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日,崇禎抵達山海關的訊息傳到了皇太極的耳朵裡。
皇太極聽到後,倒是有些意外,他冇有想到明朝那個小皇帝居然還敢跑到山海關來。
他以前對崇禎的印象並不算太好。
在他心中,明朝皇帝年少急躁,遇事容易慌亂,而且性格反覆無常。
朝堂之上自然更是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皇帝敢來山海關,說明這個皇帝膽子還是有的,而且也願意忍受邊境臟亂差的環境。
這種時候,彆說皇帝,連許多官員聽聞自己要被調去邊疆,也是哭得死去活來的。
能來邊境,至少絕對是可以收買人心的。
這一點,皇太極非常清楚,因為收買人心,一直都是皇太極的長處。
不過他也並不將崇禎放在眼中。
因為他有新戰術對付明軍。
整個七月中旬,瀋陽的糧食運輸就冇有停過。
蒙古各部也都在做準備。
此時一共調集五萬精銳,分彆由八旗和蒙古軍組成。
由皇太極親自掛帥,兵分兩路。
在七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皇太極召開了全軍的高層議事,主要是強調軍紀。
這是皇太極打仗的一貫風格,在他看來,軍紀在打仗的時候,是大於天的事,冇有軍紀,仗就不必打了。
隨後,兩路的統帥也分出來了。
右路的統帥為貝勒德格類,代善和阿敏隨從征討。
線路是越過大淩河,從義州往南下,抵達大淩河與錦州之間。
這是為了切斷錦州與大淩河城之間的聯絡。
左路則有由皇太極親自統帥,走廣寧,南下正麵直撲大淩河城。
曆史上也的確是這麼打的。
身在大淩河城的袁崇煥,這些天一直接到各種從前線傳來的情報,都隻在說一件事:皇太極要來了。
此時此刻的遼西走廊是什麼狀態?
寧遠有1萬守軍,而錦州屯有8萬守軍,其中有3萬是京衛軍。
這是皇帝提前增兵的結果。
正在修築的大淩河城,也有屯兵3萬。
可以說,袁崇煥將自己手裡大部分精銳都派到了大淩河城,因為大淩河城一定不能丟。
崇禎和他的想法一樣,絕不能讓曆史重演。
這些天,袁崇煥天天親自盯著工事,並且到處檢查閱兵。
這些都是他的長處,他是搞後勤出身的,由於性格比較衝,又很符合祖大壽的口味,祖氏是非常信任他的。
在袁崇煥的親自監工下,大淩河城現在基本上已經建得差不多,城中囤積的糧食有5萬石(600萬斤)。
城中除了3萬正規局,還有十萬軍民。
一共十三萬人,吃600萬斤糧食,一人平均可以拿到46斤,夠吃近一個月了。
錦州還屯有10萬石,廣寧也還有5萬石。
和曆史上不同,這一次準備了充足的糧食。
但是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關寧軍和京衛軍的矛盾,在這一段時間,逐漸尖銳起來。
關寧軍認為京衛軍一個個都是花架子,裝備好,但打不了仗。
京衛軍則認為關寧軍軍紀差!
因為盧象升這個人,打仗也有一個特點,對軍紀有著一種執著的追求。
這一點是他從嶽武穆那裡學來的。
軍紀是軍隊戰鬥力最基礎的保障。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這是嶽飛的治軍理念。
這一點,在曆史上,被盧象升也貫徹得非常好。
這也是崇禎為何讓他來支援遼東的原因。
因為最苦、最累、最危險的仗,隻有盧老爺敢抗下來!
京衛軍和關寧軍的矛盾在戰前極具惡化,不過雙方暫時還停留在言語挖苦的地步。
直到前線的戰雲壓來,整個錦州的氣氛也變得十分緊張。
七月二十二日,皇太極渡過遼河,向廣寧挺進。
七月二十四日,皇太極抵達廣寧,在廣寧做了簡單的補給後,就直接南下,兵鋒直指大淩河城。
與此同時,七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德格類的2萬大軍也已經抵達錦州和大淩河之間。
這個距離離皇太極非常近。
一是圍城打援,即錦州如果有明軍前來支援,德格類就攔截。
二是隨時東進與皇太極揮師,5萬大軍會合能集中力量。
這是一個非常妙的戰術。
正是這個戰術,讓曆史上的明軍吃儘了苦頭。
那麼問題來了,皇太極知不知道錦州城內有8萬明軍?
他當然知道!
像皇太極這種人在出征之前,肯定對對方進行過詳細探查。
他也知道大淩河城內有3萬明軍。
那麼,他為什麼還隻放2萬人攔截錦州的明軍呢?
很簡單,因為在皇太極眼中,明朝邊軍是辣雞,除了關寧軍他還忌憚幾分。
這十幾年來,建奴將明軍摁在地上三百六十度轉圈圈一樣摩擦,想怎麼摩擦就怎麼摩擦,你說他有冇有信心?
而錦州城內,關寧軍其實隻有2萬,另外3萬是京衛軍,還有3萬是薊鎮、宣府調來的邊軍。
京衛軍?
皇太極就更不放在眼裡了,在關內大大農民軍倒是可以,敢來這裡來,這不是找死麼?
至於薊鎮和宣府的邊軍,他們揮得動刀子麼?
“報!建奴已經抵達四十裡之外!”
“報!建奴已經抵達二十裡之外!”
“報!建奴已經抵達十裡之外!”
一封封戰報送來,送到大淩河城的督師府裡。
祖大壽坐立不安,數次站起來道:“督師,末將願意領兵一萬,去打頭陣。”
“不急,讓建奴來,我們守。”
“督師,我軍人數占優勢!”
“兵不在多!”
袁崇煥表現得很淡定,他對何可綱道:“清點軍需,務必保證城內秩序良好,若有聒噪作亂者,一律斬立決!”
“是!”
袁崇煥又道:“吳襄和宋偉在錦州守住,切勿貿然出城!”
“督師放心,卑職已經讓人傳令給他們。”
祖大壽還是擔心:“督師,咱們的糧食隻能維持一個月,若建奴圍城如何是好?”
“不急,快去檢查城樓上的紅夷大炮!”
“督師!”
“快去!”
“是!”
此時,在錦州城的盧象升,正在看皇帝給他的另一份密信。
密信的內容很簡單:這一仗打的是軍糧。
“盧帥,建奴已經兵臨大淩河城,另外有2萬建奴大軍在四十裡外,阻斷了我軍支援大淩河城。”
看完皇帝的密信後,盧象升心中有數了:“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