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五代十國往事>第332章 康延孝叛亂2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332章 康延孝叛亂2

“你想造反啊?”郭崇韜厲聲嗬斥道。

“不敢不敢……”康延孝汗如雨下,唯唯而退。自此,康延孝與董璋之間的矛盾更深了。

西川節度使由郭崇韜內定為孟知祥,東川節度使又由郭崇韜指定了親信董璋。由此也可以看出來,郭崇韜之死是有原因的,他在處理戰爭紅利方麵確實有飛揚跋扈的一麵,兩川事務完全取決於他,李繼岌怎能不猜忌,李存勖怎能不猜忌。

而且任命董璋當東川節度使,也更讓康延孝憤怒,說我躬冒矢石,翻山越嶺,平定兩川,啥都冇得到,而那董璋尺寸之功未立,卻占據勝利果實,不公平!於是找到郭崇韜,說道:“東川乃帝國重鎮,非同小可,必須要請一位德高望重、文武雙全的人才前來鎮守,我建議由任圜同誌坐鎮東川。”

等郭崇韜被殺之後,康延孝找到董璋,麵帶陰森之色,冷冰冰、惡狠狠地問道:“郭崇韜死了,我看誰還能罩著你!”

先說蜀地的李繼岌。

在誅殺了郭崇韜之後,李繼岌整頓隊伍、安撫軍心,精選了駐防成都的將領,隨後率軍北返,其中康延孝奉命率領一萬兩千人作殿後部隊,與李繼岌的主力部隊保持三十裡的距離。

郭崇韜經常繞過康延孝,而直接與其下屬董璋商議軍務大事,這讓康延孝十分不滿。有一次,康延孝對董璋大發雷霆,咆哮道:“你以為你抱上郭崇韜的大腿就了不起啊?我是你的上級,我有權以軍法處死你!”

董璋十分恐懼,回頭就去郭崇韜那裡哭訴。

當李繼岌抵達武連(劍州西南)時,遇到了洛陽方麵派來的宦官,告以朱友謙伏誅,並命李繼岌火速回遂州誅殺朱令德。事不宜遲,李繼岌派大將董璋率軍執行該項命令。

董璋與康延孝的私人關係十分糟糕,因為康延孝是董璋的上級,而且在伐蜀過程中,康延孝也比董璋立功更多,然而董璋卻十分善於鑽營,與總司令郭崇韜走得很近。董璋與高季昌、孔循同為朱溫的乾孫子(朱溫養子朱友讓之養子),這仨孫子都擅長揣度人心,精於人情世故,所以纔得到朱友讓、朱溫的偏愛,投降後唐之後,也深得李存勖歡心。

在分路捕殺朱友謙族人的隊伍中,有兩支最為關鍵,一是從魏州出發的宦官史彥瓊,另一個則是在蜀地的李繼岌。這兩次誅殺行動分彆成為兩次叛亂的導火索。

郭崇韜采取了一個較為溫和的解決辦法:表奏董璋為東川節度使,同時解除董璋的軍職。也就是說讓董璋“軍轉”,工作關係從部隊轉移到地方。如此一來,董璋與康延孝就不再是上下級關係,康延孝也就拿董璋毫無辦法了。

董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了趕時間,道理跟上述原因一樣,不僅要縮減訊息傳遞的環節,更要縮短執行時間,越快越好,避免夜長夢多。

康延孝誤會了,後果卻是很嚴重的。

董璋嚇得魂不附體,當場賠禮道歉,隻求康延孝大人不記小人過,饒自己一條狗命。

康延孝冷冷一笑,“以後給我長點記性,聽見冇有?”

等大軍出發後,李繼岌在武連接到誅殺遂州朱令德的密詔,於是忙派董璋前去執行任務,這是前文重要的時間節點,董璋去遂州誅殺朱令德,成為康延孝造反的導火索。

其次,董璋率部途徑康延孝的駐地時,冇有停留拜謁,而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率領部隊以戰鬥姿勢迅速經過康延孝的防區……由此,更加堅定了康延孝的顧慮,看來朝廷是不信任自己的。

實際上,康延孝想的太多了。

李繼岌之所以捨近求遠,是因為這項任務不光榮、卻很艱钜,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更不能提前走漏風聲,否則朱令德並會有所準備。命令的傳達多一道中轉,就多一份泄密的可能,所以李繼岌隻能減少資訊傳遞的環節,讓身邊的將領直接去執行,而不是把機密層層轉達給康延孝。

望著董璋的隊伍絕塵而去,康延孝的心裡非常不是滋味,於是與手下諸將置酒,借酒消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頓酒是在極其恐怖和詭異的氣氛中喝的,郭崇韜、朱友謙的死極大刺激著每一個人,而董璋奉命去遂州的誤會更是如同一片烏雲,籠罩在康延孝等人的心頭,揮之不去。

大家隻是唉聲歎氣地喝悶酒,與往日的把酒言歡不同,這次酒宴上,除了長籲短歎,更無他聲。

過了很久,康延孝忽然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摔,把諸將嚇了一跳,循聲望去,但見康延孝臉色漲紅,連眼珠都成了紅色,血灌瞳仁。

“國家南取大梁、西平巴蜀,全是仰仗郭崇韜的謀略和我的戰功;至於形成鉗形攻勢、牽製後梁主力,則是朱友謙的大功獨一份。今天,郭崇韜和朱友謙均無罪而慘遭滅族之禍。等回到洛陽,我康延孝就是下一個。冤枉啊!老天爺啊,難道這就是命嗎?”

說到動情處,康延孝放聲痛哭。

康延孝所率領的這一萬兩千人,大部分都是河中籍將士,也就是宦官戲子口中的“朱友謙同黨、舊部”,這些人也號啕痛哭,“是呀,朱友謙有什麼罪,竟遭滅門慘禍?我們若回到洛陽,也肯定會成為第二個史武。”

哭罷多時,河中籍將領異口同聲道:“我們絕不回洛陽!”

隨後,康延孝煽動將士恐懼及不滿情緒,集體嘩變,一萬兩千人在康延孝的帶領下調頭往南走,一路殺向成都。康延孝自稱西川節度使、三川製置使等官職,並移檄成都,稱奉詔前來代替孟知祥,又派人給李繼岌捎去一句話,說河中籍將士嚎哭不止、軍心不穩,有叛亂的苗頭,我就先留在這裡幫忙安撫一下,您不用管我,回您的洛陽吧。

三天時間,康延孝招降納叛,迅速地拉攏起一支五萬人的部隊。

【康延孝叛亂】

首先,康延孝在得知董璋去遂州殺朱令德時,非常驚駭。他驚駭的不是朱令德死得冤,而是李繼岌為什麼不派他前去。

展開一幅地圖,康延孝的疑慮就會一目瞭然:李繼岌率主力部隊在北,遂州在南,而康延孝的殿後部隊正好在二者之間。李繼岌捨近求遠,讓身邊的董璋而非距離更近的康延孝去執行任務,引起了康延孝的猜疑,“莫非李繼岌不信任我?還是說……李存勖不信任我?”

上級若征詢在先,下級的建議才叫建議,否則就是命令。麵對康延孝的犯上命令,郭崇韜勃然大怒,我任命官員,哪兒輪得到你小子指手畫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