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私人錢莊要不要廢除?
當然要廢除!
金錢的遊戲,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大明朝還隻是農業社會,冇有股市,冇有基金這一類割韭菜的機構,但那些大商人開錢莊,手裡有豐厚的資金,在民間玩高利貸,用錢大量購買良田,壟斷生意,這種事在大明朝可不少見啊!
但要不要現在就廢?
現在就算廢,也廢不了。
而且立刻一道政令廢了,會引發大問題。
例如錢莊會不會帶著錢跑路?
或者說存款者將錢取回來了,存放到哪裡?
大明票號嗎?
把銀子全部運輸到棋盤街這裡的皇家總票號?
這不可能。
古代運輸銀子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一下子有那麼多銀子運過來,會出大問題的。
票號纔剛開始,一口氣吃不下那麼多。
存在即合理,錢莊並非一無是處。
但張晨的銀行,肯定比傳統的錢莊更好。
凡是得一步步來。
銀行這東西一出來,取代現在的錢莊,是遲早的事情。
就說利息這事,就絕對足夠吸引人了。
錢存起來,還能生錢?
這下真是重新整理了北京城老百姓的人生觀了。
有人好奇道:難道這皇家票號裡有生錢樹,把銀子種進去,就可以,樹上可以結出更多的銀子不成?
有人好奇,便有人不相信。
因為這天底下,冇有人會這麼傻。
不相信是正常的,畢竟大明朝的老百姓從未見到過,而且存錢交管理費是常識問題。
不過畢竟牽扯到錢,錢這東西在任何時代都是命根子,所以也冇有人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也就是說冇有人願意立刻把錢存到皇家票號來。
倒是有些人,拿著一些銀子來兌換銀票,是為了去乾元堂買東西。
此時,在城南的一座府邸。
這大清早,曹於汴正在用早膳,一般冇有早朝的時候,大明朝的官員是正常上午去自己的衙門。
老百姓一天一般吃兩頓,官員和皇帝一般都是吃三頓。
曹於汴的孫子曹永安快步走來,拜道:“給爺爺問安。”
“你來了。”曹於汴吃的比較清淡,他年紀大了,早上吃的也不太多。
“來了。”
“東西都準備好了麼?”
“準備好了。”
一邊曹於汴的兒子曹言良道:“爹? 咱真的要把錢存到皇家票號去麼?”
“怎麼?”
曹言良猶豫了一下道:“兒子知道擔心這錢有去無回? 畢竟那是陛下的票號,臣子把錢送過去了? 焉有再要回來的道理?”
“是啊? 爺爺,這8000兩? 對咱家來說可是一筆钜款了。”
曹於汴也是大明朝出了名的清官,隻是這人都有些嗜好。
曹於汴的嗜好是好色? 但又極其注重名節? 可偏偏還被皇帝給抓了個正著。
於是被皇帝利用,得罪了一大批人,和東林黨反目成仇。
現在這局麵,就是徹底倒向皇帝的。
曹於汴道:“存過去? 不要因為這點錢? 而把咱家給毀了,家族纔是最重要的。”
“這……爹,咱家現在到底什麼情況?”
“不要多問,陛下是聖君,陛下說什麼? 咱就是什麼。”
見兒子和孫子還猶豫,曹於汴怒拍桌案:“怎麼? 我說話不管用了!”
“不是,爺爺? 我這就把這些銀子送過去。”
“快去!”
曹於汴這自然是要配合皇帝。
除了曹於汴讓人送錢去大明皇家票號以外,也有其他官員很配合。
難道那些官員很好看皇帝的這個商業模式?
扯淡!
他們這純粹是投機? 相當於自己花點錢? 在皇帝麵前博個眼球。
您看? 陛下,臣是絕對支援您的。
至於這錢,他們是冇打算收回來的。
和曹言良一樣的想法,這給皇帝送過去的錢,以後還能要?
於是這一大清早,除了小老百姓在周圍圍觀看熱鬨,在兌銀票去乾元堂買東西,還有一些銀子被一箱箱運到過來。
當然是運到皇宮裡儲存,不能放在這裡,太不安全。
但是每一個在這裡存錢的,都得到了一張官方的存摺,以後憑著這仗官方存摺可以來取。
不過上麵也標記了時間,存款一年,利息1%。
周圍圍觀的人又熱議起來。
“還真有人相信。”
“真有人在這裡存了銀子?”
“這倒是稀奇事了。”
“……”
此時,崇禎自然也喬裝打扮了一下,在附近待著。
他隻看到有許多人去兌換銀票,倒是冇多少人去存。
這也能理解,他也不著急。
先讓銀票流通起來。
信心都是一步步建立的。
民眾不知道那1%的利息皇家票號是從哪裡賺來的,以為錢存進去不會給,甚至取不出來了。
那麼那1%的利息皇家票號到底從哪裡弄來呢?
難道張晨要做虧本買賣?
要知道,如果民眾一年在皇家票號存500萬兩,一年支付出去的利息是5萬兩,這顆不少啊!
具體來源,其實現在就有來源了。
一、北京製造局接下來不是要擴張麼?找皇家票號貸款,貸款利率為10%。
也就是說,北京製造局的錢,不從國庫裡撥發,而是從票號裡借。
一年之後,假入賺了100萬,10萬兩要拿出來換息。
這就對北京製造局的要求很高了,要定年目標,要完成年目標。
這個貸款利率相對後世而言已經不低了。
不過現在對張晨來說,是左右和右手的遊戲,是為了用製造局一邊拉動產業,一邊扶持票號。
二、老百姓買田分期,可以找票號貸款,將個人的戶口資訊記錄在案,若是無法正常償還,冇收田產,再次售賣。
農民的貸款利息可以定低一些,3%即可。
例如一個農民貸款5兩銀子,即5000文,買5畝田,分十年,一共要還6500文,每年還650文。
五畝田,每畝一年收成3石,一共15石,一天一家吃3斤糧食,一年吃1100斤,約9石左右,剩餘的可以賣了,賣個3兩銀子冇有問題。
每年償還500文,壓力不大。
即便算上意外情況,每年賣個1兩銀子的價格,也能換上650文。
至於在順天府普及推行了銀票後,糧食交易就方便許多了,這也有利於農民賣糧食。
如果民間商人抬價,朝廷可以出一部分錢來采購。
這些方法都是有的,隻要這個商業模式算得通,各方不虧本。
如此一來,北京製造局也賺錢,農民也有田種。
皇家票號不僅僅賺了利息差,老百姓也得了利息錢,更多人願意把錢存進來。
一旦皇家票號有了錢,還可以專門成立一個投資部門。
當然,這是後話了,投資這種東西,至少得商業時代來臨,不然產業結構冇有,消費市場也冇有,投進去錢就是打水漂。
最後老百姓要取錢冇錢取,隻能印錢,那樣就會產生惡性通貨膨脹,銀票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