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隨房俊到莊子上的人不少,各個都要安置,帶來的東西更多,莊子裡人吵馬嘶鬧鬨哄的,直到酉時掌燈,纔算是安頓下來。/p
丫鬟下人們正在清理院子過道,卻有人登門。/p
李思文穿著一件獸皮大氅,把自己裹得圓滾滾的,大咧咧的邁進院子,喊道:“你家二爺呢?趕緊的,讓他出來接客。”/p
丫鬟們紅了臉,下人們則是紛紛無語,這話說的,感情咱家二爺成了那青樓裡的粉頭?不過大家都知道這位英國公家的二郎跟自己二郎交情那是相當不錯,更何況見到李思文身後還有一個秀麗俏美的少女,應是李思文的家人,不敢怠慢,便有人引著李思文進了大堂,另有人去通報。/p
李思文見那通報的下人不是往後宅走,而是去了一角的廚房,便問道:“你家二郎在乾啥?”/p
那下人聞言,嘴角抽了抽,卻是冇言語……/p
李思文尚未知覺,身後的李玉瓏卻是看看那下人,再看看廚房,疑惑的問道:“房二哥莫非在廚房?”/p
那下人見實在搪塞不過,隻好低頭說道:“是……”那神情,好像房俊在廚房是丟了整個房府的臉皮似的。/p
不過倒也不怪他誇張,此時雖然未到理學昌盛的年代,但是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受到古禮的約束,日常行為更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否得上君子之稱的標準。/p
“君子遠庖廚”,在這個時代的解釋很簡單,是君子的,那就離廚房遠點兒,一大老爺們兒鑽廚房像話麼?若是鑽廚房了,那自然就不是君子……/p
所以,整個封建時代,男人下廚都是一件很冇麵子的事情。/p
李思文這人性子大大咧咧的,不以為意。/p
李玉瓏卻是兩眼閃閃,很是感興趣,雀躍的問道:“房二哥會做菜嗎?”/p
那下人苦著臉,不知如何回答。/p
正在這時,便聽到廚房裡傳來一個人聲,貌似很不滿的說道:“就你這樣還敢吹牛祖上是禦廚?還給前隋煬帝做過飯?趕緊給我一邊兒待著去……”/p
隨後,廚房裡便響起一陣奇怪的聲音:“剁剁剁剁剁……”/p
那聲音輕重緩急如出一轍,讓人聽起來心曠神怡。/p
李玉瓏好奇心起,小手輕輕拈起棉裙的下襬以免被絆倒,腳步輕快的來到廚房門牆,歪著小腦袋探頭探腦的往裡邊看去。/p
但見房俊正站在砧板前,一手持刀,一手壓住砧板上的羊肉,那菜刀彷彿輕盈的蝴蝶,輕快的飛舞起落,刀刃削過羊肉切在砧板上,便發出“剁剁剁”的輕響,快得令人眼花繚亂。/p
隨著菜刀的飛舞,那羊肉便被一片片的切下來,薄如蟬翼,輕盈如紙。/p
李玉瓏簡直歎爲觀止,太帥了!/p
隻不過一個錦袍貴公子深處廚房之中,揮舞著菜刀切著羊肉……小丫頭單純的思維裡邊,這畫麵違和感實在太強烈。/p
李思文也湊了過來,一看之下目瞪口呆,結結巴巴說道:“房二啊,你這……你這是乾嘛呢?”/p
下廚房,那是一個爺們兒絕對不能乾的事兒,不僅丟人,而且是恥辱!所以廚子的地位纔會那麼低,誰都瞧不起!/p
房俊一回頭,首先見到的是李玉瓏的俏臉。/p
小丫頭明顯是換了一身衣服,蔥綠色的棉裙緊裹住水蔥一樣纖長的身段兒,腰間緊緊的勒著一條玉帶,綁著兩個玉墜子,一頭烏鴉鴉的秀髮綰成一個男式的髮髻,唇紅齒白容顏秀美,一身男裝打扮居然便變身豐神俊朗的俊俏佳公子!/p
果然是秀色可餐啊……/p
房俊眼前一亮,心神浮動,險些切了手指頭。/p
浮起笑臉,笑嗬嗬的問道:“瓏兒妹子來啦?稍等,二哥給你做好吃的。”/p
李玉瓏笑靨如花,溜溜達達的進了廚房,湊到房俊身邊,探著小腦袋去看砧板上切成片的羊肉,好奇的問道:“不就是羊肉麼?誰還冇吃過呀?”/p
一陣淡淡的香氣如蘭似麝,直鑽入房俊鼻子,差點把他熏得暈了菜,忙定定神,說道:“不信?待會兒吃的時候,千萬彆咬了舌頭!”/p
李玉瓏嬌憨的伸了伸嫩紅的小舌尖:“真有那麼好吃?”/p
房俊傲然道:“絕對好吃!”/p
李玉瓏便點點頭:“那我就等著了,還是我二哥聰明,晚飯冇吃就跑來說是要蹭飯,你說他鼻子怎麼就那麼好使呢?”/p
房俊擠眉弄眼的逗弄小美眉:“你還不知道哇?你二哥屬狗的……”/p
李思文站在門口,絕不踏進廚房一步,聞言頓時不滿,嚷嚷道:“房二你夠了啊,拿我做筏子?當心我揍你!”/p
不知怎麼的,看著自家妹子往房俊跟前湊,李思文心裡就一陣陣的不得勁兒。/p
有點嫉妒,有點吃味,也有點焦躁……/p
妹子可是許了人家的!未來妹夫可是杜家的嫡出少爺!這要是鬨出點什麼緋聞,那還得了?/p
不過隨即就搖搖頭,暗道自己多心了。/p
若是換了彆人,自己有此擔憂還算靠譜,但是房二是誰?整個長安城都知道這傢夥不愛紅粉愛武裝,人家去青樓是喝花酒,他去青樓是專門打架……/p
就這麼一個夯貨,懂得甚男女之情?/p
或許也隻是覺得瓏兒妹子可愛,願意親近罷了。/p
心裡正嘀咕呢,忽聞身後正門處腳步聲響,一人高聲說道:“吳王殿下會同xf縣令岑大人,前來房府拜訪。”/p
廚房裡的房俊一聽,趕緊在一旁的水盆淨了手,用毛巾胡亂擦了,走出廚房。/p
他倒不是被來者的名頭嚇到,便是李二陛下來了,又有甚好怕的?/p
他是被“吳王殿下”的名號勾起了興趣。/p
為啥?/p
熟悉貞觀曆史的人,或者對於大唐初期曆史感興趣的都知道,唐初有一位被史官稱為“海內冤之”之人,便是李二陛下的三子,吳王李恪!/p
李二陛下有十四個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既不是聰慧機敏敢於決斷的長子李承乾,不是文采出眾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四子李泰,也不是驍勇異常的八子李貞和為官清廉的十子李慎,當然,更不會是膽小懦弱的九子李治,而是三子李恪。/p
李恪不僅精於騎射,頗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說白了,就是文武雙全,聲望很高,很有個人魅力。麵對這樣一個兒子,太宗怎麼能夠不欣賞不喜愛?他曾經不止一次當著眾大臣的麵讚揚李恪“英果類我”。/p
可便是這麼一位出類拔萃的皇子,最後的結局卻是蒙冤受辱,死於宮廷內鬥。/p
李恪死時,震動朝野,史書上說:“海內冤之”,全天下人都為李恪抱冤。/p
客觀地看,李恪的一生是充滿悲**彩的,他才華出眾,深得太宗喜愛,卻因為出身過於高貴而不能繼承皇位,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難成立的“悖論”。/p
而且,從史料上看,李恪並不象某些電視劇所描寫的那樣野心勃勃不擇手段,曆史上的李恪牢記父親的教誨,為人十分謹慎,可是就是這樣,他也冇能逃脫陷害和陰謀。/p
李二這位一世英明的君主,卻在選擇接班人上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以至於大唐王朝在他身後發生了一度“中斷滅國”的危機。/p
如果李二陛下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