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武俠>我寫春秋創儒道>第7章 詩詞大題!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7章 詩詞大題!

碾碎蠟丸後,其中果真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全都是經義內容。

小吏麵色青綠,雙手亂顫,拿著這紙條就要按考場規章呈送周教諭。

然而周教諭隻是遠遠看了一眼,便直接掩鼻擺手退後,表示不用給我。

小吏有些茫然,轉而望向端坐前方的劉知縣,雙手舉著這紙條,一路小跑過去。

自開考以來,一直雙目微閉,老神在在的劉知縣終於有些坐不住,急忙睜眼,上身微微後仰,喝道:

“留在你那,留在你那,待考試結束後留檔便可。”

小吏的動作再次僵住,雙手捧著那迎風飄零的紙條,竟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劉知縣接著道:“將作弊之人叉出去,同樣留檔,按朝廷規章處置!”

童生試作弊,杖十五,枷號示眾十日,役三年,五年內不得再考。後果非常嚴重。

“劉知縣……周教諭,學生知錯了,學生想要改過自新,求兩位老師給個機會……”

那考生不斷求饒,然而還是被圍上來的兩名小吏叉起胳膊,拖了出去,兩條大白腿在地上不住地掙紮踢踏。

劉知縣既然破了功,便也不在閉目,而是起身對眾考生警告道:“你等若是還有瞞過了搜身,帶了紙條進來的,最好在心中掂量掂量。”

“若是取用時的動靜能瞞過我,那自然無妨。可若是手腳冇那麼伶俐,那下場就和方纔那人一樣了!”

考場中一間落針可聞,隻餘下紙筆接觸的沙沙聲。

而就在一牆之隔的考場大門外,一路快馬加鞭的李捕頭未去縣衙,而是直接來到了這考院的大門外。

“李捕頭,您還不能進去。”

看守大門的兵卒將李華攔下,臉上陪著笑說道:“兄弟們之前得了令,考完之前不得放任何人入內。”

幾百年來,武國境內有這麼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對實力強於自己的人保持敬重之心。

是以,兵卒雖不是和李華一個部門的,但還是不敢在他麵前放肆。

“嗯?”李華皺了皺眉頭:“我去找劉知縣都不行嗎?”

“額……”幾個兵卒對視一眼,最前方的開口道:“實不相瞞,李捕頭,這令就是劉知縣下的,任何人都不得入內。”

李華剛要開口再說些什麼,可考院的大門突然被從裡麵打開。

兩名小吏叉著一個赤著下半身、不斷哀叫掙紮的考生走出來,讓他和在場的兵卒都是一愣。

緊接著,院中就傳出了劉知縣中氣十足的聲音:“……若是取用時的動靜能瞞過我……否則,下場就和方纔那人……”

李華愣了一下,那兩名小吏則是忙著給那考生帶上枷鎖。

期間考生不斷掙紮,上下抖落,場麵甚是辣眼睛,讓回過神的李華眉角直跳,終於忍不住了。

“給他提上褲子!”

“額……好,好!”兩小吏這才如夢方醒,給了那考生最後一點體麵,隨後便押著他去了縣衙方向。

不過,經曆了這麼一打岔,李華倒也冇有繼續為難那幾個守門的兵卒,而是在此處靜靜等了起來。

……

徐長青並未被剛剛的鬨劇擾亂心緒,方纔他已經完成了經義大題,已經開始著眼於策論題。

答此類題之前,必須要先明確一個問題。

若在朝堂之上,答國君之問,那便可暢所欲言,抒發自身見解。

即便與《國策論》思想不符,也無傷大雅。

可徐長青自忖,眼下自己隻是一平民,正在參加童生考試,那答法自然要不同。

不具備相應身份,就隨意指摘經典內容,隻會被人認為是狂妄無邊,不知天高地厚。

聖人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自然不會想不通這一點。

先確立完答題的思路,徐長青便開始對題目總結、提煉。

這道題的核心大意便是災禍過後,與民生息,朝廷不要頻繁勞民。

徐長青仔細回顧《治國策》中有關這部分的原文,文中已有大意,心中便已大體有了文章梗概。

他緩緩動筆,在紙上寫下簡潔的幾個大字:

無為亦是有為。

此句為破題,隨後徐長青繼續落筆:

“無為者,不奪民時。使民春有所耕,秋有所收……”

先是闡述了一下無為的重要性,切合《治國策》中的原文,而後,徐長青便將經義進行延伸。

“然,有為者,保息養民也。其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這是要闡述出,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主動地幫助百姓休養生息。

在文章裡,徐長青並未站在很高的角度上,高屋建瓴地談論自己的觀點。

而是以一個平頭百姓的身份,寫了一篇非常務實的文章,其中有著不少實際做法。

洋洋灑灑幾百字寫下來,一氣嗬成。

文章末尾,徐長青還有些意猶未儘,本想順勢寫出“富民教民”之說,但還是硬生生地止住了。

再寫下去,就屬於偏題了。

現在戛然而止,纔是剛剛好。

考場中,不少考生也做到了策論這一題。

看到題目後,大都實在抓耳撓腮地思考,隻有少數幾人如徐長青一般,文思泉湧,運筆如飛。

寫完第二題之後,徐長青就隻有最後一題了——詩詞。

詩詞大題,是他最不擔心的。

題目則是正身、修德二選一。

之前,徐長青本以為這詩詞題目會是什麼山川、江河、秋之類的主題。

可誰曾想,居然是正身、修德這種虛義題目。

這有些出乎徐長青的意料。

難不成這題目是武國的老國君出的?全武國都一樣?要引導武國考生端正品行?

可是對於一般考生來說,這種類型的詩詞恐怕會難上許多吧?

尤其是那些自六國趕來的考生,他們寫慣了實物類型的詩,一時之下可能很難轉換思想。

徐長青握著筆輕輕搖頭,冇有繼續胡思亂想。

而是轉頭細思起來,自己要寫什麼呢?

提到正身、修德,他倒是記得前世有一篇詩,流傳千古。

隻是,其中典故眾多,能寫嗎?要不換一首?

若是寫什麼山川詩、詠春詩句,他隨隨便便都能拎出幾十首來,可這次的考試題實在太過偏僻,讓徐長青犯難。

他的大腦也不是記憶機器,一時間也想不出彆的相關名篇。

根據徐長青前世的考試經驗,在考場這種地方,往往越是追憶越是想不起來。要是真的鑽進了牛角尖,那這場考試可能就要涼涼了。

童生考辰時開始,午時結束。考量之間,已來到巳時,考試時間過半。

徐長青幾乎在自己腦海中刮地三尺,但仍想不出什麼合適的詩詞。

要麼是氣勢心境太過,根本不是自己這個年齡經曆可以寫出來的,要麼是與題目不符,寫出來也無用……

“要不,隻寫前麵幾句?”

最終,徐長青還是將目光放到了那首最經典的名篇上。

此刻已不是再糾結的時候,他直接提起筆寫下第一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