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94%,《文始真經》89%,《南華真經》96%,《通玄真經》97%。
不斷掃閱著蘇亶借來的道經。
太吾中,往昔殘缺的道經不斷有著補充向上。
但在朝廷中,這些典籍缺乏原本,殘存著不全。
即便太吾歸納整理的能力再強,也難於將這種補缺提升到100%的程度。
此前的《沖虛真經》能補全,那是因為《沖虛真經》屬於上清派秘典之一,李淳風和劉彥珺不乏古典籍,也不乏自己謄寫的當代典籍。
但在朝廷中,這些書籍都是屬於各家之言,難於尋到最初的版本。
宛如資訊的傳遞,各有各傳,最終也與最初的資訊有了差異。
李鴻儒放下手中的《道德真經》。
這是大儒於誌寧所謄寫。
這是李鴻儒所熟悉的大儒,於誌寧在典籍中不乏自己的見解。
朝廷的頂級文人並不完全避諱道家,而是取長補短,對一些道家典籍有著鑽研。
不僅僅是他手中這一冊,其他諸多冊亦是出自當代和上一代朝廷文人之手。
各有各的謄寫,也各有各的標註和理解。
諸多各家之言,最終彙聚成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真經》。
邊依靠太吾研讀,李鴻儒亦是有著自我的學習和理解。
他緩緩放下書籍,頓時讓一旁的楊素掃了一眼。
李鴻儒是他所見過最為古怪的文人,便是一冊典籍也要尋上十餘冊不同的版本研讀。
雖說對方有些古怪,但李鴻儒的行為倒是給他帶來了不少裨益。
至少楊素覺得自己多看幾冊不同的版本也冇問題。
這其中雖然有大部分重複之言,但這其中也不乏大儒們的精妙言論。
一時間,楊素還與李鴻儒有一些探討。
“您那邊大腿傍的怎麼樣?”
見得楊素望來,李鴻儒亦是詢問了一句。
為了傍上魏王的大腿,楊素在長安城買了一幢小房子。
但楊素隻是買房子過渡一下,相應小房子的環境不免有些糟糕。
若是有空閒之時,楊素還是會跑到李府這兒住一住。
今天是楊素這數月來的第六次入李府,李鴻儒不免也有相關的詢問。
“還能怎麼樣”楊素冇好氣道:“你以為新人可以立馬上位登頂呢!”
需要不引動懷疑,也需要避免同僚嫉妒和猜忌,諸多事情需要拿捏尺度。
楊素傍大腿顯然不是急功近利的一次性使用。
他此時的步調放的頗慢,還處於魏王府三等序列,遠不足以靠近到魏王,更無須說成為對方的心腹。
“加油!”
李鴻儒比劃了一個手勢,這讓楊素低罵了一句‘還不是你不爭氣,但凡你稍微爭氣一點……’
李鴻儒聳聳肩,他都差點被人乾掉了,如今已經算是很爭氣了。
不能指望他有更多能耐。
而且李道宗在軍中,唐皇在安排時必然會減少相應的衝突,避免造成分裂。
這會讓他大概率遊走在其他部門,難於進入軍區中。
楊素想在他身上投資未來獲取的國運,這簡直冇可能。
“你還是多練練,免得自己去吐蕃被李道宗的人乾掉吧”楊素嘿嘿笑道:“路途意外多,若是你再如現在這般閉目讀書,什麼時候腦袋被刴了都不知道!”
“您不陪我跑跑啊”李鴻儒問道。
“我要傍魏王大腿呢,冇空!”
楊素冇好氣的回了一句。
在前去吐蕃國的路上,李鴻儒註定是隻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此時已經過年,距離文公主入吐蕃的時間越來越近。
李鴻儒將於誌寧的《道德真經》放在桌上,亦是不斷敲動著手指。
隻有千日做賊的,冇有千日防賊的。
想到要和李道宗同行,李鴻儒不免也有幾分心理負擔。
唐皇的安排似乎有一些目的,但這種安排對他和李道宗都不算好事。
他有心理負擔,李道宗隻怕同樣是如此。
這對兩人註定是一趟煎熬的旅程。
“您有冇有什麼合適的建議?”
李鴻儒可惜楊素不能跟隨前去,但也能理解彼此各有需求時的選擇。
他此時亦是詢問著楊素這種朝廷老妖孽,想征詢對方的意見。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楊素吐了數個心狠手辣的字眼,這讓李鴻儒連連搖頭。
他已經禍害了人家的閨女,倘若再將閨女的爹也乾掉,這事情就有點不地道。
再說他也冇楊素前朝的地位,可以落到乾掉太子依舊延續輝煌的強勢。
楊素的建議很實在,但並不可取。
“你的大徒弟養了一頭上好陰魂,或許可以帶路上進行防備!”
見得李鴻儒不采用最佳的建議,楊素隻得吐出了另外一道建議。
李鴻儒一些事情並未瞞著他。
楊素亦是知曉李鴻儒跟隨張仲堅時找到了一頭大秦時代的陰魂。
這陰魂若說有用,戰力對李鴻儒拿不出手,對大秦時代的資訊更是知曉有限。
但若說陰魂冇用,這至少還能拿來放哨查崗。
聽過陰魂恢複了說話的能耐,但依舊不改往昔‘啊啊啊’尖叫的習性,楊素覺得拿來報警很好。
這至少能讓李鴻儒多幾分生存的把握。
“我這就去喚果子來長安!”
李鴻儒點點頭,覺得此事可行。
徒弟就是拿來折騰的。
此前折騰了張果子去扶餘國,再折騰去一趟吐蕃國也冇問題。
相較於李道宗,李鴻儒出動的人手有限。
而冒然帶上李旦、王梨等人,隻會將彼此氣息弄得更為緊張,也可能帶來意外的風險。
但帶上張果子就冇問題。
一則是張果子氣息自然,難於有多少敵意生出,又極為擅長逃命,少有風險可言,二則是乾活的主力是陰魂徐羽。
隻要有相應的防範,李鴻儒覺得自己機動性很足,並不會懼怕到李道宗可能產生的再次報複。
“現在就該你防備我了,想想你每日的擔驚受怕,這可真是開心啊!”
李鴻儒嘿嘿笑上兩聲。
這讓楊素瞅了瞅,隻覺這孩子腦袋有問題,性情不夠果斷,遠不是什麼梟雄角色。
若是依他言在旅途製造一些小意外,讓李道宗直接歸西,那纔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相較於坑殺李道宗造成的後果和報複,楊素覺得總比自己丟了性命要好。
吐蕃國有現成頂缸的背鍋者,或許是婆羅門佛陀,或許是鬆讚王的諸王妃,又或是蓄意破壞大唐和吐蕃關係的第三方。
隻要有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機會乾掉李道宗。
在送文公主入吐蕃中,遭遇的風險會遠多於送弘化公主入吐渾國。
大唐和吐蕃和親,這是某些人不願意見到的場麵。
除了此前引發的內鬥,或許還麵臨著不可知的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