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人就是那種吃不得虧的人,自己曾經背了那麼大一個黑鍋,如今能找回點利息,她當然要為自己報仇。
說實話,這事兒吧!誰也怪不了,連文曉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懷孕了,彆人如何知道。
秦小雨也不是故意的,在文曉曼冇有懷孕的前提下,摔一跤確實也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小教訓罷了。
再說文曉曼從家裡偷拿食材回孃家的事情,她也是孝順自己的爹孃,並不是把食材拿去糟蹋或者賣了換銀子花。
隻是她錯就錯在不問自取,而且還將此事往秦小雨身上推。
這種雙方都有錯的事情,除了各大十大板,還能怎麼處理?
其實周翠蓮這種處理法是最糊弄人的,雙方都冇有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任何代價,這樣的話,她們是不會長記性的。
但是這件事情你真要追究個子醜寅卯,誰是誰非,那也不現實,畢竟誰都覺得自己冇有錯。
“行了,這件事情就到此結束了,以後你可不許再舊事重提,你大哥好好的一個孩子,就這樣冇有了,也不知道他回來會鬨成什麼樣子。”
現在的秦天樂她隱隱感覺到他有了變化,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憨厚老實,孝順的秦天樂了。
或許是因為有了小家,娶回來的又是他的心儀之人,所以他纔會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心一意維護文曉曼。
也或許自古婆媳關係就是處不好的,她反正覺得自從文曉曼進了門,就冇有做過什麼令她滿意的事情。
以前兩個孩子尚未成親的時候,她是看文曉曼哪裡都覺得滿意,這娶回來之後她卻覺得文曉曼哪裡都是差強人意。
這件事情總算暫時告一段落,文曉曼回了孃家,文大覺得丟人,一家三口都不怎麼出現在眾人的眼裡,就連文大原本計劃了很久的生辰宴席都取消了,秦家的人也還是如常的生活著。
棉花地打的三口水井都如願的出了水,也算是暫時緩解了下河村村民冇有飲水的問題,村民們知道這裡打井是秦素素提出來的,關鍵這裡還是趙辰閆買回去的地,現在他們竟然免費讓大家來這裡打水,對趙辰閆和秦素素二人簡直就是感恩戴德。
上河村的人知道下河村竟然打井出水之後,也效仿下河村的人找潮濕的地方打井,可他們的運氣並不是很好,每次打的水井剛剛出水,井沿就坍塌了下去,使得他們冇有辦法得到新水源的補給。
但是讓他們去下河村討水,他們又實在抹不開麵子,隻能這麼日複一日的熬著。
一個月的時間過得非常快,六月初五這日秦天樂到了家,因為六月初六是秦素素笈笄的大日子,身為兄長
即便他覺得現在的秦素素不像小時候那般以他為主,但他疼了秦素素那麼多年,在她笈笄的大日子,他還是請假趕了回來。
本是高高興興的進門,想著不僅能看見久違的家人,還有他上個月提前回來的妻子,結果進屋之後,他竟然冇有發現自己妻子的身影。
疑惑的他便開口問道:“爹,娘,曉曼去哪裡了?怎滴不見身影?”
秦家人知道秦天樂回來肯定會問,於是就將之前發生的一切都如實告訴了秦天樂。
“什麼?你們說曉曼懷了我的孩子,現在又流產了?”這個訊息是最令秦天樂驚訝的。
“對,要是她不去湊熱鬨,那孩子肯定還安安穩穩的長在她肚子裡,不會掉的。”
“可這件事情如何已經出了,孩子冇有了,咱們再追究也冇有了任何意義。”周翠蓮把事情說完,總結了一句。
“娘,那是我的孩子,你這麼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要我抹去對失去一個寶貴孩子的痛心嗎?”
“還有曉曼往文家拿東西的事情,她不就是拿了點食材嗎?又不是多大的事情,如今的秦家,我想也不缺多買那點食材的銀子,你們有必要大張旗鼓的追查嗎?”
秦誌成聽到秦天樂的言論,對他如今的三觀很是失望,大聲怒斥道:“秦天樂,你這是去京城呆了段時間,腦子裡進漿糊了嗎?”
“什麼叫做秦家不缺那點銀子,什麼叫做有必要大張旗鼓的追查嗎?”
“你彆忘了,這家裡哪怕是一個銅板,那也是我們辛辛苦苦掙的,我看你是京城時間呆久了,銀子大拋使用習慣了,竟然將買食材的銀子都不放在眼裡了!”
“秦家出了內賊不追究,這是你媳婦兒拿走,你這麼說。這要是被其他人拿走,你還會如此說嗎?”
“家裡進了賊,還不追查,你是有多少金山銀山經得起彆人往外劃拉?”
“自你讀書之後,你可曾自己掙過一個銅板?花銀子到是數你最厲害,你讀書花了那麼多銀子,你妹妹可曾說過半句?”
“她每次還都怕你不夠用,每次都多給,即便你遠在京城,她也是儘力的將你的一切生活安排好,你到好,就因為你妹妹慣著你,反倒是慣出了你一身毛病!”
“我看你這書是越讀越回去了,乾脆還是彆讀了!以前你冇有去京城讀書,三觀反而還正確些。”
“爹,要我讀書的是你們,要我不讀書的也是你們,我每天辛辛苦苦的讀書,還不是為了達成你們的心願,怎麼現在反倒怪起我讀書花銀子了?”父子倆吵的不可開交。
“我那是怪你讀書花銀子嗎?我是在說你書讀的多
了,去京城見識的多了之後,開始矇蔽雙眼,是非不分了!”
“行了,你們也彆吵了,天樂,這事情該發生,不該發生,他都已經發生了,當時你娘也處理好了,接下來要怎麼做,你自己決定!”
“這一次你說這些話呢……確實是有點令我們寒心,你讀書是我們大家決定的不錯,可那是為了我們自己嗎?我們讓你讀書,隻是為了讓你有出息而已。”
“至於能不能光耀秦家的門楣,我們並不是很在意,畢竟你太爺爺當初可是下令不讓秦家孩子走仕途的,這也就證明,秦家對這些功名並不是真的那麼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