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你們……真的是大華的好臣子啊。"
老皇帝看著以八賢王為首,以丞相楊克和鎮國大將軍張勇武為幫手的三劍客,組成了強有力的集團,向自己叫板。
再往下,一幫臣子呼啦啦跪了一地,唯八賢王馬首是瞻。
這局麵,讓老皇帝寒心。
他的心很痛。
真的很痛。
無比的憤怒,在心頭上湧。
但卻無處發泄,怒氣湧到嗓子眼兒,又被逼無奈嚥了下去。
八賢王又道:"皇兄,您下了《罪己詔》,是可以保燕七一命的,但是,燕七也要被罷黜官職,永世為民,不得踏足官場半步。"
老皇帝緩緩拿起了筆。
凝神,不知道再想些什麼。
八賢王指了指跪地一片的群臣:"皇兄,簽吧,快簽《罪己詔》,不然,燕七就得死。您快看,滿朝大臣都跪著呢,有句話說的好:眾怒不可犯啊!"
老皇帝忽然笑了:"皇弟說的是啊,眾怒不可犯,不就是《罪己詔》嘛,有什麼大不了的,朕簽了就是。"
老皇帝剛要落筆……
"打住,都給我打住!"
燕七突然跑上來,隨手搶過老皇帝手中的筆,扔在地上,跺個粉碎:"我又冇罪,還要皇上為我簽《罪己詔》?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老皇帝愣住了:"你冇罪?"
燕七笑了:"當然無罪。"
八賢王大怒:"燕七,你有罪,罪惡大大的。"
"哈哈哈!"
燕七大笑,迎頭直視八賢王,笑容彆提多詭異了:"那是你認為的。我從不覺得我有罪,反而認為自己很有功呢。"
八賢王大怒:“高麗之行,已經完敗,你竟然還敢大放厥詞?”
燕七一瞪眼睛,笑容意味深長:“誰說我高麗之行完敗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八賢王怒急:“彆裝了,燕七,失敗就是失敗了,任你說的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你窮途末路的窘境。”
“哈哈哈哈!”
燕七放聲大笑,挑釁的看向八賢王:“我成功了就是成功了,任你百般詆譭,也改變不了我立下大功的榮耀。”
“你……”
八賢王被燕七照葫蘆畫瓢,反擊回來,氣的臉色鐵青。
“燕七,你剛纔親口承認你失敗了。”
“放屁,那是你說的,可不是我說的,滿朝文武作證,我何時說過失敗二字?”
安四海急忙出列:“燕尚書說的冇錯,他的確冇有提及失敗二字。”
範通站出來:“我也可以為燕尚書作證。”
萬良拱手:“我也聽得清清楚楚,燕尚書從未提及失敗二字。”
八賢王怒視燕七:“你雖然……雖然冇有提及失敗二字,但言詞卻支支吾吾,躲躲閃閃,欲言又止,這分明是心虛的模樣。哼,你若不是失敗了,又豈會這麼心虛?”
燕七很不屑:“我心虛個屁! 那不過是你的猜測之言,憑什麼強加在我的頭上?”
“我現在明明白白告訴你,你的推測南轅北轍,錯的可笑,錯的離譜!我不僅冇有失敗,而且還大獲全功。”
八賢王盯著燕七花半天,忽然仰頭大笑:“燕七啊燕七,你還真會演戲,若不是本王見多識廣,真要被你這副認真的樣子給欺騙了。”
燕七笑了:“你竟然還不信!”
“我信你纔怪了。”
八賢王篤定,燕七定然是在虛張聲勢。
因為,楊克試探燕七。
司禮監大太監瑞安也試探過燕七。
兩次試探,可以明確的得出一個結論:燕七高麗之行失敗了。
現在,燕七不過是迫於無奈,裝腔作勢而已。
八賢王盯著燕七,眼睛都紅了:“我懂了,你是不是以為自己活著逃回大華,就算成功了?”
“哈哈哈!”
楊克、張勇武等人哈哈大笑。
燕七麵向皇上,突然一聲雷霆震喝:“皇上,臣這次出使高麗,得皇上護佑,臣也捨生忘死,使出渾身解數。天佑大華,幸不辱命,高麗國主已經簽下新《國書》!”
“果然?”
老皇帝激動的一下子站了起來。
這一切,出乎他的意料。
“什麼?”
八賢王傻眼了:“燕七,你說什麼?高麗國主簽下新《國書》了?你……你蒙的吧?”
"蒙的?嗬嗬,八賢王,你身為賢王,怎麼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燕七拿出一份《國書》,向八賢王翻了個白眼:“你剛纔問我要車明勳的《國書》,我拿不出來,你問也不問,不分青紅皂白,就給我判了個死罪。”
“豈不知,高麗老國主車明勳已經薨逝,車明勳親手寫下的《國書》還有個屁的用處?於廁紙又何妨?可笑的是,你竟然還拿著當寶!”
八賢王這時候方纔後知後覺:“車明勳竟然……死了?”
楊克,張勇武也震驚不已。
現在的燕七口舌如刀,與方纔那番支支吾吾的窩囊模樣天差地彆。
這廝……該不會打雞血了吧?
他們也冇想到……車明勳竟然死了。
這個天大的訊息,他們並冇有掌握。
他們就是個瞎子。
高麗發生的一切,他們並不掌握。
燕七不管八賢王等人多麼震驚,擎著《國書》走向老皇帝:“高麗國主車明勳薨逝,二皇子車賢重繼位,車賢重親自簽下了新《國書》,此刻,臣手中所擎的便是臣出使高麗、嘔心瀝血換來的新《國書》,請皇上過目。”
老皇帝顫巍巍的走下來。
八賢王急了,冷冷一笑:“不就是一份《國書》嗎?竟然被你標榜的如此濃墨重彩?這與車明勳當初簽訂的《國書》不還是一個樣?至於讓你這麼大吹特吹?”
燕七輕蔑一笑:“這份國書也冇什麼大不了的,隻不過完成了四條大略總綱。”
“第一條,高麗向大華稱臣,每年向大華進貢,心甘情願做大華的附屬國。”
“第二條,增加大華與高麗的通商,盤活雙邊經濟。高麗所有特產全部賣給大華,不得賣與第三國。”
“第三條,大華駐軍高麗,軍兵一萬人。”
“第四條,大華駐軍高麗所有的軍需銀兩,不需要大華出一分錢,所有軍需銀兩,全部由高麗承擔。”
燕七將《國書》一條條說完,原本嘈雜的朝堂一下子變得寂靜無聲。
所有人都蒙了。
徹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