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五代十國往事>第578章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1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578章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1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石重貴派遣使節張暉奉表求和,被耶律德光拒絕,張暉也被扣留不放。

顯然,耶律德光並不甘心,不滅中原,他誓不罷休。主要原因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就是契丹內部的路線鬥爭,耶律德光要通過南下建功立業來與母後爭權。

其次,戚城之役雖然冇有達成推翻後晉的戰略目標,但契丹並非一無所獲。

貝州、德州、博州等河北腹地的戰略要地紛紛被契丹攻克,使得契丹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占據著主動權。

貝州很快就被後晉收複,這說明瞭另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契丹對新占領地區的控製力是非常薄弱的,如果不能持續施加壓力,那麼德州、博州等必然會重蹈貝州覆轍。這些在第一次戰役中占領的土地,就是耶律德光手中穿倉的期貨,必須追加保證金(出兵)纔有可能盈利。

為了鞏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耶律德光也有必要繼續出兵。

第三,通過戚城之役,耶律德光也看穿了劉知遠割據河東的野心,如同河東戰爭時的趙德鈞一樣,劉知遠隔岸觀火,也牽製住了馬全節、杜重威等,使他們不敢擅離職守,生怕被劉知遠吞併。這是後晉的致命缺點,已然暴露。

這三條原因使得二次戰役必然爆發。那麼觸發的條件呢?導火索事件有兩個:

一是據《遼史》記載,8月份鎮州兵主動攻擊飛狐,爭奪這個河北地區的戰略要地,被契丹的大同節度使擊退。此事卻不見載於《舊五代史》。《資治通鑒》,當時石重貴剛剛列出了“禦遼十五將”,《遼史》中也僅僅是一句話帶過,估計規模不大,應該是邊境摩擦。

二是耶律德光11月要過生日,“諸國進賀,惟晉不至”。如果這段記載是真的,那麼石重貴真的就不太明智了。雖然兩國尚處於戰爭狀態,但婚喪嫁娶過生日,還是應該派使節祝賀、弔唁的,這是基本的國際禮節。何況石重貴還迫切地希望結束敵對、恢複和平,就更應該藉此良機加強聯絡,搞一個“生日外交”。

不知是石重貴朝廷真冇派使節,還是耶律德光暗中指使契丹海關故意阻撓,總之,在耶律德光的生日轟趴上,唯獨後晉使節缺席。

於是,耶律德光立刻下令,全國總動員,定於閏12月1日南下!

閏12月1日,契丹大軍按照約定在指定地點完成集結,隨著一聲悠揚的號角,契丹大軍出發了。

耶律德光命“滅晉急先鋒”趙延壽當前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跳攻邢州,切斷了馬全節、杜重威與中央的聯絡;契丹主力隨後跟進,一口氣攻占了鎮州下轄的九個縣。

距離戚城之役的結束剛剛半年左右,二次戰役就爆發了。耶律德光認真總結了戚城之役的經驗教訓,不再理會盤踞在河東的劉知遠,而是集中主力,在河北開戰。耶律德光把總指揮部設置在鎮州以南、邢州以北的元氏縣。

耶律德光的策略是先吃掉馬全節、杜重威。隻要契丹控製了邢州,就對於對馬全節、杜重威完成了戰略包圍,因為太行山西麵的劉知遠肯定不會出兵救援,更不會允許他們的武裝進入河東,劉知遠是比太行山還要牢固的銅牆鐵壁。

唯一值得石重貴慶幸的,是他非常明智地解決掉了青州楊光遠,撫平了帝國東部。

麵對來勢洶洶的契丹大軍,石重貴急火攻心,竟然一病不起。他原本是要禦駕親征的,因“不豫”的緣故,隻能先派張從恩、安審琦等率軍進駐邢州,撕開契丹鐵騎的包圍圈。

遙控指揮前線的石重貴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那就是未等開戰,就命令張從恩等人率軍南撤,以避敵鋒芒。

刺刀頂著鼻子尖兒了,哪兒能後撤?真該讓李雲龍來給他上一課。

果不其然,大軍剛剛後撤,就立刻失控,撤退變成了潰退,士卒們爭先恐後地扔掉武器鎧甲,四散逃命,失去約束的亂兵沿途燒殺搶掠,一直後退到相州。此時,後晉的軍隊已經混亂不堪,建製被打亂,成了無組織無紀律的散兵遊勇。

契丹人還冇動手,後晉就已經潰不成軍了。

恐慌情緒迅速蔓延至後方,使得石重貴取消了新年(開運二年,945)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動,“帝不受朝賀,不豫故也”。

石重貴生病是真,但不至於因此不受朝賀。此時的他正焦頭爛額地進行軍事部署。與第一次戰役一樣,契丹開局就推到高地塔。

石重貴命張從恩退守相州,調齊州防禦使劉在明為相州留後,趙在禮退守澶州,馬全節退守魏州,遣張彥澤進駐黎陽,詔令景延廣率軍守衛胡梁渡(滑州東北,黎陽之南)。

從雙方的軍事部署可以看到,主戰場是邢州、魏州一帶,後晉失去了定州、鎮州等外圍防線。

很快,滑州前線傳來奏報:自正月初二起,截止到正月初四,相州烽火不至。

顯然,相州的主動權也被契丹掌握,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

石重貴詔令滑州節度使皇甫遇率兵進駐邢州,命馬全節赴援相州,把戰線向北推進。

與此同時,契丹人對邢、洺、磁三州發動攻擊,“殺掠殆儘”,血淋淋的大屠殺。東昭義變成了千裡無人區。隨後,契丹軍向東進犯魏州,魏州告急。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這天,大決戰打響了。

張從恩、馬全節、安審琦集結了全部兵力,總共數萬人,在相州以北的安陽河南岸列陣,依托安陽河作為第一道防線。

皇甫遇、慕容彥超率領數千騎兵,向北遊走,偵察契丹軍隊的行蹤,為大軍點亮視野。他們來到鄴縣。鄴縣位於漳水之南,過了漳水就是磁州。二位將領打算渡過漳水,繼續向北偵察契丹大軍動向。

就在這時,忽然出現了數萬契丹軍。契丹軍二話不說,立刻發起了猛烈攻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