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五代十國往事>第434章 兩川生隙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434章 兩川生隙

【兩川生隙】

朝廷欲圖兩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無論是唐昭宗,還是李茂貞,染指兩川的策略永遠是逐個擊破。一定要對兩川挑撥離間,讓東、西二川內鬥。一旦兩川聯合起來,一致對外,那麼憑藉巴蜀易守難攻的地勢,第三者很難插足其中。

如今,西川孟知祥與東川董璋的關係並不融洽。

首先,兩家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雙方為爭奪鹽利而不斷爆發武裝衝突,據史料記載,東川地盤雖小,卻有460口鹽井;而地盤廣大的西川,則隻有區區13口。東川的食鹽產量直接秒殺西川。

在產量上擁有絕對優勢的董璋,又製定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鼓勵商販購買東川食鹽,再販賣到西川,對西川進行食鹽傾銷。

董璋的行為嚴重破壞了西川地區的經濟秩序,西川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向東川。

而問題的嚴重性還不僅僅侷限於財富外流,食鹽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種國家戰略資源,是任何人都離不開的必需品、消耗品,事關民生和政權命脈。東川如果控製了西川的食鹽市場,就等於握住了西川的命根子。日後,但凡東川在食鹽上有所風吹草動,都會引發西川的狂風巨浪。

“兩白一黑”足以扼殺一個政權。東川利用食鹽顛覆西川,也不是危言聳聽。

孟知祥為此頭疼不已,於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地方保護,設置貿易壁壘,簡單說:加稅。

孟知祥在海關設置層層關卡,對進口的食鹽課以重稅,直接啃掉了鹽販子的全部利潤。一年之內,居然收繳了七萬貫鹽稅。很快,因無利可圖,商人們也就不再前往東川犯鹽。

高關稅,通常會受到境內百姓的質疑和謾罵,殊不知,針對某些特定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不僅僅是保護本地民族企業這麼簡單,直觀的關稅背後,是無形的金融秩序,是一個政權真正的命脈。

如果境外資本在原材料、生產技術、金融服務等各方麵都占據了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放棄高關稅,將無異於自殺。好比把一個冇有經過任何格鬥訓練的人推上擂台,而他的對手卻是泰森。

所謂的“規則”,必須建立在資訊對稱的前提上。擁有460口鹽井的東川,對僅有13口鹽井的西川叫囂什麼市場經濟、買賣自由、取消貿易壁壘……就是不公平。

之前很多公知批評我國的高關稅,尤其愛拿汽車為例。這些人,如果不是愚昧無知,就是彆有用心。

大幅度提高關稅,這一招簡單粗暴,行之有效。孟知祥快速地解決掉了食鹽對西川帶來的巨大隱患。

當遂州武信軍出現空當的時候,西川孟知祥又橫穿東川轄境,搶走了東川的嘴邊肉,讓東川董璋吃啞巴虧。

以鹽利為核心,圍繞兩川地區霸權,西川孟知祥與東川董璋之間的矛盾愈發不可調和,邊境衝突不斷升級,雙方大搞軍備競賽,隨時可能爆發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兩川之間的不睦,原本是朝廷插手兩川事務的絕佳契機,可以駕虎驅狼,各個擊破,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急功近利的安重誨卻急於求成,打算把兩川一勺燴,把兩川同時當做假想敵,同步進行著戰爭部署。

除了上述針對東川董璋的部署外,安重誨還對西川做了類似的部署:

先是利用人事調動,在兩川內部加楔子。例如把讓武虔裕出任綿州刺史,安重誨把自己的親信安排進兩川各轄州,包括把夏魯奇任命為遂州武信軍節度使,先前孟知祥表奏自己的部將李敬周做留後,如今真的留在了後邊,朝廷空降了一個節度使;

這些楔子一方麵是要監視兩川情況,例如李仁矩,他對董璋恨之入骨,不惜捕風捉影、甚至空穴來風編造一些所謂的“董璋謀反”的罪狀;另一方麵,則是做好武力討川的準備,例如夏魯奇,到任後,立即著手整修遂州城防工事,訓練士卒、製造武器鎧甲;

至於朝廷的軍隊滲透,安重誨更是絞儘腦汁。他為赴任兩川的親信們都準備了警衛部隊(牙軍),視其所至州縣選擇牙軍規模,多的有兩三千人,少的也不下五百人,全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勇將。以“牙軍”的身份作掩護,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兩川的刺激。

安重誨向兩川滲透軍隊的做法,與淮南嚴可求向虔州的滲透有相似之處。唯一的不同,就是安重誨是“一次成型”,而嚴可求是“近景魔術”。

嚴可求每次派駐來的部隊的數量都是在常規、慣例之內的合理人數,虔州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們是正常換防、輪訓。奧妙就在於走的人數總比來的人數要少,每次都能留下若乾軍隊,日深月久,嚴可求終於在虔州軍民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大部隊的集結。

相比於嚴可求的不漏聲色,安重誨的做法簡直就可以說是招搖過市,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笑話。

朝廷增大了兩川地區的軍事投入,還要努力擠榨兩川的戰爭能量。例如先前借荊南戰事,命令西川負責夔州駐軍的糧草供應。隨著夔州的收複,孟知祥與前線毛重威合演了一出雙簧,撤回了三千特遣軍,但為了顧及朝廷顏麵,糧草的補給一直持續。

這時候,孟知祥上疏朝廷,“地主家也冇有餘糧啊”,實在供應不起了,請求停止向夔州的輸血。

李嗣源不但冇有批準,反而加大了對西川的催征力度。

孟知祥的做法更覺,直接甩出一封上疏,“抱歉,冇了,謝謝。”從此之後公然抗旨不遵,不再往夔州運送一粒糧食。

而在這個時候,坊間又盛傳一個小道訊息,說是朝廷打算繼閬州保寧軍之後,又打算把綿州、龍州從東川版圖裡劃出來,再新置一個軍鎮,如今的綿州刺史武虔裕將會是這個軍鎮的節度使……

安重誨的一番操作下來,兩川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朝廷要動手了!

此前,孟知祥與董璋早就斷交,雙方劍拔弩張,瀕臨戰爭。在外部勢力(中央)的巨大壓迫下,二人終於有了對話的可能。

安重誨的戰術勉強過關,戰略則是慘不忍睹。

董璋派來使節,提出兩川結盟,製定聯合作戰計劃,一起抵禦共同的敵人,並要求兩川結為秦晉之好,董璋之子娶孟知祥之女。

麵對董璋主動拋來的橄欖枝,孟知祥卻嗤之以鼻,“現在想起老子來了,早管著乾啥子去了?朝廷打你?活該打死你個龜兒子!”

論綜合實力,西川完爆東川,所以之前朝廷給出的“助教禮錢”指標是西川100萬貫,東川50萬貫。

對東川董璋的怨恨和鄙視,使得孟知祥打算見死不救,坐視朝廷收拾東川,說不定自己還能趁火打劫,從董璋那裡撈一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