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盛唐劍聖>第十四章 不虛此行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十四章 不虛此行

高適年歲不大,今年正好二十,之前為長輩行了冠禮。

如高適這般人,他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著一定規劃。

他打算先四處遊曆一番,增長自己的閱曆,然後在一適當之處,安心下來耕讀,充實自己,等到時機成熟,再行出仕。

曆史上高適遊曆長安之後,選擇了在宋城定居,躬耕取給,直至開元十九年,動身北行,打算投奔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或者幽州節度使張守珪。

但今時不同往日,高適遊曆長安後,耳中聽到的莫不是裴旻之名,以及隴右的巨大變化。

烏鞘嶺山道與隴山古道的開通,不隻是便利涼隴之地,關中長安纔是最大的得利者,絲綢之路的終點,始終是長安。

就算裴旻不在長安,長安依舊對他百般讚譽,留有他的傳說。

高適心血來潮,往隴右一行,見見傳說中的神蹟……烏鞘嶺山道與隴山古道。

看著已經暢通無阻的烏鞘嶺山道與隴山古道,高適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另一個壯舉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京都鹹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北至九原郡,穿越十四個縣一千六百多公裡,塹山堙穀,兩年成功。

對於如此壯舉,世人大多以謾罵誣衊,勞民傷財。

高適的祖父是安東都護高侃,因故高適自小接觸過軍事方麵的知識,在軍事上有著一定的見地,卻知秦直道是那種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壯舉。

若是無秦直道,秦漢朝想要控製朔方、九原、雲中,無異於癡人說夢。

烏鞘嶺山道與隴山古道跟秦直道有著異曲同工的妙用,加深了唐朝對於西方的控製力度。更為難得的是還促進了商道的發展,讓涼州、隴右、關中大為得利,這一點即便是秦直道都不具備。

最為難得的是因為技術的提升,唐朝擁有了一種叫“轟天雷”的神物,將開山修嶺的損傷降至了最低。

與修秦直道時白骨於野的景象,截然不同。

高適於此對於那個就在不遠涼州的裴旻充滿了無限敬仰,情不自禁的就來到了涼州姑臧。

正逢裴旻文章的盛傳,高適心底更是崇拜,從而改變了曆史選擇,在姑臧城郊定居,耕作讀書。

在這裡生活了半月,也結識了當地的一些文人墨客,相約著一併來參加這士林盛會。

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

裴旻帶張九齡、王昌齡、王維他們幾人來此,一方麵是讓他們接觸河西士林,為弘揚大唐文化,教化當地百姓打下紮實基礎,另一方麵也是想物色物色一些人才,看看是不是有蒙塵的明珠等著發覺。

高適此刻遠不及曆史那般優秀,卻已經開始初露鋒芒,談吐之間,頗有見地。

王之渙發現後,與之交談了會兒,見他氣度從容,說話言辭皆是不凡,引薦給了裴旻。

見到自己的偶像,高適心底有著小小的激動,作揖道:“見過裴國公!”

裴旻笑得跟大灰狼一般,道:“無需多禮,此刻無尊卑之彆。能得季淩親眼,想必達夫不同凡響……”

他一句話,既讚了王之渙,又拉近了與高適的關係。

王之渙道:“之前在一旁聽高兄談論,聽極高兄談論河西教化,有很深見地。”

裴旻感興趣道:“達夫不妨說說?”

高適作揖道:“國公推崇教化,先前就有人說理當全麵推廣。晚生這裡卻有著不同的意見,河西古來皆是西方荒蕪之所,能夠有今日之盛,與接納西方,東西交流,慼慼相關。若無西方商賈的投資,我中原東方的商賈也不會在偏遠的河西投資。一但雙方商人離去,河西經濟將損失慘重,甚至影響到長安。何況河西乃邊陲之地,民風彪悍並非壞事,一方麵提升兵源的素質。真有戰事來臨,非常時刻振臂一揮,所有百姓皆可成軍。此二點乃河西特色,放棄特色,一味求改,誠乃捨本求末,非明智之舉。”

裴旻聽得不住點頭,道:“那你有何高見?”

高適道:“高見不敢當,隻是覺得過激不美。這箇中的掌控,在下才疏學淺,不敢妄言。”

裴旻微微移動著還未好的右臂,撫掌道:“好一個過激不美,道出了我心中所想。這古語即有雲‘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邊陲重地,若兵不勇,將不強,民風不彪悍,如何鎮服周邊。推文絕不能棄武,這是古來大忌,達夫說的在理。”

“至於西方文化,也不能排斥,固步自封,隻會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與大局長遠無利。努力發展自身固然重要,吸取他人的精華,也是提升自己的方式。不過,有一點你說的不對……”

高適正容道:“還請國公指點。”

裴旻笑道:“我裴旻就算在怎麼差勁,也不至於混到將強迫境內百姓充兵上陣的地步。”

這強迫百姓上陣,曆史上屢見不鮮,但那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時候出現的事情。而且百姓未經訓練,戰鬥力低下,士氣也極差,領他們上陣,與讓他們送死,冇多大差彆。

裴旻覺得自己手握十四萬大軍,真要混到這個程度,還不如抹脖子自殺乾脆一些。

他這話說的極為自信,配上他戰無不勝的功績,特彆有說服力。

高適莞爾笑著作揖賠禮:“是晚生說錯話了。”

裴旻開門見山的道:“現在我正缺人才,不如達夫過來幫我吧!”

高適瞬間瞪圓了眼睛,他選擇在姑臧這裡定居,就是存著未來有機會能夠成為裴旻幕府的一員,從而步入仕途。

如今這還未定下心來充實自己,已經得到裴旻邀請了,意外之餘,心底有些忐忑,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

“怎麼,不願意?”裴旻笑著問道,他看得出來,高適已經心動了,故意如此說來。

“不,國公誤會了!”高適忙道:“承蒙國公器重,隻是晚生才疏學淺,怕辱冇了國公英明。原本打算在姑臧潛心苦學,待學有所成,再考慮未來,而今卻……”

裴旻笑道:“我相信我的眼光,我看人向來很準。你很有潛力,或許現在看不出來,但隻要好好培養,定能成大器。何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與其苦讀,不妨來我這裡實踐。”

高適激動道:“如此,晚生恭敬不如從命!”

周邊人都帶著羨慕的目光看著高適。

裴旻卻知道,自己撿到寶了。

一個王翰,一個高適,當真不虛此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