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文唐>第19章 神秘色彩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9章 神秘色彩

武德犁一出直接秒殺所有質疑。

等著看笑話的悄悄的收起了自己的尾巴,替他著急的都長出了口氣,中立的陷入了沉思。李建成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那名當出頭鳥的官員頓時麵如死灰。

但彆忘了,現在的皇帝是李淵,在場的大臣更多的是效忠於他的臣子。聽到武德犁這個名字,他們先是一愣,然後由衷的為李淵感到開心。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太子詹士裴矩第一個站出來大聲呐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高士廉第二個站出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裴寂、封德彝等大臣也站了出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所有大臣不管是支援李世民的,還是支援李建成的,包括忠於李淵的都齊聲道賀。

李淵興奮的一張老臉猶如開了花般,明明很想要,嘴上卻說道:“使不得使不得,慚愧慚愧。我不過是順應天命為黎民蒼生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實在當不得這樣的感謝。”

“陛下此言差矣。”裴矩一臉正色的道:“臣竊觀陛下有恭儉之德,有聰明睿智之才,夙興夜寐,無一日之懈,聲色狗馬,觀遊玩好之事,無纖介之蔽,而仁民愛物之意,孚於天下……”

(有冇有熟悉這段話的小夥伴?)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誇皇帝德才兼備、努力不懈、節儉愛民、不好聲色犬馬遊戲……您的美名天下人都知道了,爭相傳揚。

所以連一個十歲的少年都對您感恩戴德,把自己發明出來的農耕神器命名為武德犁。您也應該接受,不能涼了子民的一番忠敬之心。

裴矩果然不愧是四朝名臣三朝宰相,這機智和文采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上的。就這篇臨時編出來的馬屁話,絕對能上後世語文課本。

這一番話下來把李淵誇的是滿麵紅光,笑的見牙不見眼,看向裴矩的眼神也充滿了欣賞。

果然,冇過多久裴矩就當上了檢校侍中成為宰相。這個時間比曆史上提前近一年。

這些都是後話,有了裴矩這一番堪稱範文的讚美之言,李淵順勢接受了武德犁這個名字。李世民貢獻祥瑞的功勞也切切實實落到了實處。

李淵為什麼會這麼開心?那些宰相級彆的人又為什麼會為了武德犁的出現感到高興?難道他們真的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嗎?

不全是,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身後名。

李淵是大唐皇帝權利的最巔峰,宰相們也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了他們這一步,更看重的是身後的名了。

李淵希望死後得到‘文’‘仁’‘康’‘明’‘宣’之類的諡號,大臣也一樣。對於文臣來說,‘文’就是最高的諡號。縱觀中國曆史,得到這個諡號的文臣都屈指可數。

名從哪來?當然是生前的功績。

中原是農耕文明,所以和農耕有關的事情是最容易出功績的。尤其是‘武德犁’這樣劃時代的工具,那更是天大的功績。

而且這樣的工具必然會推廣到千家萬戶,也會流傳數千年。隻要有人提起‘武德犁’就會想起李淵,也會順帶提起他們這些大臣。

這也是為什麼李淵聽到‘武德犁’會這麼興奮的原因。

同時他也對那個創造‘武德犁’的少年產生了興趣,問道:“你說獻上武德犁的是個少年?把詳情一一道來。”

李世民冇有得意忘形,依然保持冷靜,恭敬的上前一步道:“是的,那少年才十歲,世居隴西,年初才被朝廷遷徙安置在龍首山下。”

“才十歲就能打造出如此神器,真是天降奇才於我大唐啊。還是隴西人,果然那裡的人最……這樣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讓人才流落在朝堂之外。”

李淵本來想說隴西的人對李家最忠心什麼的,還好及時反應過來改了口。這要是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麵說出來,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啊。

他的話相當於是為這件事情蓋棺定論了。即便是有人懷疑十歲的少年怎麼可能創造的出武德犁,這個時候也不敢站出來質疑。那不是正直,是找死。

然而卻是有人站了出來,正是李世民,隻聽他說道:“父親,這件事情恐怕比您想象的還要神奇。”

“哦,怎麼個神奇法?”李淵正在興頭上,聞言也來了興趣。

“據那少年所說此物並不是他首創。半年前一名邋遢老道士突然出現在他們村周圍,少年經常救濟於他,老道士感其心善收他為徒。”李世民開始講述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

“哦,這和老道士有什麼關係?”李淵微微皺眉,他對老道士什麼的並不感興趣。而且突然多出一個人,讓這份祥瑞變得有點不那麼完美了。

高士廉等人也皺起了眉頭,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非常完美了,想不通秦王為什麼還要節外生枝。

李世民目不斜視,好像完全冇有發現周圍人異樣的目光,繼續說道:“在少年一家接到朝廷遷徙令的前一天,老道士把武德犁的的製作方法告訴了他。並告訴他;天降聖人盛世已至,老道特以此物助聖人一臂之力也好結個善緣。”

當聽到天降聖人盛世已至之類的話的時候,李淵豁然抬起頭,雙手死死的攥著衣袖,眼睛盯著李世民。大臣也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老道又對少年說,我受你一飯之恩當還你一場榮華富貴,從此你我因果瞭解再無瓜葛。”說道這裡,李世民停了下來。

“然後呢?”李淵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說完這些話老道就突然消失了。”李世民說道。

“哦。”眾大臣異口同聲的發出了惋惜的聲音。

李淵則又是興奮又是遺憾。

李世民繼續說道:“當時少年根本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直到他隨父母遷徙到龍首山下,直到遇到兒子,直到今天……”

後麵的話李世民冇有再說下去,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淵興奮的都呆住了,隻知道不停的唸叨‘原來如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