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張雷鳴已經不那麼拘謹了,二皇子方纔繼續問道:“雷鳴兄,我希望你能夠實誠點告訴我!你覺得朝廷和武林是否能夠永久地和平共存下去?”
這個問題,彆說給雷鳴這種不通文化之人了,就算是給一些博覽群書、通曉古今的大文學家們也未必能夠說出個說已然來。
於是乎,張雷鳴也隻能憑藉著直覺說道:“不能!畢竟天下冇有永遠不變的事情!”
二皇子奇道:“哦!這麼說你認為朝廷和武林終將難免會進行一番戰鬥。”
張雷鳴道:“以當前的情況來看,是這樣子的冇錯!”
二皇子道:“那你認為,將來如果真有這麼一天的話,朝廷和武林最終誰能夠取勝!”
張雷鳴不假思索地應道:“朝廷!”
二皇子奇道:“為什麼?你可是武林的人,為什麼反倒認為朝廷會最終取得勝利。”
張雷鳴道:“星兒曾經說過這麼一句,我個人是比較讚同的。她說,對於天下萬民來說,朝廷所能帶給他們的最為珍貴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有序的秩序。朝廷的各種律令,雖然有好的,有壞的,但總體而言還是成功地依靠這些律令構建了一個有序的秩序,士、農、工、商都能夠在這個秩序下麵各展其能、各儘其用。”
“而武林呢?其被天下萬民所津津樂道的俠義精神,雖然很美好,但終究是不切實際的。至於各種令人趨之若鶩的武功,則是一個相當危險東西,一旦用在了對的地方,就是造福萬民;一旦用在了錯的地方,就是一場難以承載的災難,這也是武林中為什麼一定要強調俠義精神的內在原因。”
“一個習武之人,若其內心中冇有半點俠義精神的話,那麼他必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人。正所謂有義之俠纔是俠,無義之俠便是寇!”
“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對於天下萬民來說,一個人有所缺陷的、有序的秩序遠比一個充滿美好幻想的俠義精神要來的實在的多,重要的多!這也是朝廷之所以必勝武林的原因所在!”
二皇子又驚又喜道:“是嗎?君雖不通文化之人,但道理倒也看得比常人透徹。常人驚人之語,震人心肺,拜教了!”
張雷鳴又補充了一句:“雖說放在整個數千年的曆史中,朝廷終將必勝武林。但若具體到某一場戰爭時,則朝廷未必能夠勝之。”
二皇子再一次奇道:“請雷鳴兄詳解著。”
張雷鳴緩言道:“殿下,我剛纔說過了,朝廷之於武林來說,其最大的優勢再於能夠給天下萬民帶來一個有序的秩序。一旦這秩序爛到比冇有秩序還要爛時,朝廷即便冇有武林存在,民心也已然全失,也終將自滅矣!”
二皇子拍手叫道:“如若,將來本殿下有幸繼承大統,必將將雷鳴兄的此番肺腑言論謹記於心,莫感忘懷!”
二皇子停頓了一下,隨後繼續說道:“但如若將來,雷鳴兄得已當上第四代武林盟主,將以何法,來治理這個武林?莫非也是要學二代盟主李星兒那般,所有的規定都直接沿用一代盟主的?”
張雷鳴稍微想了一想,道:“如果鄙人真的有望當上四代盟主的話!起初,必將沿用一、二代盟主的規章製度,待漸漸熟悉整個武林的運轉之後,便難免會作出一番調整!”
二皇子道:“如果在你四代盟主期間,朝廷大舉進攻武林,將何為?”
張雷鳴當即應道:“唯以力拒之!”
二皇子道:“如若敗了,自然不必多說;如若勝了,敢問你四代盟主是否會帶著武林反攻朝廷?”
這個問題著實令張雷鳴一時半會兒難以作答,低頭垂思半響,方纔應道:“依情況而定。”
二皇子可不容他用這般言語糊弄過去,當即追問道:“請詳解之!”
張雷鳴道:“若朝廷已腐爛至根基,則反擊之,直至另立一朝廷也!若朝廷僅腐爛至枝葉,亦反擊之,但點到即可,使其知武林之不可惹即可!”
二皇子道:“若是後一種情況,雷鳴兄就不怕,朝廷會厲兵秣馬,再行反攻?”
張雷鳴道:“若朝廷再來供,我也唯有以力拒之此種方法了!是贏是敗,全看天命!”
二皇子直接這樣強問下去,必然不能得到一個好的答案,便轉念問道:“適才雷鳴兄所言,朝廷和武林終究不能永久和平,也就是兩者終究隻能存其一。難道你不準備,趁著朝廷勢弱之期一把推翻了呢?”
張雷鳴垂首頓足道:“殿下,我等武林人士,即便擁有了推翻朝廷之力,但也絕無統禦萬民之能。因此,若非不得已,此種情況斷然不會發生。”
二皇子沉默了片刻,他細細地咀嚼著張雷鳴的這番言語。
“殿下!”張雷鳴抱拳致禮道:“雖然朝廷和武林之間不會存在著永久的和平,但我若當上了四代盟主,必然會竭儘全力地保障短暫的和平,至於後世的和平交於後人去爭取,我著實管不了!”
“不知,兄倘若真的能夠繼承大統,是否能夠和弟我一起,共同維護這短暫的和平。”
二皇子歎息道:“雷鳴兄說得不錯,世間豈有永久不變之事物乎?”
“以我等匆匆不過百年的生命,想要為後世博得萬年的和平,確實有點太過於自不量力和異想天開了一點!”
“但若退而求其次,隻望求博得百年之和平,細細想來,亦非易事矣!”
張雷鳴道:“倘若我為武林盟主,你為一國之君,你我二人都心向和平的話,百年的和平,又難在何方?”
二皇子麵露愁色,道:“雷鳴兄,你有所不知,這人心畢竟是隔著肚皮的。”
“你我二人,雖然當下可以暢談,但將來若各統其人的話,難免會互相猜忌,以生爭端,最終釀製戰爭,致使百姓遭受塗炭之苦!”
張雷鳴稍思片刻,隨即脫口道:“若屆時你我二人能夠求其同,而存其異,則爭端可免,猜忌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