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都市>一名隱士的前半生>第八十八章 三晉佛道多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八十八章 三晉佛道多

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已經有點晚了,昨天燒烤那一家已經離開了。等我起來時,高妍與張思遠也出來了,他們都已經穿好了衣服,跟我打招呼,不知是他們的表情,還是我的心情,覺得有點不太自然。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在我內心深處,真把妍子當親妹妹了?

當然,下一站,就是山西了,我們在開車時,發現這個地方的路是最不好走的,我們走的是國道,但沿途有許多坑坑窪窪,迎麵許多拉煤的車子,載重量巨大,還有許多檢查站外,排隊接受檢查,交罰款。我記得班長跟我說過,山西的煤炭是黑的,檢查站更黑。

沿途顛簸,根本不敢開窗,免得煤灰吹了進來,所以一路比較疲勞,後來改走省道,決定先到大同。不走不知道,一走嚇一跳,大同的路還差些。經過大半天,總算到了雲岡石窟。

下車參觀,雖然小池接觸過一些佛教造像藝術知識,但她也所知不多。我們跟著一個旅遊團後麵,采取尾隨聽講的辦法,聽了許多奇聞異事。

這裡現存洞窟53個,雕像五萬多尊,最高的約二十多米,最小的隻有十幾公分,形態各異,看樣子,佛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但是,由於它是在沙岩上雕刻,風化比較嚴重,許多佛像隻能看到輪廓了。但是,在那尊大佛前,你依然感受到他的慈悲和威嚴。

一千多年前,中國分為南北朝,各自為了爭取民心,表明正統,都在宗教方麵下足了功夫。當時最大的宗教是佛教,巨型造像就成為各政府顯示能力的旗幟。北魏政權當時最為強大,所以,他們有能力組織起如此巨大的工程,創造出如此燦爛的財富,以至於今天,我們仍然能夠體會到當時王朝的強大。

這裡參觀大約兩個多小時,我們就到大同市了,看到了北魏時期另一個傑作:九龍壁。在翠綠色的牆壁上雕刻著九條身姿各異的金色偉龍。九龍壁前築有一池,池中有泉水長年不斷,九條金龍倒映泉中,真有活靈活現的生動之感。

西街上的華嚴寺我們正要準備進去,結果,過了五點,僧人要閉門修行了,我們隻好作罷,明天再來。

在尋找賓館的過程中,小池不懷好意地問到:“昨晚星星不多,今晚要不要再出去看星星啦?”

“看什麼看”高妍說到:“星星冇看到,醒來全變成黑人了”。

那確實,這麼多煤灰,在外麵躺一夜,最低也會變成包公一樣。

大同有大同的特點,總體上城市一般,甚至還有點臟,但是土豪特彆多,街上隻要是個好點的賓館,門口總有幾輛豪華車,各式各樣的,有的甚至連高妍也叫不出品牌,不知是國外小品牌還是自己改裝了的,總之奇形怪狀見多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找了個好點的賓館,一打聽,喲嗬,還挺貴,標準間都要上千,張思遠朝我眨眨眼,意思是換一家算了。結果高妍對服務員說到:“兩個標間!”,我朝思遠點點頭,他無奈地笑了笑。我知道他的意思:有錢,就是任性。

隨著搬行李就看得出來,大家很自然地分好了房間,我和小池一間,思遠和高妍一間,昨晚的帳蓬之夜,捅破了那層窗戶,也就形成慣例了。

第二天上午遊華嚴寺,這是遼代興建的寺院,按小池的介紹,這個寺院在中國傳統建築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進得院來,剛開始我還冇感覺,覺得冇什麼特彆。當到了它的大雄寶殿前時,突然覺得氣勢不一般。小池說到:“這個殿建於金代,主體結構至今九百年冇變,這個殿之所以這麼宏偉,主要是其麵積巨大,大廳足有1500平方,大家進去後,看它的柱子,它是采用減柱法,越到中間柱子越少,使其空間顯得更為寬敞,而減柱法建築,規模這樣大、時代這樣早的,全國僅此一地,怎麼樣,神奇吧?”

我們進殿後,特彆對此進行了觀察,果然,巨大的空間、巨大的佛像,顯得凡人之渺小,確實感受到了逼人的氣勢。殿內兩側有諸天像,正中佛像為木雕,其餘均為泥塑,四壁上均有壁畫,內容為佛界圖景,當然,這些壁畫是清代重繪的,但仍然色彩豔麗、變化生動。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後麵有個薄伽教藏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藏經樓,小池讓我們注意裡麵遼代所造的佛像,看看大家有什麼發現。我們進去後,看到了這尊佛像,合掌露齒,笑容可掬,衣帶流暢,親切生動。與其它體現威嚴或慈悲或寧靜的佛像不同,這個佛像體現出親切體現出生活化的一麵,況且這是遼代的佛像,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大殿後窗上方建有模擬天宮的樓閣五座,這組木雕結構,是運用中國傳統手法雕刻而成,玲瓏精巧,傳達出一種說不出的美感。

“我覺得這個佛像真像是討喜的長輩,我看見他就想笑。”這是妍子的評價。

“我感覺到一種味道,就是甜美的感覺,總覺得很舒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是思遠的感受。

“我原來在雜誌上看過,今天看到實物,感覺分外親切,好像故友重逢。”小池的感受當然不一樣:“你呢,莊哥?”

“我啊,如果我是那個時代的人,看了這個佛像,恐怕要主動皈依佛門了,我覺得這是藝術的一個原則:越生活、越生動;越親切、越感染。”

接下來的行程大家的意見就比較分散了。對我來說,我倒想去芮城看一看純陽宮,因為純陽在易經中的含義是乾卦,在道教中的含義是呂洞賓的故居,就是那個昂聲飛吟過洞庭的人。當然,臨汾還有堯帝陵,許多關於他的遺蹟是中華文明史的源頭,也是中國史上傳說中的第一座都城。堯廟邊上還有創造漢字的倉頡的家鄉,這也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大事。但去聖日遙,今之遺蹟估計真實性和可看性差了點。

附近景點,高妍隻對洪洞縣略有所知,因為她聽過她奶奶唱過“蘇三離了洪洞縣”,留下了些許印象。我還告訴她,中國明代有一次人口大遷移,洪洞是國家移民局辦事處所在地,所以,領取移民憑證和錢糧後,都是從洪洞出發的。所以民間很多家族傳說的老家,就有一句老話:“問我祖先哪裡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當然,今天這棵樹是後來種的,當年那棵早冇了。

張思遠問起了介休的情況,我覺得他估計聽過介子推的故事,簡要作了介紹。而小池對應縣木塔頗感興趣,大家意見難得統一。

“不如這樣,我們先定一個大家都想去的地方,至於其他地方去不去,到時候再定。好不好?”我隻好收集最大公約數了。

“恒山,怎麼樣?北嶽恒山?”小池問到。

大家紛紛讚同,一行向恒山前進。

一路順風到達恒山,我問到:“你們是想登高一嘯還是想走馬觀花?”

“講重點!”小池說到。

“如果大家想飽覽北嶽之雄偉,則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我看過資料,此山綿延數百公裡,僅主峰就兩千多米高,大家是要登山看遍,還是隻需要看最獨特的東西?”

“算了,哥,那麼高的山,好難爬喲,我都累了,隻看最重要的。”妍子叫喚到,我知道,我們四個人中,她是最缺乏體力的。

來到懸空寺,座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之上,思遠叫了起來:“莫不是金庸小說描寫的恒山派所在?”

“正是,此乃人間奇蹟,請問少俠,敢上山論道麼?”

“大俠請帶路!”

“少俠請!”

看著我倆酸不嘰嘰的樣子,把她倆笑得前仰後合。

此建築建於北魏,金、明、清三代修繕,距今有1400多年曆史了。全寺有殿宇四十間,皆築於懸崖絕壁之上,人行於上,不禁兩股戰戰、幾不能立。穀底山風颳來,嚇得高妍和小池花容失色,吱哇亂叫,我示意她們,佛道聖地,要保持莊重,高妍白我一眼,小池哼我一聲。

建築有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供奉道家三清。繼而三聖殿,正是佛家世界,供奉西方三聖。後為三教殿,集中國傳統崇拜之大成,中為佛祖,右為孔子,左為老子,儒、釋、道三教合一,真是空前絕後,看出古人用心良苦。

看完懸空寺,就很晚了,隻得另找歇處,賓館休息。當然,山西的麪食確實豐富,我們這兩天晚上都是在吃當地小吃,以麪食為主,至今冇有重過樣,這也是到山西的一大收穫吧。

明天就到五台山了,據說是佛國聖地、皇家浮屠。

為了搶時間,我們約定早起,五點出發,以合五字。車行飛快,已可遙望五台,見風景奇麗、山勢磅礴;汽車越近,越能感受佛教色彩,白塔身影,現在眼前。

所謂五台山,本為太行餘脈,此地有五座山峰,分稱東、南、西、北、中五台,五峰均浩氣海撥2500米以上,尤其中台,海撥3000米左右,是華北第一高峰,整個五台,相較於華北平原,相對高度很高,所以顯得氣勢雄偉。

有人說五台猶如五朵蓮花,襯托出佛教的色彩。以我的職業習慣,還不如說五台猶如五行圖案,金木水火,土居中央。按佛教說法,世界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那麼中台象征什麼呢?也許象征空吧。

大白塔是明朝永樂年重修,塔高七下米,從上到下呈圓開形,古代將佛塔也稱浮圖,塔上部有一大銅盤,盤上又有一個五米高的風磨銅寶瓶,即使從明代重修至今,也有五百年曆史了,塔邊寺廟就稱為塔院寺。我從雲岡石窟看到五台大白塔,從二十多米看到七十多米,明確感受到中華帝國漸漸強盛的趨勢。北魏時期開雲岡石窟時,雖然北魏強大,但中華民族畢竟冇有統一,那時,整箇中國的生產力並未象明朝那麼強大。九百多年,從二下米到七十米,是中國能力發展的象征。想永樂皇帝,是一個多麼具有雄心壯誌的人啊。在文化上修《永樂大典》,在航海上組織鄭和下西洋,在宗教上,重修五台白塔。不用說前兩項多麼偉大,但至少是空前的。即使後一項不那麼出名,但今天,作為現代人的我,站在白塔下,也依然看到當時國力的強盛和王朝的威嚴。當然,不得不說,故宮的基本建築也是明朝修的,那裡原就是永樂皇帝為燕王時的王府。

說起這個永樂黃帝,還想起了他在南京為他父親朱元璋修的陵墓,稱之為明孝陵,其實,永樂皇帝朱棣是不孝的,他父親親自把帝位傳統孫子朱允文,作為兒子的朱棣,不僅冇有維護父親的決策,而且起兵推翻了父親親定的繼承人。但是帝王的評價,豈是用普通社會的道德來衡量的?如果說是朱允文在位,我們的曆史上也許就冇有這麼多光輝燦爛的事蹟和遺蹟了。聽說,朱棣甚至要整整削平一坐山,磨出一快巨石為其父作碑,隻是工程過於浩大,這塊巨石仍在,但是碑卻運不到陵墓了,這也許是達到了當時王朝能力的極限吧。

從朱棣身上,我常想,道德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道光皇帝很有道德,但他手上,中國開始衰敗。永樂皇帝不道德嗎?我覺得,君王最大的道德,是作好君王這個職業,為天下的發展作出努力,這纔是最大的道德。在今天這個職業化的世界裡,我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道德是職業道德,而非理學家的一本正經。即使從中國最傳統的經典定義來看,道是天地運行的規律,德是這個道在人和社會上的體現,而不是謹小慎微的無作為、也不是裝模作樣的假慈悲。

這座白塔是座舍利塔,舍利是什麼?按佛教教義來說,是佛菩薩或得道高僧的身體遺骨或頭髮等,聽說還有一種舍利子,是得道高僧火化後的神奇結晶體,我冇見過,但即使見過,又怎麼樣?千年來,人們對它的爭論還不夠多嗎?

進入顯通寺,張思遠好像發現了什麼,對我們說到:“看,那邊!”

我們朝他的指向一看,許多遊客圍在一個殿前,我們走近才知,這是全銅鑄造的佛殿,約有三米多高。從上到下,從蓋瓦、牆壁到門窗、柱子,全是銅鑄的。門扇上有花草人物,殿內牆壁上鑄有上萬個小佛像。銅殿前麵,有六米多高的十三層銅塔,三個純銅建築,顯示出沉穩和古樸,也彰顯著當時的國力和財力。果然,看了資料才知道,這又是明代的。

當然,還有更古老的建築,在佛光寺,我們看到了唐代的木構大殿,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可見其建築水平之高超。南禪寺的木結構大殿更早,距今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了。那是中唐時代,整個建築風格是鬥拱碩大、出簷深遠、屋頂平緩,顯示出唐代大氣雄渾的精神物質。現在日本的一些古代建築也有這些特點,估計是唐文化傳播的結果吧。

當然,殊像寺是我們必須去的地方,始建於唐,經元、明重建,其中的文殊閣是重點,其客寬五間、深四間,重簷九脊頂,簷下鬥拱密緻,簷上一彩琉璃剪邊,閣內佛壇寬大,文殊駕於獅背之上,高約9米。龕背麪塑藥師、釋迦、彌陀三佛,兩側為懸塑五百羅漢。全部塑像皆為明物,形象秀美,工藝精巧。佛像居於龕背麵倒座之上,頗為特殊。

此時,小池於此細細口味、流連忘返,在這樣的藝術精品整合的大殿內,沉積著多少美與思想與傳統,這不僅體現了中國的佛教史、也體現了中國的文化史、藝術史,是殊為難得的實際體驗。讓她細細品味吧,我們出來閒聊。

高妍問到:“這個菩薩怎麼騎在獅子身上?”

張思遠回答:“你冇看過杯記嗎?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獅子啊?”

“不對”高妍懷疑到:“古代印度人,騎大象是可能的,但騎獅子的,我覺得是神化,關鍵是駕馭不了啊。”

“喲,妍子也長進了,也知道佛教是印度傳來的,還知道印度人騎大象啊?”我調侃到。

“哥,彆瞧不起人,我在美有個同學就是印度的,可聰明瞭,據說是婆羅門種姓的貴族,數學是鋼鋼的,哲學一套套的,他說的大象在印度既是吉祥的象征,也有人把它當生產生活工具,可以騎的。”高妍解釋到。

“你們的解釋都錯了!”小池從裡麵走了出來:“騎大象的菩薩不是冇有,那是普賢菩薩,在四川峨眉山,代表著有力的行動和偉大的功德。這裡騎猩獅子的文殊菩薩,是佛教中最智慧的象征,代表著智慧的語言,如獅子吼,震懾一切黑暗和迷癡,所以他騎的是獅子。”

“原來,這些都是象征意義啊”我才明白這些造像的含義。

“佛教認為,我們人類甚至一切世間眾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愚昧而造成,這種愚昧需要偉大的智慧來破除,像獅子一吼,所有野獸都降伏了,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其實,佛本身,也是指覺醒的人,成佛,也就是智慧的成就,這是佛教的教義,我也是從書上看來的。嗬嗬”

小池一本正經,冇有故意露出得意之色,我們也就冇有攻擊她了。

在五台山,我有很多體會。其一、寺院廟塔多,不僅是數量多,而且品種多,可以說各種佛像千姿百態、各代建築各放異彩,並且,漢、藏兩家的建築和傳承並存數百年,可以說是集中了中國佛教的大成。其二、皇家建築多,從唐宋元明清,各代敕建重修之地,均有皇家詔命、朝遷文書,僅從銅塔銅殿看,如此巨大的用銅量、如此精美的製作,如果不是國家財力作保證,任何民間钜富,即使傾家蕩產也無法完成。其三、修行僧尼多,僅就我們看到的,至少在五台山,有一千多僧尼,這是正規的出家人,過著正規的寺院生活,暮鼓晨鐘、唸經坐禪,在我看來,千百年的香火不滅、千百年的傳統不斷,這是得五台山成為佛教聖地的重要原因。其四、信眾禮拜多。我看到有來自西藏的、青海的、內蒙的,更多的是來自內地的,各族信眾,有三步一頭五步一叩的,有五體投地一步一拜的,有手持香火一走一揖的,也有轉動念珠一步一唸的,經咒之聲,一路從未斷絕,鐘鼓之音,定時山間迴響。

我有時在想,在這成千上萬的人中,如此虔誠的信仰,恐怕不是一句迷信可以解釋的。按概率論來算,萬人中肯定有龍鳳,百萬人中有聖賢,這些人信仰,要麼是有真理的因素,要麼是有強大的動機。

那麼,什麼是菩薩呢?像文殊那樣掌握真理的人?像觀音那樣具足慈悲的人?還是像普賢那樣有巨大行動能力的人?

況且,他們是人嗎?

我問了小池一個問題:“你看水滸傳的魯智深,這個人與五台山有關聯,他的人物形象有道理嗎?”大家聽我這樣一問,他們都表示有興趣,因為這個人物大家太熟悉了。

“有”小池說到:“到了五台山,我的體會更深了。從他的名字,叫魯達,達者,通達也,他是一個真正通達的人。暫時出家五台山避禍,師父給他取法名智深,是智慧深刻的意思,這與文殊菩薩的特點相符合,最後,他是真正得到坐化的,也就是智慧成就了的人,所以,魯智深是這部钜著中所描寫的一個真正的大人物。況且,他的表麵粗魯中,還有智慧縝密的特點,拳打鄭關西、野豬林中都表現出來了。我反思了一下,他還有慈悲的特點。”

“慈悲的特點?”張思遠不理解“他殺過那麼多人?”

我解釋到:“你回想一下,他的每一次殺人,有一次是因為自己嗎?所謂霹靂手段,菩薩心腸,都是為了彆人!”

“對,這是個俠客啊!”張思遠感歎到。

“當然,要說慈悲,五台山還有一個更真實的人物。”我說到。

“誰?”高妍問。

“白求恩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