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所有的國家都在做一件事。
投入和產出。
隻不過方式不同罷了。
大體上,方式有兩種。
一、對外發展戰爭,掠奪國外的財富。
這個時候,就是對軍隊的投資。
犧牲掉本國的輕工業,甚至民生,大力投資軍工業,發動對外的戰爭。
而回報就是打贏戰爭,要求對方割地賠款,或者在當地建立自己武裝的商社或者企業來施行武力壟斷式賺錢。
二、投資本國的輕工業、教育、重工業,拉動內需,實現內部循環,組建群體產業,發起對外的貿易,實現內外流通的收入增長。
但歸根結底就是投入和產出。
一旦投入大於產出,就會產生危機,一旦這個危機過長,就會使內部崩潰。
這就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至於行政**,中央朝廷對地方的轄製過弱,邊軍**,皇帝決斷失誤,都是重要原因,卻不能算根本。
所以,解決之道,就是從投入和產出出發。
例如想要投入產出成正比。
一、就得乾掉中間商,整頓吏治。
二、隻有整頓完吏治,新農稅才能施行下去,糧食問題才能解決。
三、發展產業,由於技術限製,可以優先發展輕工業,投入建廠,拉動勞動力,增加部分底層群體的收入。這樣可以擴大稅基,同時國營企業自己也可以趁著建立產業增加收入。
這是良心的投入產出。
四、對外發動戰爭。例如安南,一年四熟。投資組建軍隊,占領安南,產出就是糧食,拿回來的糧食收入一定要高於軍隊的投資,這纔是健康的,否則就是虧本的。
五、大力投資研發技術,增加效率。
例如對水泥路的投資,可以增加貨物運輸效率,增加軍隊調度效率,減少中間時間成本,這是商業時代必須有的。
如果從矛盾論的角度分析。
明末最大的矛盾不是邊境矛盾,皇太極自己都冇有想過要入主中原,直到崇禎十五年,皇太極還在和崇禎談和。
李自成更冇有想過要滅亡明朝,直到他快要兵臨北京城,還跟崇禎談條件。
他跟崇禎說,隻要封他一個西北王,稅他自己收,有自己的官僚體係就可以,這北京城咱也不進了。
而且韃清來襲,咱也出兵給你打韃清。
崇禎自己不答應。
李自成隻要攻占北京城了。
這也說明瞭明末外交的死板,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當主戰成為政治正確,也是一種悲哀。
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不應該是以個人麵子為重,而是權衡全域性利弊。
李自成之亡,亡於其對地主鄉紳動刀子過快。
在得天下之前,必須安撫拉攏地主,朱元璋當時就是這樣做的。
但是李自成還冇有統一天下,就對地主鄉紳揮刀了。
地主鄉紳這個階級掌握了財力、輿論,是不容忽視的。
明末是一個扭曲的年代,充滿了黑暗幽默。
它的明滅並不可惜,無數老百姓甚至拍手叫好。
隻是惋惜的是,被滿清入主了中原。
ps:寫在最後。
作者君實在對不起自己的讀者,上本書的更新也非常慢。
這本書實在冇有精力去寫了,被老婆唸叨了很多次了。
作者君是有完整的大綱的,也有完整的人設。
但人年齡大了,精力跟不上了,其他的事情太多,工作、生活,還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