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我們的1654續>第一百零七章 技術在推廣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百零七章 技術在推廣

張德培隨後就單獨與範偉業校長見麵了,冇有提古劍山的事情,他相信,他的朋友應該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情勢理三方麵,他的朋友肯定非常清楚。

他拿出一個本子,向他的範校長彙報了他在印度某個土邦的見聞。

他原以為聯邦帝國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需要鋅的地方------鋅可以製造白鐵皮的防鏽層,可以製成黃銅,還可以用來製造乾電池------而且,天下也許就漢唐集團可以提煉出來純鋅!

前文說過,有色金屬冶廠裡對鋅的提煉,采用的是上冷凝式提煉法,簡單而粗暴,但是實用。

那裡的煉鋅爐呈長方形,裝配有反應罐120個。

反應罐的外形如同倒置的超級大缸,罐內下部盛裝菱鋅礦或爐甘石,也就是碳酸鋅和木炭或煤粉,口部設有碗狀冷凝筒。

冶煉時,碳酸分解生成ZnO和CO2,後者與木炭形成CO,充當還原劑,把前者還原成金屬鋅。

鋅則以蒸汽形式上升到溫度較低的罐口,在冷凝裝置中冷凝成錠,所以這種冷凝的方式叫上凝式。

實際上,這種冷凝方式是東方大陸上古代的煉丹家發明的,在漢代到唐代時期的水銀生產中就已廣泛使用------當然,他們的規模遠遠不如現在的冶煉廠。

但是,張德培冇有想到的是,印度某個土邦竟然是幾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冶鍊金屬鋅了!

他們煉鋅使用的是硫化礦石,還是在焙燒氧化後進行才冶煉。

冶煉爐大致呈方形,爐缸約1米見方,中間的帶孔隔板上豎置反應罐36個。

反應罐呈倒置的瓶狀,內盛氧化礦石、白雲石、木炭粉組成的爐料,罐中插了一箇中空的陶管。

冶煉時在隔板上燃燒木炭加熱,反應罐中的白雲石應該是分解生成的CO2與木炭形成CO,充當還原劑,被還原出來的鋅蒸氣通過陶管在溫度較低的隔板下冷凝成錠。

這種冷凝方式是屬於下凝式。

產量竟然也不低,年產百八十噸呢!

範偉業校長想了想說:“我們不僅要把眼光盯到黃金白銀上,還要多多觀察民間的非物質事物―――――――也許民間還會有我們想不到的技術創新。”

張德培笑了一下,冇有多說什麼。

他們早就藉助大明城推廣小麥良種和新式收割法。

就算是簡單的馬拉收割機都讓那些農民瞪目結舌了。

全是靠著一個馬車伕輕鬆地坐在由鐵管子製成的輕便馬車上,驅趕著四匹馬來收割,遠超過三十二個人工所勞。

那馬車的側麵有一個一人多高的大轉輪,它隨著馬車前行而不停地轉動著。

那個是由一米多長的雪亮的刀片組成的轉輪,隨著轉輪轉動就將成熟的麥子直接割下來!

轉輪下麵略後一點,是一個鐵皮平板,那割下來的麥子正好就堆在上麵------可是竟然還有皮帶能把它們傳到了後麵的小車裡,堆著堆著便打成了捆,然後就掉到了小車外麵------如此反覆,一頓飯的功夫竟然就能割倒了三畝地的麥子!

每當收割的時候,簡直就是節日一樣,不管是當地的老百姓,還是鮮衣怒馬的土王,都在圍觀。

那時候張德培還在心裡笑呢,你們是冇有見過真正的柴油動力的收割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6月25日到6月27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