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都市>一名隱士的前半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為什麼安心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為什麼安心

妍子繼續她的唸佛打坐的功課,我一旁看著她,安心沉穩,這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完全遮蔽外界的擾動?

妍子跟我說:“哥,你找這麼多事,又是孩子又是乾媽的,你就能夠安心嗎?”

確實,她問到根上了。她一直是安心的,而我不安心,我們周圍的親人也不安心。與其說是所有人的安排是在安定我和妍子這個家庭,不如說是在安定我的心。

我心不安,也許是過去做的錯事太多,也許是對未來的無法把握。

“妍子,我看你唸佛打坐的時候,很安心的,是什麼原因呢?”

“哥,做事就做事,唸佛就唸佛,冇什麼不安心的。拿得起,放得下,纔是大丈夫,對不對?”

我再一次聽到“大丈夫”這個詞,讓我心中莫名一震。董先生臨終前給我的詩中,就寫了這一句“入世要做大丈夫。”難道,在妍子心中,大丈夫不是根據事業大小來評判有,完全取決於心態?

我看過一個典故,說是布袋和尚的故事。據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很胖,總是在笑,現在廟子裡的大肚子和尚,就是根據他的形象來雕塑的。不知道準確不準確,但有這個傳說。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個對聯倒是非常出名的。

據說這個布袋和尚,經常提一個布袋出去化緣。按佛教規矩,當有施主給予施捨時,和尚要給彆人**。但這布袋和尚卻不**,當有人問他法門時,他總是笑,將布袋放下來,裝上東西,又扛上肩,走了。

有人說,他的動作就是法門:拿得起、放得下。

一個新的疑問,我問到:“妍子,拿得起或許做得到,放得下如何做到呢?”

“哥,拿得起能做到嗎?什麼叫拿得起?你能夠將天下的苦難扛在一個人肩上嗎?且不說這麼大的誌向,就是你能夠將自己憑空拿起嗎?”

她哪來這麼厲害的理論,這纔多久,她都成了哲學家了。人不能將自己拎起來,如果不借用外部工具的話。

“放得下,需要做嗎?哥,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不都得放下?隻要你懂得了出離心,你就會自然放下了。”

什麼意思,我冇聽明白。

“假如人生如夢,當夢醒了時,你是不是能夠,繼續睡一覺,接著前麵的夢做下去?”

“不能。”

“人生也是一樣,我們處於分段生死的狀態。明天的事與今天看起來有連續性,其實連續的隻是你的心,並不是事實如此。哥,認識到變化,就認識到失去不可避免。既然不可避免,你還有什麼不能失去的?你守得住?擔心冇用,不放下也得放下,如果你認識到真相,自然就會放下。”

“妍子,你說的這些,怎麼這麼厲害,你這大半年來,是不是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怎麼突然懂這麼多道理了呢?”

“道理要懂,除自己親身經曆。”她隻說了這一句,又繼續看佛經了。

我想了想妍子的經曆,她好好生活,突然麵對這麼多的變化,每一個變化都改變了人生的方向,那麼,生活的不確定性,反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而對於她的體驗來說,既然任何事都冇有確定性,為什麼不接受這些變化,坦然生活呢?

突然一個念頭:如果生活是不確定的,那為什麼算命有一定的準確度呢?

當然,妍子所說,連續的是我的心,那麼換過話來說,如果心靜了,就打破這個連續了?死人算不算呢?

這段時間,驚異於妍子的平靜,我給她提出了一些問題,她大多不正麵回答,隻是說,這隻是她的體會,經過了就知道了。但有一個問題,她倒是給我多次提到:出離心。

“出離心,就是因為看到這個世界始終處於生死變化之中,這種不確定性,是苦的重要原因。”

“你為什麼覺得這些變化是苦呢?是因為你心中有不捨,但現實又這麼殘酷,讓你不得不捨,這就是痛苦的來源。比如,媽去世,讓我們都痛苦,是因為我們捨不得她,但她離去這個自然現象,讓我們感受到非常痛苦。因為我們愛,所以不捨,而愛也是痛苦的原因了。凡事情感,都是在對比中造成的,如果接受並消除這種對比,就不會痛苦了。”

我問到:“消除不捨就不會痛苦,也就是無情,就會安心嗎?”

“不,無情並不是冇有感情,而是將感情融入眾生之中。這個我也說不太明白,我隻是心裡有這個體會。但是,人生必死,這是肯定的。何必害怕它呢?它始終要來,躲避不了的。況且變化始終要來,我們隻要接受它就行,不要徒勞無功地企圖停止變化。”

“太悲觀了吧,你的意思是,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那不跟死人一樣?”

“不對,變化,接受它,順應它,並且在它中間看到希望,這正是佛教最大的意義。正因為這世界有如此多的變化,才造成無限的可能。所以,佛教是最有希望的宗教。不要害怕死亡,死亡是跟新生一起的,當你意識到每一個死亡,都是給新生創造條件,你就不悲觀了。”

她說的這些,資訊量太大,我一時消化不了。

“哥,你總是企圖在理論上找到理解的竅門,你這是懶漢的心態。如果要體會,進入才行。現在也許你冇這方麵的因緣,但今後如果因緣到了,你才知道,這些道理,根本用不著去學習的,你會自然碰到,它就在那裡,從冇改變過。”

怪不得,我以前看禪宗公案時,總看到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過來人纔有真實語,況且,妍子還冇有過來,所以,我也不好更多地問她了。

我既不能以她為師來學習,因為她說她的本領不夠。我也不能自己離家,尋找所謂的法門。我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往這個家庭,以待時機的變化。妍子不是說過嗎,變化是一直髮生的,我期待那個希望。

“哥,你做你喜歡的事,我做我喜歡的事,好不好?”

這是妍子對我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除了她,我能喜歡什麼呢?平時的事務忙完後,我又恢複到喝茶看書的習慣了,這估計是我最安心的狀態。

最近看書有所側重,也是受妍子的影響,看一些佛經。但在看這種書時,我發現,以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深入。比如,我最熟悉最喜歡的玄奘大師,他寫的《八識規矩頌》,讓我看得一頭霧水,找了好多參考書,才發現,他的每一句話裡,包含了大量的專有名詞,每一個專有名詞中,都涉及相應的解釋,解釋中也引用著大量的經論。

這才知道,什麼叫學問,什麼叫專業,什麼叫業餘。我這個業餘看書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專業的層次裡麵。還是老實些,一句話一句話地看,找離自己最近的東西看。

看了看南懷瑾的書,是關於佛教的一些論,冇太得要領,隻是知道了一些佛教的常識,這也不是入門的辦法。

那就從最有緣分的經典看起吧,最短的《心經》,隻有幾百個字,應該可以瞭解大概了吧。

“觀自在菩薩”,就第一句,我買了好幾個版本的參考書,對這第一句五個字的解釋,就讓我感歎,佛教學問的廣大。

觀自在菩薩,是一個菩薩的名號,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觀音菩薩。為什麼叫觀音,此時又為什麼叫觀自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裡麵學問可大了。

首先說觀音,這個句號緣由,從《愣嚴經》上可以看出來,他的法門,就是從觀察瞭解聲音的本源悟道的。經上寫了二十幾位菩薩悟道的路徑,觀音菩薩是我們最熟悉的。

為什麼不叫聽音叫觀音,這也有名堂。他是從聽音開始的,聲音從哪裡來,為什麼我能夠聽到,這種思路是從裡到外的發散思維。如果倒過來,“入流忘所”地思維,會體味到“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的境界,觀音是觀察思維聲音的本質,所以叫觀音。

當然,這些理解隻是從書本到書本,加上我的一些妄加猜測,根本不可能作為真相的。

此時,在《心經》中,為什麼叫觀自在?觀,是什麼?是用眼睛?用耳朵?用意識?觀到了什麼?觀到了心?觀到了能、所?什麼叫自在?觀到了自在是何種體驗?真正的自在存在嗎?

這些都是大問題,光憑思維無法解釋。

“行般若波羅蜜多深時,照見五蘊皆空”。行**深時,是指的時間,還是指的一個狀態?用什麼行,行到哪裡?有多麼深?深入何方?這又是一連串問題。

好了,後來,又產生一個“照”字。以前,在跟文大姐他們學打坐時,他們說過,禪宗打七裡,有一個“觀照”的法門。我原來以為觀照是一個意思,好比文字一樣,是一個詞。從這裡看來,觀是觀,照是照,意義是有區彆的。

那麼什麼是觀?什麼是照?我根本不知道。對於一個還在母親腹中的胎兒來說,什麼是走、什麼是跑,完全冇有概唸的。我現在,就是這種階段。

“五蘊皆空”,五蘊我知道,書麵解釋是:色、想、受、行、識,是產生人體思想感情的五種因素吧,反正,我也隻能理解到這種程度。皆空,這個空是冇了嗎?或者說是現象空,本質空。還是說它們都處於變化的階段中,冇有固定的形態和性質?

按妍子的方法,她唸經不像我這樣看經,她隻是一句一句認真地念,從未想裡麵的意思。

我問她:“你這樣隨口唸,不考慮它的意義嗎?”

“能想清楚嗎?哥,你比我聰明,你讀懂了嗎?我師父教我,這經不懂時,隻是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況且,如果行得到,就會想得到。冇行到,空想,是容易犯錯的。”

對,她的話有點道理,我現在有唸經的能力,但遠遠冇有讀懂的能力。行到,就讀得懂,這也不失為一種在實踐中學習的好辦法。

我想起前段時間讀的一段曆史,是講曆史上禪宗大師永嘉和尚的話:“入海算沙有何益”。以他這樣的大師,學問不知道比我高到哪裡去了,聰明不知道超過我多少倍。他能夠有能力算沙,都放棄了。我連算沙的能力都冇有,還在這自不量力地學習理解經典,真是有點螳臂擋車的狂妄了。

我能夠讀懂什麼呢?經、律、論,可能性都不大,我是門外漢,根本冇有深入的路徑。看看文人們寫的東西吧,也許我還能夠在外圍看看熱鬨。

妍子提醒了我:“你可以看看六祖《壇經》,你如果喜歡看書的話,雖然不能全懂,知道些故事,也好。”

嗨,妍子,不愧是最瞭解我的人,她一句話,就解決了我看書的入手處。《壇經》是漢傳佛教中,唯一不是佛祖親口所傳的能夠被稱為《經》的書。我瞭解一部分中國文化史,知道,六祖在中國佛教界的意義,知道他在中國文化和宗教史上的意義。

這是一個開天辟地的人物,偉大的文盲,偉大的宗教家。他的故事激勵著近千年來,一輩輩追求真理的人。佛教的中國化,與他關係巨大;佛教的普及化,與他關係巨大;佛教在中國,真正成為第一大宗教,並且千年不衰,與他關係巨大。

他的故事雖然我聽說過一些,但是當第一次拿起這本書,認真閱讀的時候,還是受到了莫名的震撼。

我完整地看完了他的經典,對故事可以說是瞭然於胸了。這本書彷彿是他的自傳,從經曆到體驗到修行,語句淺顯直白,彷彿一個老頭在拉家常,一舉把高大上的理論,融入到真實的故事和明白的道理之中。可以這樣說,這是一本連文盲都聽得懂的書,因為六祖本人就不會寫字。但這是一本連最高深的學者都無法全部理解的書,因為他描述了一個偉大宗教成就者,出世作佛的高峰。

可以說,如果冇有這本書,佛教的傳播總是小眾的,大部分老百姓無法理解和實踐。有了這本書,如來禪變成了祖師禪,高階的教義變成了大眾的實踐了。

前蘇聯一個著名的武器設計大師曾說過一句話:把簡單的事情變複雜容易,最難的是,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六祖就是這樣一個人,把最複雜的學問,描述得如此簡單。他真正說明瞭一件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並且,他用自身的經曆,告訴了真實的路徑。

正因為這本書如此偉大,所以,圍繞它所解釋、爭論的話題,在中國文化史上,真是浩如煙海。

比如,那兩首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六祖的師兄寫的,這位師兄也是位了不起的天才,曾當過武則天的國師。從這位師兄後來在玉泉寺弘法到圓寂的經曆來看,他也是位大成就者。怪不得,這首詩一出來,就得到僧眾的一致讚許。

如何解釋這首詩,大概爭論很多。我找了一些參考書目和一些學問家的爭論,大致上有了一個認識。這首詩寫的是一種狀態,也是就作者當時佛學修行時所處的階段。這是一個冷靜觀照的階段(當然,觀、照是什麼,我至今也冇明白),長期保持清醒冷靜的狀態,如果鏡子一般,照耀整個大千世界。鏡子本身並不發光,隻要冇有汙染,它就能夠照出世界的真相。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境界,世界變化的真相,清晰地看到,這就如上帝之眼,或者按今天高空攝影的術語叫上帝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基本上達到了神的地步了。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已經心若止水,以不動應對流動的茫茫大千。從宏觀上說,衛星隻能看見地球,太空探測器隻能探測有限的空間。從微觀上說,顯微鏡隻能看見原子分子的運動,腦電波隻能測得腦部電脈衝的變化。但對於他來說,他能看見世間的一切,宇宙中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內心中一切眾生的思想情感。

但是,這樣高妙的境界,還是敗給了六祖的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人說,如果師兄寫的是有,那麼六祖寫的是空。本來無一物,不就是空嘛。也許這樣理解有它的道理,但具體如何深入地體味空,我不知道。為什麼空比有高明,我也不知道。或者,有人說,六祖此時已經超越了空與有,更高明。

空與有、動與靜、愛與恨、長與短,都是相對的,比較後的產物。如果從本體論上說,冇有空,就冇有有。有了空,就有了有。凡是一存在是以另一方為前提的,那麼就不是絕對真理,是相對的。

隻要是相對的,就冇有達到佛的境界。悟道之路,究竟通向何方?或者根本冇有方向?這把我搞糊塗了。

更有人說,其實六祖此時不冇徹底悟道,因為,半夜三更時,五祖讓他到房間去,跟他詳細講解那一句著名的話,他才真正大徹大悟的。

這句話來自於《金剛經》,是六祖當初發心出家的由頭,也是他學成歸來的收穫。這句話曾經讓六祖六神無主,後來又讓他成人天師表。

這是一句讓他當場愣的話,在他第一次聽到時,他還是個農村的打柴少年,一個不識字的人。在他最後一次聆聽師父教誨時還是這句話,他打破漆桶,豁然開朗,躍升於天地之外的自由境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不太好理解,依據大量書籍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無所住,是空的意思,生其心,是有的意思。說明,佛教中,有心,但也無所住。在無所住的狀態下產生的心,纔是真心。

當然,附會聖意是不對的。這隻是文人們的解釋,對於我來說,根本摸不著邊。

看到後麵,終於發現了我最熟悉的典故了。六祖出山後,雲遊到一座寺前,看見兩個小和尚在爭執。他們看著廟前的桅杆上的幡,被風吹得飄了起來。

兩個人就爭執起來,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六祖過來時,對他們指出: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心動。

我當然不能理解六祖為什麼這樣說。我也不知道,這個心動是從認識論上說的,還是從本體論上說的,抑或乾脆隻是一個方法論。但我憑感覺,認為,這不是六祖辯論機巧的展現,更有可能的是,這句話包含了一個巨大的真理。

一個出語不凡的破落僧人,讓兩位小和尚吃了一驚。他們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隻好跑回廟內,報告給方丈大和尚。大和尚當然是內行,一聽這話,知道,若不是逛語,肯定是高手了。

相見後,當六祖拿出五祖所傳衣缽時,才知道,傳說中的得法者出來了,當即拜倒,請六祖上座。至此,六祖正式開始了他的傳法這之路,改變了中國佛教的現狀,開創了嶄新的教法。

而今天,六祖的肉身仍然在佛堂之上,他的麵貌如此親切樸實,如同一個老農民,仍然在跟眾生拉家常。如同他在書中所說,一切簡單的道理和實踐,都是成就人生的途徑。

我知道,他的心是不動的,一千多年了,他坐在那裡,肉身儼然,而我們這些麵對他的一代代人,內心該起著多大的波瀾?

心動。我們整天都在心動,不僅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人,看到不喜歡的,也在動。不是愛恨,就是喜厭。當我們喪失感情衝動時,是不是就冇有感覺了呢?

應當有,我看妍子下座後,就立即恢複了正常女孩該有的表現。比如,她與小虎子玩的時候,心動還是未動?

也許心在動,不過她心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