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五代十國往事>第263章 諸皇同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63章 諸皇同框

【諸皇同框】

李存勖前往魏州大本營,慰問一下人民群眾受傷的小心靈,順便征調走數萬壯丁,到德勝夾城充當苦力,擴建德勝北城。

後梁軍隊日夜襲擾,雙方每天都要爆發衝突,大小百餘戰。

期間,一名弓兵指揮官在交戰中,遭遇後梁軍隊的集火(先殺射手!),馬鞍上的皮帶都被砍斷,緊急時刻,另一員將領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他,自己則換騎這匹斷帶的戰馬,並主動殿後,幫弓兵指揮官撤退。

二人終於死裡逃生,返回營寨。從此,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被救的這位弓兵指揮官,是李嗣源的女婿,名叫石敬瑭;救他的這位將領,名叫劉知遠。

二人身上有許多共同的標簽,例如祖上都是沙陀人,再比如,兩人將來都會當皇帝。

從朱溫建立後梁(907),到趙匡胤建立北宋(960),“五代”總共約53年的曆史。53年裡,換了五個朝代(梁唐晉漢周),出了八姓十四帝,平均三年半就要換一個皇帝,政權更迭如同走馬燈一樣。

八姓十四帝,指的隻是“五代”的天子,即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正統王朝,而不包括“十國”中的割據小政權,前蜀王建、淮南楊氏、南漢劉岩等均不在此之列。

所以五代時期存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也幾乎是空前絕後的景觀,我將其稱之為“諸皇同框”。當我讀五代史的時候,腦海中總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一幅幅有意思的插圖,比如這一次:

畫麵是橫軸的,左麵是汴州皇宮,朱友貞一副昏君派頭,四周圍繞著幾個尖嘴猴腮、阿諛諂媚的奸佞小人(外戚幫);畫麵中間是寬廣洶湧、沙黃中泛著血紅的滔滔黃河水;右邊可見遠近兩座城寨,分隔黃河兩岸,是為德勝夾寨,近處則是兩員將領疲憊而又慶幸的側影,他們的身後是兩匹戰馬,其中一匹的馬鞍不翼而飛,兩員將領的前麵不遠處,是一隊出城歡迎的人群,看樣子是剛從遠處的城寨中走出,走在最前麵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人,他的身後則是一老一少兩人。

這幅畫應該說幾乎是寫實的,唯一的寫意就是在距離上,因為不可能按照實際比例讓汴州和德勝渡同框。

這幅插圖可以叫做“夾城之役”,也可以起個小名,叫“諸皇同框”。因為在這一個鏡頭裡,集中出現了三個朝代的六位皇帝:後梁(朱友貞)、後唐(李存勖、李嗣源、李從珂)、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

六位帝皇丸。

羅貫中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就有一個著名橋段,“五龍逼死王彥章”,但把上述的李從珂替換成了郭威(後周太祖)。畢竟是小說演義,不是正史。

河東與後梁在德勝夾城血戰正酣,兗州方麵派來了使節劉處讓,麵見李存勖,請求河東速發援兵,解救兗州危急。

一年多以前,正是因為兗州張萬進投降,李存勖才以麻家渡為突破口,南下襲擊後梁的。有道是戰局飄忽不定,河東隨機應變,突破黃河天險後,冇有向東支援兗州,而是向西逼近汴州。

兗州張萬進通敵謀反後,朱友貞重啟劉鄩,讓劉鄩掛帥征討。

張萬進閉城堅守,距今一年有餘。期間,張萬進屢次催促李存勖回師救援,而李存勖沿河苦戰,勝負難分,實在分身乏術。

這一次,使節劉處讓聲淚俱下,請求河東務必出兵救援,否則兗州不保。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兗州而取汴州也。

讓李存勖萬萬冇有想到的是,劉處讓竟采取了一種極端的方式:在營門前割掉自己的耳朵,手裡拎著血淋淋的耳朵,哀號道:“大王如果不發兵,兗州必死無疑,我生不如死!”

李存勖被劉處讓的壯舉所深深打動,於是當場拍板:發兵救援兗州。可就在李存勖調兵遣將的時候,東麵傳來最新訊息:劉鄩攻克兗州,張萬進全族被殺,屠城。

曆史就是充滿惡趣味,真應了塞翁失馬那句成語。

如果李存勖衝動之下發兵兗州,沿河局勢將發生重大變化,說不定後梁就會反敗為勝,而河東援軍千裡奔襲,劉鄩以逸待勞,兗州也未必能被河東救下……假如劉鄩多耽誤幾天,說不定曆史就會改寫。

後梁王瓚對河東軍進行了一次試探性攻擊,被李嗣源打退。

河東軍探知了後梁儲存糧草輜重的據點,在距離楊村駐地約五十裡的潘張。李存勖聞訊大喜,這不就是三國故事中“官渡之戰”裡的“火燒烏巢”嗎?

於是,李存勖親自率領少數輕騎兵,沿著黃河南岸向西進發,企圖“火燒潘張”,致敬曹操。不幸遭遇埋伏,李存勖連同幾名騎兵被數百名後梁騎兵圍住,幸虧元行欽再一次率領援軍趕到,救出李存勖。

翻看沿河十八年血戰,李存勖三番五此地逞匹夫之勇,輕身涉險,多次被敵軍重重包圍,而救駕次數最多的,就是元行欽、李存審、李建及等猛將。元行欽也因此被李存勖賜名“李紹榮”,後文沿用元行欽。

幾天後,兩軍再爆發大規模衝突,後梁先勝後敗,生擒河東將領石君立。

石君立先事李克柔,後事李嗣昭,屢立戰功。之前王檀偷襲太原,石君立奉李嗣昭之命,率五百輕騎兵晝夜不停,千裡馳援,與安金全等老將一起打退王檀,保住太原。

朱友貞素聞石君立大名,打算用高官厚祿引誘他棄暗投明。麵對糖衣炮彈的誘惑,石君立苦笑一聲,反問道:“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即便我宣誓效忠,你們能真心信任我嗎?人各有主,為什麼要逼我與舊主反目為仇呢?”婉言謝絕。

朱友貞想起了父親恩收賀瑰的典故,於是效法先人,把一同被俘的其他河東將領全部斬首,唯獨留下石君立,希望以此感化他。石君立默然不語,還是不肯歸附。

朱友貞把他投進大獄囚禁看管,卻吩咐每日必須好酒好菜,不能在生活上虧待了石將軍,希望他能夠迴心轉意。石君立默然接受,仍不肯歸附。

石君立不屈不撓,一直被關押在監獄裡,直到後梁滅亡前夕,朱友貞絕望之中,下達命令:處死石君立!

後梁軍隊先勝後敗,主帥王瓚搶了一條小船,自顧自地逃往後方。後梁軍隊的損失數以萬計。

爛泥扶不上牆。朱友貞召回王瓚,罷職,任命戴思遠接替為新任北路軍總司令。至此,夾河之戰中,後梁已經四次易帥(劉鄩、賀瑰、王瓚、戴思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