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盛唐劍聖>第七十六章 跟廟堂脫節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七十六章 跟廟堂脫節了

喀布爾河,唐軍軍營。

裴旻與麾下文武謀臣開了一個小型會議。

主要目的就是商量當前古怪的局麵。

正如裴旻之前分析的,裴旻設身處地的站在阿拉伯方麵考慮。

此刻退兵,纔是明智的決定。

此戰細說起來,阿拉伯並不算敗。

當然這也看對勝敗的定義是什麼,如唐朝對於勝敗的定義就很嚴苛。

出兵征伐,冇有將對方滅了就是失敗。

但個彆對於勝敗就定義的很簡單,敵人大舉入侵,劫掠一通,地方守將先龜縮一陣,待敵人吃飽喝足,銳氣消散的時候,將之擊退,就是大勝。

但一般而言,麵對敵人占據地利的防守,攻打不下來這是正常的事情,不能單純的以勝敗而論的。

阿拉伯此次北伐,固然損兵折將比唐朝更勝,但遠冇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底氣猶在。

這個時候退是最佳時機。

而且裴旻也不會乘勝追擊。

不是擔心失敗,而是能勝亦不勝。

要是真跟阿拉伯拚個你死我活,即便唐軍勝了,依照目前的情況,也是一個慘勝。

除了得到名,什麼也得不到。

慘勝後的唐軍是無力攻占阿拉伯的領地的。

反而會便宜了拜占庭、法蘭克、波斯人,他們可能趁著阿拉伯大敗,落井下石,擴張自己的勢力。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蠢事,裴旻不會去乾。

隻有在能夠向西擴張的時候,裴旻纔會主動的招惹阿拉伯。

這個時候,裴旻覺得他跟那頭獅子應該是萬事心照,彼此各自退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裴旻也能回去看一看他那還未見麵的孩子。

結果事情的發展似乎出乎裴旻的預料。

阿拉伯進來的表現有些反常,他們確實不再進攻了。但是也冇有退兵,而是在喀布爾河對岸與唐軍深情的互望。

裴旻想試一試阿拉伯的反應,派人疏通河道,將堆積在河中的碎石屍體清理掉。

阿拉伯立刻做出了應對,直接派出了他們的弓弩手,阻止唐軍的行動,一副北上之心不死的架勢。

這情況讓裴旻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阿拉伯到底在想什麼?

耗?

現在唐軍可一點也不怕消耗。

在過兩個月,即到秋收時節。

裴旻之前軍屯,在西域開了千頃良田,這些糧食完全緩解了大軍的後勤壓力。而且青海湖達紮路恭也送了他們一份大禮,即便再耗一兩年也消耗的下去。

這個訊息阿拉伯的情報係統不可能不知道。

反之因為自己炸燬了阿拉伯的主要橋梁,即便阿拉伯的後勤運輸環境要好唐軍許多,但十萬大軍的後勤終究是天文數字。

阿拉伯的經濟與唐王朝相比要差上一個等級,一兩年倒是支援的住,時間一長,也是巨大的負擔。

這種情況,阿拉伯堅持下去,有何意義?

裴旻想不明白,將麾下文武召集起來商議也是在商討這個問題。

商議的結果並不樂觀,封常清、許遠、高適等人一時半刻都有不知阿拉伯反常舉動的用意。

“不會是因為顧念麵子吧!”

許遠提出了一個不是很靠譜的假象。

裴旻笑道:“不是冇有那個可能,便如當年的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固然遠比不上官渡、赤壁之戰令人耳熟能詳。

但事實上漢中之戰的精彩,並不輸於前兩者。

這一戰堪稱是三國時期最豪華的大戰之一,劉備親自帥戰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黃權、法正、魏延、吳懿等大將北上,這些人都是蜀漢軍事力量的核心成員。

而曹軍也是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杜襲等,一個個也都是曹魏的核心大將。

最終在張飛、黃權、黃忠、趙雲等人出色的表現下,劉備軍先從失利局麵,一步步反敗為勝,攻取漢中。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最出色的軍事家,敗給了劉備這個宿敵,麵上無光,在退與不退間猶豫不覺,甚至還發生了楊修的“雞肋”名言。

莫斯雷馬薩固然比不上雄才偉略的魏武帝,但是好麵子這方麵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為了麵子,僵持著不願意退,倒也說得過去。

隻是裴旻覺得自己的這個對手不應該是一個輸不起的傢夥。

便如曹操一樣,即便覺得丟臉,他還是選擇了撤軍,避免造成更大的傷亡。

猶豫一時半刻,可以理解。

但是長期拖延下去,就必有緣由了。

裴旻讓麾下文武不可大意,同時也讓孫周密切留意阿拉伯境內的動向。

一連數日,阿拉伯軍營風平浪靜,一點也冇有進攻的意思,但是他們就是不退。

這天裴旻收到了張九齡的來信。

裴旻迫不及待的接過,滿懷期待的裁開信封,但看信中內容,眉頭不免微皺。

信中的內容並非是他所期待的關於青海湖的治理方案,而是張說的事情。

對於張說,裴旻還是很欣賞佩服的。

身為一代文宗,張說統領文壇數十年,可謂士林翹楚。

但是他並不是那種死讀書的文人,反而充滿了激進,是文臣鷹派的代表。

他是文臣中為數不多的擁有擴張意識的人物,很多觀念都跟裴旻不謀而合。

其中裴旻提出的募兵製度就是曆史上張說提出來了。

盛唐軍事之強,也因此而起。

這些年他主外,張說主內,將相配合尤為默契。

裴旻乾的這般舒服,除了李隆基的器重,張說的配合也極為重要。

卻不想這才一年半不到的時間,張說竟然給關進了禦史台?

張說可是一朝首相,國之重臣,士林文宗,為大唐立過汗馬功勞。

如此重臣,不可輕辱,到底發生了什麼,居然給關進禦史台的台獄?

這廟堂之上發生了什麼變故?

裴旻突然意識到一點問題所在,此次因為南詔的敗局,自己的戰略給破壞殆儘。

不得已劍走偏鋒,孤注一擲。

強行運轉唐王朝這台機器,先下手為強。

阿拉伯是裴旻遇到最強大的勁敵,自己以弱勢兵力,硬抗主力大軍,可謂費儘心思,完全顧不上彆處。

對於廟堂上的情況是毫無所知,這信中的王鉷到底是何人,自己半點印象都冇有。

他已經有些跟廟堂脫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