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唐朝小閒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賭的是未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賭的是未來

長孫無忌聽得皺眉凝思片刻,眼中還是透著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冇有這麼做過,主要是為了保護他們,不受到李義府他們的陷害。這一回唐臨也跟我說過原因,主要是讓他們去曆練的,可是西北邊民風彪悍,風土人情又與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會出大亂子,倘若如此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我知道西北計劃對於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理應派一些經驗老道的官員前去。還是,你另有目的?”

韓藝笑道:“是那些人的長輩在詢問太尉吧?”

長孫無忌點點頭。

“其實我跟唐臨說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韓藝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來?長孫無忌哦了一聲,“什麼原因?”

韓藝微一沉吟,不答反問道:“太尉可是貞觀盛世的功臣,也應該對於我大唐未來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認為均田製是否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長孫無忌一愣,道:“這與那事又有何關聯?”

“兩者有著必要的聯絡,還望太尉賜教!”韓藝拱手道。

長孫無忌沉吟著道:“你應該知道老夫一直以來都擁護貞觀時期的政策。”

韓藝笑道:“可我問得不是這個。”

長孫無忌沉默少許,最終還是點點頭道:“均田製的確有著一些弊端。”

韓藝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過對策?比如說,國家手中的耕地越來越少,不少地區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併,人口又在繼續增加,根據租庸調製,如果人口不增加,稅收就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這麼多,遲早有一天,朝廷冇有地授給百姓,那時候該怎麼辦?”

長孫無忌沉吟許久,歎道:“不瞞你說,老夫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是並未想出解決之法,隻是說儘量保證吏治清明,延緩這種情況發生,再想出新得對策。”

韓藝道:“在我看來,想要維護傳統均田製,就隻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道:“什麼辦法?”

韓藝道:“對外擴張,就如同吐蕃那樣,不斷的發動戰爭,保持人口不再增長的同時,獲得大量的土地,這樣才能滿足均田製的需要。”

“這可不行。”長孫無忌揮手道:“古人雲,好戰必亡。”

韓藝道:“如果不這麼做,就必須改變,太尉應該也看出來了,其實我所做的這一切,不管是將農民的土地承包給地主或者商人,讓他們上作坊做事,還是增開昭儀學院,讓軍籍戶的後代有讀書的資格,都是針對均田製施行一些改變。但這隻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在於授田與稅收,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套新的辦法,來替代均田製,或者說是補充,完成順利的過渡。”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這老夫倒是看出來了,可是這跟西北又有什麼關係呢?”

韓藝道:“西北就是一個新製度的試驗地,太尉應該也知道,變法就是雙刃劍,而且九成九都會麵臨失敗,這就是因為一旦求變,必定會傷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輕易的改變,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曆史上那些變法,許多都是根據當下的一些情況,憑空想象出來的,然後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難,再去想辦法,但很多時候都為時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試驗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長孫無忌聽得倒抽一口涼氣,這他還真冇有想到,緊鎖眉頭道:“難道你想將你的商人條例應用到中原來?”

韓藝道:“不可能,商人條例是根據胡人的習俗製定的,但是我的確打算在保證耕地的同時,大力發展工商業。”

長孫無忌道:“均田製來至於農業,必須得以農為先,而且農要占據絕對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屢屢頒佈詔令勸農桑,但如果工商業發展起來,那麼均田製必定要隨之而改變。”

韓藝點點頭道:“由上至下的改變,是一種賭博,哪怕太尉你說要變法,你也不可能敢說一定成功,首先,你並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況,其次,我大唐版圖遼闊無疆,各地情況又不一樣,太尉你也不能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而針對性的變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變,就是潛移默化的,朝廷隻需要根據狀況做出微調,不斷的根據百姓的生活情況,而做出微調,這樣的話,就避免那些不確定性,避免那些衝突,避免傷害任何人的利益。”

長孫無忌道:“可是自古以來,都是以農為本,你大力發展工商,難道你就有把握一定會成功?”

韓藝笑道:“其實長安已經發生改變了,太尉也應該早就察覺到了,但是並未影響農耕,這其實就是因為,人多地少,完全可以將多餘轉到工商業上麵,同時,這樣也能促進農業,因為工商不生產糧食的,他們需要購買,購買的人多了,糧價自然會上漲,農民自然得利。另外,農耕國家,發展總會受到侷限,因為就這麼多地,滿打滿算就那麼多稅收,那國家豈不是永遠都停滯不前,而工商業的話,隨著人口的增多,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國力將會越來越強。”

長孫無忌道:“其實在貞觀時期的時候,老夫與房玄齡他們也曾與太宗聖上商量過此事,不過我們都認為農夫的樸素的,商人是狡詐的,一旦讓商人發展起來,不利於國家的管理。”

韓藝笑道:“農夫是樸素的,可地主不是,曆朝曆代的滅亡,有哪一次跟地主冇有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朝代都在防止土地兼併,因為地主一旦強大起來,那就比商人還恐怖一些,這天下間都是地主,到時誰敢輕易求變,一旦求變,就會傷害全天下地主的利益。但是冇有一個朝代能過做到防止土地兼併,因為最大的地主就是宰相,李義府、許敬宗上任以來,他們可是兼併了不少的土地,有宰相和朝廷大臣帶頭,那就誰也阻止不了了。”

長孫無忌道:“因此必須要弄一個限製地主的東西來。”

“就是工商。”韓藝道:“地主掌握的百姓必須依靠的糧食,他們的地位不會減弱的,商人再強大與地主也是勢均力敵,隻要兩者平衡,朝廷方可做遊刃有餘。”

長孫無忌思忖少許,道:“你就是這麼說服陛下的吧。”

韓藝點了下頭,道:“但是太尉你知道的,我不是一意孤行的人,我隻是認為均田製冇有未來,必須改變,但是如果我說有十成的把握,我也不敢斷言,隻是麵對一條死巷,會很容易讓人選擇另一條路,如果太尉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的話,我也希望太尉能夠指點我。”

長孫無忌沉默片刻,道:“你說得雖不無道理,但是老夫對此還是有所保留。老夫與太宗聖上都是重在用人,也就是你所說的由上至下,因為朝廷是要顧全大局的,考慮得是很多方麵,百姓可不會考慮到吐蕃可能入侵,但是朝廷得考慮這一點,隻要吏治相對清明,那麼製度上的一些弊端也是能夠彌補的,畢竟做事是人,事在人為,同樣的事,不同人去做,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截然相反,這關鍵還是在於用人。”

韓藝笑道:“因此我才拜托太尉來擬寫這一份名單。”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又繼續說道:“可惜如今李義府、許敬宗當權,而朝中忠良都被貶黜長安,要再說重在用人的話,隻怕會越來越糟。因此你若跟老夫當初一樣,隻怕是不行的,你認為吐蕃會入侵,要防止吐蕃,可是李義府不這麼認為,他隻在乎自己的權位,你拿他又有什麼辦法。所以,你選擇這一條路,老夫也支援,而且,老夫非常欣慰你能夠坦誠相告。”

韓藝笑道:“也許我有多少錢,我不太會如實告訴太尉,但是這在國家大事上麵,我絕不會對太尉你有所隱瞞的,因為我知道太尉你是全心全意在為大唐著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纔會坐在這裡,如果太尉跟李義府一樣,成天讓我撈錢,去賣官鬻爵,那我也做不到。”

他倒是想隱瞞,可是這麼大的事,還得安排關隴集團的人去,這如何隱瞞得住,那還不如如實相告,反正他確實是為了大唐著想,無愧於心。也正是因為他非常儘心儘力的在為三方做事,隻是說同一件事,麵對不同的人,他會用不同的理由去說服對方,他才能存活至今,如果他這也瞞,那也瞞,早就掛了,因為這三個人冇有一個是傻子,而且都是大聰明人。

但要說長孫無忌完全信任韓藝,這不是可能的,他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怎麼可能會完全相信一個人,他之所以比較相信韓藝,那是因為韓藝用得都是他的人,這次去西北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韓藝估計都不認識,那他當然放心,你怎麼玩你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如果韓藝開始提拔蕭家、楊家、甚至於元家的人,就算韓藝說得再天花亂墜,他也不會相信的。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對了,這正事你都還冇有說出答案了。”

韓藝笑道:“工商與農是反過來的,是需要流動性管理,如果西北試驗之後,覺得可行,那麼如何加以轉變用於中原,這都需要人去做,讓李義府他們去做,他們會嗎?朝中大臣都是深受農耕文明的影響,他們都不會處理。那麼到時候,隻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就是調回派去西北的官員。”

韓藝點點頭道:“如今李義府他們是拚了老命在壓製太尉你的人,因為皇後的關係,我最多也就是能夠保住幾人,想要令整個關中貴族重返朝堂,那麼這個理由隻能是國之大計。”

絕了!

長孫無忌怎麼想也冇有想到,韓藝是打算利用一個新製度,讓關隴集團重回朝堂。

而且,這不是臆想,這是完全可以可能的。

許敬宗、李義府再奸詐,畢竟在朝中為官這麼多年,冇吃過豬,還冇有見過豬跑麼,勸農桑,提倡節儉,他也寫得出,他還是可以勝任中書令的。

可如果改變現狀,他就不是如何該處理了,不禁是他,朝中大臣多半都不會,因為韓藝的政策是由下至上,是朝廷根據國家的變化製定政策,不是說宰相製定政策來管理國家,當工商業發展起來,他們哪裡懂得如何管理,任何一本書上,說得都是小農經濟。

那麼朝廷唯一能夠倚重的就是西北地區的官員,而去到西北的,幾乎都是關隴集團的成員,包括韓媛、來濟、裴行儉、王方翼全都在那邊。當然,他們其實不在韓藝的考慮當中,因為太老了,而且跟眼下不少權貴有過節,韓藝讓他們在那邊,就是帶帶新人,韓藝最看重的是這一批去的人,那都是年輕一代,跟他的年輕相差不大,那麼就是可以共同成長的。

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長孫無忌不禁打起精神來,他這幾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關隴集團重返朝堂,但是這非常困難的,那一仗他輸給李治和武媚娘之後,樞要大臣中,就冇有一個是根正苗紅的關隴集團成員,山東集團都有好幾個,隻有韓藝這個隱形人物,而且在政治上想要翻身,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對方一定會將他們往死裡搞,能夠斬草除根,就絕不姑息,什麼仁義道德,都去他媽的。

“可是他們這麼年輕,能否處理好西北事務?”

“隻有年輕的才適合。”韓藝笑道:“請恕韓藝鬥膽說一句,如果是你太尉你去的話,你肯定還是按你的習慣去處理事,因為已經成為你的固定思維,年輕人適應能力強,他們可以非常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習俗,以及一些製度上的改變。當然,我會跟他們見一麵,那邊也請太尉你聯絡一下韓媛、來濟,讓他們看著這些人。”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