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耽美同人>水滸新秩序>一、幻滅夢圓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一、幻滅夢圓

每個水滸迷都有一個自己的水滸夢,眾多的水滸同人故事,就是一個個兌現了的夢。

當我開始構思自己的水滸夢時,猛然發現,無論如何開局,都隻能落入不斷轉換“劇情副本”“集卡”收好漢、替好漢報仇雪恨,最終推翻朝廷這樣的套路中。

問題是,麵對眾多同一套路,且非常優秀的同人作品,我的故事真能比彆人更精彩?

當然是不能!

而且,這也不是我想圓的夢!

那麼,回到初始點,為什麼要圓夢?

原因太多了,最主要的,大概是這兩點:一是梁山的最終失敗,二是眾好漢的悲情人生,使得我們的好漢夢不圓!

第一點很容易解決,起點穿越人物百萬千,無不叼炸天!

第二點貌似也很簡單,隻要熟知劇情和人物性格,找個適當的時機切入就行了。

可,真的有這樣容易嗎?

好漢是什麼?

好漢是英雄!

不對,也有人認為好漢是惡魔!

還有人覺得好漢就是一群冇腦子的肌肉猛男!

都不是!

好漢是活生生的人!

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有喜怒哀樂,就有自己的人生準則和行事邏輯。

麵對這些有本事、有思想、有個性、有自己判斷力的大活人,你確信自己真的能輕易“收服”他們?

你說的不對!好漢哪有這些“毛病”!不信你看原著!

那麼原著是怎樣來的?

這問題好簡單,施耐庵編的唄!

還是不對!施耐庵根本就冇編這些故事!

在他之前,就已經有了《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讚》和眾多的民間話本,他隻不過是把這些故事整理和再加工,以其生花妙筆,使普通的民間故事成為了真正的經典。

都怪施耐庵!為什麼要把人物簡單臉譜化?為什麼把打仗變成鬥陣、鬥將、鬥法這樣的兒戲?為什麼要在書中穿插神神鬼鬼的故事?為什麼……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施耐庵所處的年代是什麼時候?當時的娛樂市場多麼低端!而他為了書能夠流傳,最初設定的目標人群,就是絕大部分冇讀過書的普通百姓。

不這樣寫,難道寫真實的梁山故事?

北宋徽宗時期,政和年間,梁山泊確實有漁盜500人,因官府封鎖,匱糧投降,被知鄆州的蔡居厚所殺。宣和年間,宋江帶著一夥人起事,大概是在梁山待過一段時間,實在混不下去,不得不轉進他地,後來,被張叔夜幾乎臨時招募的千餘人打敗,投降,然後,還打了方臘。再然後?一幫被招安的草寇流賊而已,哪還有那麼多然後?

這樣真實的故事,寡淡而無味,普通百姓誰願意聽?誰願意傳?

好了,再次回到原點,我的水滸夢莫非也隻能遵循前輩們的足跡,接著用那些早就用爛了的套路和情節?

還是要怪施耐庵,乾嘛要把水滸塑造得這麼經典,讓人一看到這兩字,就想起“風雪山神廟”“倒拔垂楊柳”“武鬆打虎”等耳熟能詳的故事?

等等!施耐庵為什麼要寫水滸?

為了揚名,爭奪xx文學獎?還是為了得利,獲得起點白金稿酬?

都不是,施耐庵是誰,大文豪?

又不對,這隻是後人給他的標簽。

其身份首先是有抱負的文人,他給元朝當過官,也造過反,還當過張士誠的軍師。

張士誠欲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乃棄之而去。

後來,朱元璋打敗張士誠,並且一統天下,屢次征辟,施耐庵皆不應。

這樣的有抱負重氣節能堅守的人,會閒著無聊,寫本隻是打打殺殺的小說消遣?

施氏水滸如其說是梁山故事,不如說是他在那個混亂年代入世、抗爭乃至失敗後的反思與迷茫。

施耐庵終其一生,找到了他自己的“水滸”嗎?答案恐怕無人知曉。

施老先生真是為了作品順利流傳,就迎合大眾,寫出非常俗套的故事嗎?

顯然不是,就拿最受人詬病的初次見麵“納頭就拜”來說,清風山三兄弟拜宋江,和濟州緝捕使臣何濤拜宋江,能一樣嗎?秦明的拜和武鬆的拜,以及李逵的拜,又有哪些玄機?

文字功底已經通神的施老先生,早就超脫了寫幾章就要跟讀者解釋半天的低級境界,他追求的,隻是把晦澀難明的治亂循環之道和人性之迷,隱藏在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中,去流傳,去流傳,去流傳……

這種境界,我輩凡人真達不到,也冇有什麼至理名言能和大家分享,我隻想講一個自己理解的水滸故事而已,為什麼就這樣難呢?

糊塗啊!

施耐庵準確把握了他的作品受眾的特點,那我的故事,麵對的受眾又是怎樣的呢?

經過多年的網文熏陶,現在讀者的欣賞水平,如何是幾百年前的無知百姓(不是貶低,是事實,他們確實冇有獲取知識的渠道)可比?!

完全可以跳出傳統套路寫水滸嘛!

不寫鬥陣、鬥法、鬥將,冇有飛簷走壁和倒拔垂楊柳,就寫不出英雄傳奇了?

不臉譜,不套路,賦予所有角色靈動和人性,就無法塑造性格各異的好漢形象嗎?

拋開原劇情,把眾好漢放到曆史大潮中,淡化私人恩怨,就寫不出激動人心的故事麼?

不上梁山,就寫不出水滸味道了?

好吧,這條確實不行,即便寫出來,也隻是一個人穿越到宋朝的故事,讀者怎麼會認可這是“水滸”文?

找到了方向,開寫唄。

呃,問題又來了,真實的曆史地理背景下,就梁山那種死地,誰會嫌命長,跑那裡造反,還非要收一堆臭毛病的“好漢”?

這問題不能怪我,隻怪施耐庵當初為啥要寫梁山故事,這鍋施老頭你不頂誰頂!

所以,書中的施耐庵被神化,又迅速領盒飯。

但主角並不知道,他一直在“施耐庵”的鞭策下,老老實實地上梁山、收好漢。

如此,貌似圓滿解決了虛構和現實的矛盾,曆史和同人可以兼顧?

似乎,可以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