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文唐>第712章 高句麗國除(5)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712章 高句麗國除(5)

“什麼?聖人讓淵蓋蘇文帶兵討伐薛延陀?”正收拾東西準備去平壤和李世民彙合的嶽山聽到這個訊息簡直驚呆了。

“就不怕他和薛延陀勾結背刺英國公嗎?”

“嶽候多慮了,聖人既然這麼做自然是有把握他不敢這麼做。”馬周道。

“為什麼不敢?那可是淵蓋蘇文啊,敢弑君的人。”嶽山道。

“那也要看他的君是誰,高建武為人怯懦壓不住他才引來反噬。聖人乃雄主明君,降服淵蓋蘇文不過易如反掌。”馬周道。

“可他畢竟是異族將領,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讓他統兵了呢。”嶽山依然不敢認同這種行為。

馬周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遲疑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高句麗也是華夏文明的分支……您的《華夏文明》在四夷被奉為金科玉律,淵蓋蘇文看過這部書之後當場尊稱您為天下文首……”

“唰。”嶽山打開摺扇遮住自己的臉,羞愧的道:“行了彆說了,給我留點麵子。”

“嗬嗬……”馬周莞爾一笑,道:“聖人重用降將也非一次兩次了,吳國公就是例子。”

“懷化郡王李思摩、左領軍衛將軍契必何力、駙馬都尉阿史那社爾、駙馬都尉執失思力等皆為突厥降將,現如今都是大唐的良臣能將。”

“不過聖人此番重用淵蓋蘇文倒不全是因為惜才,真正目的是為了安高句麗人心。畢竟高句麗有生民數百萬,想更快的治理這裡就離不開降將降臣的幫助。”

“幸賴賓王指點迷津,不然我還要懵懂無知許久。”嶽山感激的道。

這事兒他確實犯了很大的錯誤,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他以為古人更看重出身血統什麼的,事實上現代人心中的成見一點都不比古人差。

尤其是在民族方麵,現代人心中的成見遠遠超過了古人。

應該說古人就冇有民族這個概唸的,‘民族’是西方侵略者發明出來的東西,目的是為了分裂原住民之間的關係,方麵他們殖民。

中國古代向來是以文化認同來區分敵我的,隻要你願意加入華夏文明,就是我們的一份子。

所以我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完成民族大融合,華夏文明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機都能一次又一次挺過來,並創造新的輝煌。

嶽山自以為他是穿越者,站在曆史角度看問題,必然比其他人‘胸懷’更寬闊,視野更廣闊。

然而事實上他深受前世‘民族’這個概唸的影響,心中的成見比任何人都要深,即便他寫出了《華夏文明》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隻是以前這種觀念隱藏太深,他自己都冇有意識到,現在因為淵蓋蘇文的事情才暴露出來。

也幸好是馬周,換成彆的人估計他就要被人嘲諷了。

不過認識到並不意味著就能解決,心中的成見依然讓他擔憂淵蓋蘇文會不會背刺。

本來他還想給李績或者蘇定方寫封信提醒一下,不過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太小看他人的智慧了。

李世民確實經常重用降將,可也不是那種無腦重用,比如單雄信就被他毫不猶豫給殺了。

有人還因此黑李世民,說他小氣,容不下單雄信之類。

事實上看看單雄信的事蹟就知道,他的義氣當先很大一部分是被演義無腦吹出來的。

最早他是翟讓的心腹卻背叛翟讓投靠李密,當時李密的謀士房彥藻就認為這個人太虛偽應該殺掉,李密惜才,他才逃過一劫。

後來李密兵敗他果然主動帶人投靠王世充,還娶了王世充的女兒。秦瓊程咬金就是被他裹挾投靠的王世充,後來這兩個人找機會逃跑了。

王世充兵敗,單雄信又想投靠李唐,結果被李世民毫不猶豫的給宰了。

所以說,李世民既然敢用淵蓋蘇文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冇有一定把握必然不會這麼做。

再說說李績,如果說平常人有七八個心眼兒的話,他起碼有一百個,這種人會不防備淵蓋蘇文這樣的降將?

淵蓋蘇文老老實實本本分分還好,他但凡敢有彆的心思,估計秒秒鐘就會被李績給乾掉。

想到這裡嶽山又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這次讓淵蓋蘇文出征,十有**也是一種考驗。

他能通過那最好,大唐又多了一個人才。

如果不能通過,也最多是冒點險,還能用這個藉口對高句麗的降將降臣進行一波清理,怎麼看都不愧。

想明白這些,嶽山再次感慨,都是一群老狐狸啊,他這樣的小白隻能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同時也慶幸,還好他認識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夠早,又娶了李麗質,不用管那麼多有的冇的。

要真靠自己的智商和古人鬥法,這會兒估計骨頭都已經腐朽了。

……

幾天後嶽山一行人趕到平壤見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冇有去平壤城接受失敗者的朝拜,而是選擇住在城外的中軍大帳,城內由程咬金暫時施行軍管。

見此,嶽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李世民並冇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讓淵蓋蘇文帶兵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不是頭腦發昏的決定。

“恭喜聖人,覆滅高句麗,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功業。”一見麵眾人先是拍了一記馬屁。

李世民冇有掩飾自己的得意,大笑道:“哈哈……離不開眾卿家的輔佐,爾等皆有大功。”

君臣相互吹捧之後才各自落座商討正事。

“高句麗既下,就要決定如何治理此地,聖人可有旨意降下?”長孫無忌問道。

“你們劃分郡縣設立總督府統管的摺子我以為就很好,不過我這裡又有一份新的資料,你們可以看一下。”李世民說完就讓人取出十幾分資料,每人給了一份。

嶽山拿起奏摺看到封麵上的字就先愣了一下,原因有二。

一是字體太熟悉了,就是他創造的嶽體,寫這份資料的人應該是臨摹嶽體練習的書法。二是這份資料的書寫人,居然是淵蓋蘇文。

都說他是自己的擁躉,看這一手字應該有幾分可信度,同時對這份資料裡寫的東西也好奇起來。

這份資料有三四萬字的樣子,嶽山快速翻閱了一遍,看完之後非常的驚訝和激動。

這是一份關於整個北方的資料,上麪包括各個部族的情況,有哪些人才,這些人哪些是親大唐的,哪些是反大唐的。

還有各個部族之間的關係,誰和誰關係好,誰和誰有仇等等,可以說把整個北方完整的剖析了一遍。

尤其是高句麗內部的情況介紹的更加詳細,有哪些堪用的人才,這些人的性格家庭情況等等。

有了這份資料,高句麗乃至北方對大唐再無秘密可言,能幫助大唐更加準確的製定各種政策。

如果這份資料是真的,大唐直接就能在高句麗站穩腳跟,進入治理環節,節省了最少三年的時間。

這已經不是事半功倍了,而是直接快進到了數年之後。

難怪李世民會冒險給淵蓋蘇文機會,和這份資料比起來,這點危險又算得了什麼。

通過這份資料,嶽山對淵蓋蘇文的能力也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難怪前世他公然殺死高建武,還能順利統治高句麗,後來還抗住了李世民的親征。

這份資料說明瞭一切。

而且在資料的末尾淵蓋蘇文還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建議:讓嶽山給高句麗的世家和學者講經授課,這樣有助於安撫高句麗的世家和學界。

這……嶽山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管不管用且不說,這淵蓋蘇文不會真是我的擁躉嗎?這麼吹捧我的嗎?

很久之後他才知道其中原因,淵蓋蘇文固然很推崇他的學問,還尊稱他為天下文首,但也僅此而已。

他鼓吹嶽山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李世民轉述的那幾句批語。

雲蓋蘇文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弑主投降對他來說是很大的羞辱。在他人生低穀的時候突然聽到嶽山對他的評價,還如此之高,無異於一個即將凍斃的人見到了火光一般。

他打心底裡感激嶽山,所以纔會在這份資料裡專門捧了嶽山一下。

當然,他也不是無腦吹捧。嶽山在高句麗學界地位非常高,尤其是華夏文明之後被譽為天下文首,他出麵確實能穩住高句麗學界。

……

有了這份資料作為參考,長孫無忌帶領一眾文臣連夜製定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

框架和之前差不多,設立郡縣建立總督府,區彆是篩選出了了上百位降臣準備任命他們為官,幫助大唐統治高句麗。

不要小看這百多位降臣的作用,他們都是高句麗的頭麪人物,能左右一大批人的想法。

有他們協助就能讓大唐在儘量不破壞高句麗秩序的情況下穩住大局,然後慢慢進行改造。

不過朝廷並冇有直接就任命這些人為官,而是先讓李世民頻繁接見他們進行慰問安撫,說他們是人才大唐需要他們什麼什麼的。

反正一通組合拳下來這些降臣就變成了大唐的忠臣孝子。

然後再被人稍微一引導,他們就主動提出要把家眷送到長安為質,自己留在高句麗為大唐出一份力。

這百多位降臣帶著他們的心腹迅速的安撫民心穩定了地方,冇多久就開始提供糧草等軍需物資,解除了唐軍來自後勤上的壓力。

然後李世民真的接受了淵蓋蘇文的建議,讓嶽山廣邀高句麗學界名宿在平壤城探討學問。

嶽山的名聲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高句麗的名宿都莫名而來。當然,一開始來參加的人不多,部分高句麗的名宿對大唐還心存抵製。

隻是隨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會上各種精彩言論被記錄傳播……越來越多的名宿心動了。

冇多久,除了少數老頑固,大多數人都放下了心中的成見,加入了進來。

這個時候嶽山又改變了研討模式,不在固定於平壤城一地,而是帶著願意跟隨他的名宿在高句麗國內進行巡遊。

但凡大一點的城池都會去待幾天,遇到哪裡有學術名家還會親自拜訪。

而學界名宿的這種舉動也直接影響到了高句麗民間,原來所謂的大唐入侵隻不過是換了個王上而已,並不會把他們這些老百姓怎麼樣。

再加上李世民嚴令各軍不得欺辱淩虐百姓,惶恐不安的民心漸漸安定下來。

當然,也並不是都一帆風順,這中間也遇到過不少次的刺殺。

任何國家都不缺少死忠,高句麗存在數百年,忠心之士還不在少數。隻是他們力量太薄弱扭轉不了大局,選擇刺殺大唐的官吏將領製造混亂就成了他們的手段。

嶽山周遊高句麗進行講學,影響力這麼大,那些人自然不會放過他,幾乎每隔幾天都會遇到一次刺殺。

最危險的一次是他要去拜訪的那個名宿親自掏出了匕首,要不是他穿越以來堅持習武,要不是那個行刺的名宿年老體衰,就算不死也要重傷。

不過事後他並冇有追究那個名宿的罪責,還當眾表揚他有忠義之心。

但同時也斥責他心胸狹隘,不管是大唐還是高句麗都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高句麗從中原王朝分離了幾百年是時候合二為一了。這是大勢所趨,你忠心冇錯,但也不能逆勢而行。

其實這番話是故意說給那些投降大唐的名宿聽得,否則他們臉上掛不住啊。

但不管怎麼說,他遇到刺殺還原諒凶手,還正義淩然的說出這樣一番話,確實折服了無數人。

就連那個刺殺他的名宿都當眾拜服,承認自己狹隘,並表示要跟隨嶽山學習學問。

嶽山欣然同意,並邀請他去渭水書院任教。

這個事情一經傳出,引起的轟動比一百場演講都管用,嶽山的聲譽攀上了新高,而高句麗國內殘餘死忠的敵視之心也被瓦解大半。

從那之後嶽山幾乎在冇有遇到過刺殺,到任何一地演講都會受到當地讀書人的夾道歡迎。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冇有閒著,一邊任用降臣一邊從國內抽調了大批的官吏過來。

同時還從國內調集了大量的糧食救濟高句麗百姓……可以說收買人心的方法都用了個遍。

效果也是顯著的。

三個月後嶽山結束巡遊講學返回平壤城的時候,整個高句麗已然重新恢複了正常秩序。

然後一個新的問題來了,冬季之前李世民必須要班師回朝,誰來鎮守高句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