地位有些尷尬,他並非是正規的節度使,是代替郭知運行節度使的權利。真要追究起來,連郭知運也會受到牽累。

對於王君毚此人,裴旻瞭解的不是很深,可郭知運的品性毋庸置疑。

就算不為王君毚,為郭知運也不能讓韓莊得逞。

裴旻當機立斷,雙手一合,說道:“我與你去鄯州,明天便見識見識那韓莊到底有多囂張。”

“太好了!”夏珊一臉喜悅,道:“果然跟郭公說的一般,裴帥是個可靠的上司。”

“可靠,這個裴某承認,不過……”裴旻話音卻一轉道:“嚴厲,卻也不假。當街縱馬,確實不對,除非是十萬火急的軍情,其他都不是理由。就算現在烈日當空,街上行人不多,亦冇有道理。這災禍若能預料,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幸之事。誰能預測街巷裡不會突然竄出一個小孩?規避這種不必要的禍事,纔是我們應該做的,而非存著僥倖之心……你自去客棧領十軍杖,以示懲戒。”

夏珊肅然道:“末將知錯,願意受罰!”

裴旻又看了守城兵士一眼道:“不問青紅皂白,不理是非對錯,自作主張,強自出頭。稱之為徇私瀆職,毫不為過。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守城兵士哭喪著臉道:“甘願受罰。”

夏珊這時卻上前一步道:“兵士因我之故,纔會受此無妄之災。末將願意替他承擔責任,鎮西軍也是末將統領的兵,有管教不嚴之過。”

裴旻、袁履謙皆有些意外的看著夏珊。

裴旻心底暗讚,這位曆史上的武威郡夫人,卻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氣,道:“如此,本帥許你所求,你們二人各杖責十五。”

夏珊似乎不將十五軍帳看在眼中,而是催促著什麼時候動身。

裴旻穩坐釣魚台,道:“我們兩人快馬加鞭,此去鄯州,不過半日時間,頂著烈日,不如夜間趕路,還能隱秘行蹤,悄無聲息的入鄯州,一舉兩得。”

讓夏珊、守城兵士自行去客棧找江嶽領罰,裴旻、袁履謙依照原定計劃去了城外的田地。

看著已經見底的灌水渠,袁履謙憂心忡忡的道:“大暑還未至,灌水渠即將斷水,今年怕是要起旱災。”

裴旻這些天日夜觀察天象,早有這種感覺,隻是這種自然災害,一介凡人有如何避免?

值得慶幸的是,此前幾年,風調雨順,國庫儲備米糧充足,渡過這次難關卻是不難。

當天黃昏,裴旻獨自一人,一路快馬奔馳直往鄯州而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