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我在三國救蜀漢>第272章 平穩與暗流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72章 平穩與暗流

孫登的所有儀式都是在已經退隱多年的老臣張昭的佈置下完成的,而孫權也是在張昭的攙扶下最終走出寢宮來的。

並冇有人去請這位老大人,除了他已經七十有九的高齡之外,他和孫權也已經關係尷尬了許久許久了。

關於張昭和孫權之間的關係,很多人說他們的矛盾源於長沙桓王時期。

首先張昭是長沙桓王,也就是孫策的重臣,最為貼心的謀士,也是孫策留給孫權的輔政大臣。

但是當年孫策去世之前,張昭卻是選擇了孫策的另一個弟弟,和他性格模樣最為相似的孫翊當繼承人,這對於孫權來說是一根刺。

也有人說,是因為當年的赤壁大戰,作為江東生死存亡之際,張昭卻是選擇了投降。

雖然最後這個投降隻是一個建議,但是對於孫權來說,這也是一根刺。

更有人說,是因為張昭的忠直敢諫,數次駁斥孫權,讓他在朝堂上失了麵子,最後使得孫權對他心生厭惡。

總之孫權和張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讓他們兩個漸行漸遠。

黃龍元年,孫權登基稱帝,丞相一職張昭乃是真正的眾望所歸。

可是孫權卻是親自下場將這個提議拒絕了。

而他給出來的理由似乎也驗證了眾人心中的想法。

“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

這個算不得理由的理由讓人無話可說,卻又似乎都明白了什麼。

而之後便是各種流言蜚語傳了出來,總之讓張昭和孫權的關係更加的難堪了起來,最後張昭退出了。

他上奏孫權,請求告老就在家中安心休養,並且上交了自己全部的兵馬部曲,這種回答算得上是給他們兩個人做了一個結局。

孫權給了他輔吳將軍的名號,地位也是相當的高,僅次於丞相之下,並且給了他婁侯的爵位,單單食邑便有萬戶之多。

不過這些並不能改變張昭的性格,他冇有拒絕,也冇有感謝,他去做學問了。

一本《論語》一本《左傳》,張昭開始給他們做起了註解,據說弄得還不錯,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過於深入的研究這些東西了,所以張昭的脾氣非但冇有溫和,反倒是越來越潑辣了起來。

他和孫權矛盾最激化的時候是因為遼東公孫家之事。

孫權從海上找到了夷州,然後就想要從海上去找到遼東,彌補江東的戰馬和兵源,之後還要從何遼東的公孫家結盟共同攻打曹魏。

而這種事情在張昭看來就是扯淡,他去找到了夷州付出了什麼代價,他是不知道還是怎的。

現在從海上去遼東,那就是胡扯一般,所以張昭將孫權罵了,罵的特彆的慘。

孫權和張昭從辯論到憤怒的拍案而起,到最後孫權抽出了佩刀威脅張昭,兩個人當時震驚了所有的朝臣。

而張昭冇有能夠勸得動孫權,江東還是派出了使臣,而孫權也冇有能夠說服張昭,他直接閉門謝客,揚言再也不會出去了。

這一下子,氣氛就這麼僵住了。

孫權一怒之下堵住了張昭的門子,告訴他,既然你不想出來,那就不要出來了。

而張昭也很絕,找仆人直接從裡麵封死了自己的家門,高聲告訴孫權,你想讓我出去,我還就不出去了。

一下子,大家傻眼了。

在那個時候,大家經常能夠看到張家的仆人費力的翻過院牆,去采購食材。

而在那個時候,大家也經常能夠看到一些來曆不明的人準備好各種食材想儘辦法送到張家的府中。

之後外麵的土被鏟走了,裡麵也不再封門了,可是張昭仍然是不願意出門。

為此,孫權一把火點了張家,但是張昭依舊不為所動,嚇得孫權差點冇有親自去滅火。

那一次是江東眾臣第一次見到張昭的爆裂。

之後緊跟著就發生了這一連串的事情,並冇有讓孫權能夠如同曆史上那樣靠著毅力將張昭請出來。

可是就在孫權最為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張昭還是出現了,主動的走了出來,來到了孫權的身邊。

其實在張昭和孫權的心中,並冇有眾人想象的那麼難堪。

他們之間的問題其實非常的簡單。

在張昭的心中,孫權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是孫策交給自己的,是吳太後交給自己的,他就是自己要庇護一輩子的那個人。

而在孫權的心中,張昭是自己的哥哥和母親交給自己的輔政大臣,他是輔佐自己的,他一直告訴自己,張昭隻是自己的輔政大臣,要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霸業,而不是不斷的訓斥自己。

孫權一直是這麼告訴自己的,哪怕自己無數次的覺得其實自己更像是被張昭教導庇護在身下,但是他仍然不認可張昭的那種關係。

直到那個晚上。

孫權看到這個蒼老的已經不成樣子的老人還和曾經一樣在自己最為痛苦最為艱難的時候,出現在了自己的身邊。

這一次他冇有痛斥自己,也冇有怒喝自己,他隻是輕輕的攬住自己的頭,在自己的身邊輕聲的說了一句。

“當年,真的不應該讓你堅持打那一仗啊,這條路太難走了!”

就這麼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孫權就再也繃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他幼年喪父,這麼多年從來冇有人告訴他父親是什麼樣子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當一個人的父親。

所以在孫登離開之後,他後悔,他痛苦。

他覺得自己對不住自己的這個兒子。

可是就在剛剛,就在張昭說出那麼平凡的一句話的時候,他再也繃不住了。

他彷彿找到了宣泄的地方,一時間哀嚎,痛哭,他放下了一個皇帝應該保持的一切尊嚴。

他的聲嘶力竭讓他心中所有的悲憤全部都發泄了出來。

悲傷過後孫權也病倒了,雖然冇有性命之憂,但是他卻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張昭不知道是作為什麼樣子的身份,代替孫權這個父親送孫登走完了最後一程。

而江東的無數臣民在看到張昭出現的那一刻,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心就這麼安定了下來。

孫權最後還是走了出來,他不單單是一個父親,他還是一個皇帝,他是江東的開國君主。

傷心的時間,已經夠多了。

“將朱據放出來吧,幽閉的日子也挺長了!”

第一件事是將幽閉了一個月之久的朱據從府邸之中放了出來,並且恢複了他一切的權利。

“朱桓將軍對江東乃有大功,以公侯之禮厚葬,其子朱異繼承其爵位官職,統領其部署。”

“全琮戰功赫赫,此次小懲大誡,恢複其驃騎將軍之職,仍領大軍在外防備荊州。”

“諸葛恪有大將之風,領陳表兵馬駐守丹楊。”

“顧譚雖有過錯,卻也是可用之才,去其祖父麾下任職,受其調配。”

“虞翻......讓他回來吧,這麼大歲數了,莫要折騰他了。”

孫權快速的撥亂反正,快速的安排著之前那些被懲處的官員。

這一場大亂由校事府的隱蕃引動,他們算計的幾乎是冇有任何疏漏。

隻不過他們算漏了兩個人,一個叫做孫登,一個叫做張昭。

兩個人其實麵對校事府的算計都冇有任何的辦法,但是他們兩個人卻是用自己的辦法,去挽救了已經開始墜入深淵的孫權。

當虞翻在交州的邊兒上被人追上的時候,當虞翻被帶回建業的時候,當虞翻看到了張昭,知道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事情之後。

他冇有去朝見孫權,他去了孫登的墓前,深深的給孫登行了一禮。

不僅僅是虞翻,左將軍朱據走出府門的第一件事也是去了孫登的墓前。

回到建業再次授以兵權的全琮同樣如此。

朱異,顧譚,諸葛恪,張休,張承,陸伯言。

這些在建業,在江東都是聲名赫赫的人物,在自己奔赴另外的戰場之前,不約而同的去了孫登的墓前。

不言不語,躬身行禮。

而吳國太子的位置,也的確是如同孫登臨終之前說的那樣,傳給了他的小跟屁蟲,他最看重的弟弟,也是最像他的那個弟弟,孫和。

同時,孫權的生活似乎也慢慢的恢複了正常,孫和成為了太子,孫霸成為了魯王,孫奮成為了齊王,一切都恢複了平常。

甚至於在第二年的時候,孫權還生下了自己的第六個兒子,被命名為孫休。

隱蕃成為了過去,呂壹成為了回憶,便是再次出仕朝堂,幫助孫權穩定了局勢的張昭都慢慢的退回了府中。

這一次他是真的病倒了,太醫在診治之後,也隻是說,太過於年老,勞心勞力之下,張昭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得天之幸了。

孫權對此,雖然早有準備,不過仍然是分外的難過,隻是告訴太醫,竭儘全力要保住張昭的性命纔是。

而就在孫權將目光圍繞在張昭這個江東老臣的身上之時,他卻是不知道自己的身後,已經再次慢慢的掀動起來了一場足以摧毀江東的風暴。

而這一次,卻不再是因為曹魏了。

【作者有話說】

其實對於江東孫權,曾經我也十分的糾結。

三國三祖,曹孟德心中乃是天下,劉玄德最後選擇了黎民和親情,那麼孫權是為了什麼。

他前期的勵精圖治,後期的昏庸無道,似乎他這個人很矛盾。

直到有一天我見到了一個和他有著部分相似經曆的人,我似乎才能夠試著去走入孫權的情感之中。

這兩章其實讓我很糾結,因為後麵的事情可以說是江東摧毀的根源了。

在江東摧毀之前,卻是孫權最後的悲哀,這兩章寫的我心裡也是挺難受的。

緩一緩,緩一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