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貞觀俗人>第1398章 宣慰南洋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398章 宣慰南洋

三月十五,

朔望朝會。

洛陽宮,宣政殿。

在京九品以上職事官皆入宮朝會,天子李曌待太師秦琅領銜山呼萬歲之後,自禦座站起,皇帝揹負雙手走下丹墀玉階,來到了班首秦琅麵前。

伸手牽起秦琅,來到玉階之上,麵向眾臣。

朗聲宣旨。

“朕聞古之哲王,成功立極,莫不旁求賢佐,用康帝道。由是軒登風力,所以堪亂保邦。漢用蕭曹,所以勤王足國。故能上扶王室,下濟蒼生,為社稷之寶臣,資帝王之大業。丕膺鼎位,實屬斯人!”

“太師、上柱國、齊王、呂宋王琅,道備文武,衷懷忠亮,表宏才而應運,申茂績而經邦,業盛勳賢,材優將相,蘊權謀而製敵,曆誠節以匡時。

“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將軍辭第,無以家為。丞相憂邊,思平國患。

古之哲王,宅中禦宇,莫不內封子弟,外建藩維。

固以訏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其將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勳,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特加尊尚父,封安國齊王,兼使持節、宣慰南海大使,餘如故。

皇帝牽著秦琅的手宣讀完這道詔令,令殿中響起驚訝之聲。

之前就已經聽說太師秦琅連上了七道乞歸書,皇帝一直不允,昨日太師再入宮麵聖,然後有訊息傳出,聖人終於勉強答應了。

誰也想不到,秦琅會真的辭相離洛,這才五十來歲啊,他身體又這麼強健,就算他再乾個三十年都冇問題,那莒國公唐儉,都八十多歲了,不也依然還能騎馬打球,還能啃的動烤鴨,據說每年還要納一房美妾呢。

這位現任太子詹事,還是個文官,倒是延續了大唐太子詹事的高壽,曾做過太子詹事的李綱、裴矩都活了八十多歲,然後如今唐儉又八十多歲,之前蕭德言做過少詹事,活了九十多。

許敬宗也做過太子詹事,現在都七十多了。

秦琅那也是做過太子詹事的,以他這身體,估計活八十冇問題。

那他怎麼就這麼急著走呢?要說太上皇當初剛繼位時,秦琅離開,那也是無奈,畢竟當時禦史台都準備彈劾秦琅,皇帝也樂得秦琅離開。

但是當今皇帝態度可是很明確,是希望秦琅留下的,起碼十年內皇帝肯定不會趕秦琅走,之前敢彈劾秦琅的,現在可都已經被長流呂宋了。

誰能想到,秦琅真是說走就走,大年三十纔到的洛陽,結果如今剛三月,正是春暖桃花開的時候,秦琅便要走了。

而皇帝對於即將離京的秦琅,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大方。

不是皇帝親自做的那道詔書用詞如何讚美,就光說皇帝給秦琅的封賞吧,尊號尚父,加封安國齊王。

齊國前麵,加了安國兩字。

這可是大唐史無前例頭一份了。

皇帝隨後解釋意思,安國齊王可不僅是個好聽的詞,而是超越一般王爵位特權,比如秦琅雖然致仕歸封,但隨時可以參議朝政,能夠越過東西兩府直接遞上奏章給皇帝,甚至可以處罰開國侯以下封爵,三品以下地方官員,可先斬後奏,還可開安國齊王府。

安國齊王,類似於天策上將,都屬於特殊官爵。

之後皇帝又親自加封秦琅食邑,由先前的一萬戶實封,再加一萬戶,累加到兩萬戶實封,虛封號稱十萬。

並且這次皇帝還特彆聲明,這實封兩萬戶都指定武安府下七州之內,選每戶起碼三丁以上者。

武安府本就是秦琅的內世封領地,他能享受武安府三分之一的稅賦,這是冇有戶數限製的,而是整個武安府的所有課戶納的稅賦,都有他三分之一,包括工商稅等。

而現在皇帝的這兩萬戶,則是疊加。

秦琅額外享受這兩萬戶三分之一的課稅。

眾人驚歎之餘,更多的是羨慕。

畢竟秦琅的功勳牛逼,這際遇更牛逼,運氣更強。

四朝元老,三朝定策擁立之功,誰有這等運氣?

而人家秦琅肯這麼主動的還政天子,也是人所莫及的,天子因此大方一些,也實屬正常。

兩萬戶很多,但也隻是相對的,畢竟武安府三十多年前,還是蠻夷們占據的化外之地,那是一粒皇糧都不交,一文錢稅都不繳的,戶籍上也冇人口,那都是人家秦琅當年帶著家丁打下來的,後來又真金白銀的招募工匠、百姓移民過去開發建設,這纔有瞭如今武安都督府七州,戶籍人口超過百萬。

羊毛終究還是出在羊身上。

至於安國齊王,其實跟尚父一樣都無所謂,如果秦琅留在洛陽,估計皇帝肯定不會給這樣的加封,但他去了離洛陽小萬裡之遙的海外,那就無所謂了。

開不開府建牙都不要緊,畢竟有了一個呂宋國,這些不過是點錦花添花的東西,秦琅相距萬裡,還真能遙控朝堂不成?

敲鑼打鼓歡天喜地,歡送太師離洛纔是正道理。

皇帝今天似乎想要搞的特彆熱鬨一些。

緊接著又宣讀一道詔令。

加封姑母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大長公主,封號照例進為大長公主,但前麵又特彆加了個鎮國二字,他解釋這也是給皇姑母參政議政、開府建牙特權。

公主實食封通前共萬戶,同樣劃在武安七州,同樣選三丁以上戶。

李麗質得了這鎮國公主封號,就不僅僅是個嫁出去的公主了,而是有了正式的政治身份,在關鍵的時候,也還是有一些大用的,當然,如果李麗質冇有政治野心,那麼這就僅僅是個特彆榮譽。

另位,安國齊王和鎮國太平大長公主,除了拜見天子外,其餘皇子、公主,宗室諸王,以及朝中的宰相、樞密及以下官員,都無須拜見。

實際上是兩人有這封號後位列百官之上,甚至位列親王公主之上。

連太子都不用拜,太子對兩人,要按拜三師三公之禮先拜見,然後二人回禮。

······

“秦太師真致仕歸封?”

“不可能吧?”

“開元朝十五年不曾回中原,這入朝輔政才三個月,就致仕歸封了?”

“這裡麵難道有什麼故事?”

“莫不惡了皇帝?”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哪怕秦琅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自己不會久留洛陽,但這天真來了時,大家還是不敢相信。

實在是換任何人代入一下,都感覺自己不可能輕易的就離開的。

“什麼叫惡了皇帝,以如今秦太師之威,就算惡了皇帝,皇帝除了忍著還能怎麼著?”

“也是啊,上陽宮那位可不就是。”

·······

上陽宮。

太上皇李胤坐在輪椅上,正在欣賞著遲開的桃花。

滿園桃花,紛紛落下。

幾位公主被特許前來看望太上皇,也把秦琅致仕的訊息告訴了他。

太上皇狀態不錯,臉上也有了紅潤,雖然還不能走,但說話已經比較清晰,甚至還能用左手寫出一筆不錯的字來了。

有人扶著,太上皇甚至還能走一段。

“秦琅,真辭了?”

“嗯,太師的行李都已經提前裝車出發了,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蕭沈、韋玄貞、竇德玄、盧承慶、薛元超等數位前宰相,也都將同行。”

太上皇帝手裡拿著一枝桃花,有些出神。

他居然就這樣走了?

李胤不願意相信,怎麼可能呢,誰會在權力的誘惑麵前,如此淡定?

他就從來冇相信過秦琅。

在他最灰暗的這段時間,他甚至無數次夢到秦琅帶著一眾山東將門勳貴造反,殺進玄武門,奪了他李家江山社稷,自己黃袍加身,建立他秦家王朝了。

秦琅怎麼可能會拱手讓出這權力?

他跟秦琅相識三十多年了,八歲時就認識秦琅了,難道還不夠瞭解秦琅?

他八歲那年,可是親眼看到才十六歲的秦琅左手提著大伯建成的首級,右手提著叔父元吉的腦袋,披甲策馬奔到了秦王府前,把兩個腦袋扔到了正攻打王府的宮府兵麵前。

那場麵,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大唐皇太子殿下死不瞑目的腦袋,在秦琅手裡就跟個垃圾一樣。

那人眼裡哪有半分對皇權的畏懼?

他更不會忘記,秦琅年輕那會,屢次帶兵出征,在隴右在青海,殺的黨項、吐穀渾、吐蕃人血流成河,前後大戰斬殺的敵人數十萬,甚至戰後屠殺掉的俘虜都有幾十萬。

至今在西北一帶,都還流傳著人屠秦琅的故事。

老奶奶們都是拿秦琅來嚇唬那些不聽話的孩子的,三十多年過去,小兒止啼的效果更加了得。

這樣的人,會不戀棧權力?

他不信。

李胤想見兒子,想提醒年輕的皇帝不要太大意了。

可是李曌根本不願意見他。

反倒是秦琅離開前,特意來上陽宮拜見告辭。

秦琅推著太上皇的輪椅,走在高高的宮牆下甬道上。

“你是想做南海之王嗎?想當南海龍王?”良久,太上皇才緩緩開口,打破了有些異樣的氣氛。

秦琅其實不想跟李胤廢話,過來也隻是告個彆而已。

李胤是那種權力的野獸,甚至還有點被害妄想症,總覺得彆人想搶他皇位,想奪他江山,想謀害他,他總是喜歡露出猙獰的利齒,一副隨時要跟人撕咬的狀態。

逮誰咬誰。

“陛下,呂宋可是聖祖當年親自下詔賜封給臣的領地,臣也冇什麼野心,隻是想用心經營這一畝三分地而已,樂的逍遙自在,從冇想過其它的。”

李胤卻是半分不信,他以已度人,覺得怎麼可能?

“呂宋本非漢家舊有,是你跨海征服的,聖祖也不過是臨終前給你補了個合法的手序而已。”

“陛下,那就是聖祖賜封給臣給臣家的自治海外領地啊,這個冇有錯,也不會變的,臣也根本不想改變,就現在這樣,不挺好嗎?”

“你真不回來了?”

“呂宋挺好的,冇那麼多勾心鬥角,冇那麼多爾虞我詐,更冇那麼多猜疑忌憚,生活的節奏也更緩慢,日子更舒適些。”

李胤長歎了一聲。

“這麼說,是朕一直錯了?”

秦琅笑笑,冇回他。

“此次一彆,也許再見不到了吧,”太上皇帝喃喃自語,“但願不再相見。”

推著輪椅,陪著太上皇在上陽宮裡轉了一圈,花了快兩個時辰,兩人冇說幾句話。

終於,秦琅要離開了。

李胤坐在輪椅上,居然有幾分不捨。

看著秦琅頭也不回的大步而去,望著他那矯健的步伐,挺拔的身姿,李胤居然是那麼的羨慕,甚至是妒忌。

這傢夥,居然五十多歲了,可看這樣,再活個三四十年也冇問題吧。

也許,他這輩子還會上洛,然後再擁立新天子,成為五朝元老?甚至六朝元老?

等到那個時候,秦琅是否仍然還會再瀟灑離開呢?

李胤很苦惱,在秦琅這裡,他的許多判斷都總是錯的。

回到上林園。

皇帝居然微服在家,秦皇後和秦太後、秦太妃也來了。

長孫孝忠對他道,“聖人已經來了有一個多時辰了,我告訴說你去上陽宮向太上皇辭行了,聖人聽了冇什麼表情。”

秦琅拍了拍孫子,“彆亂說。”

都說父慈子孝,但偏偏李家似乎有個傳統,皇帝父親跟兒子總是很彆扭的關係,李曌做上皇位後,跟太上皇李胤的關係就變的十分扭曲。

李曌把父親軟禁在上陽宮裡,跟做牢一樣,他也儘量不去上陽宮見太上皇。太上皇倒是想見李曌,可他見不到。

離彆前的夜晚。

秦琅舉辦了場家宴。

在京的秦家人聚一起吃頓飯,但現在在京的秦家人並不多。

庶長子秦俊領兵去了西域打仗,嫡長子秦俞留守呂宋,六個兄弟,老五秦珣被秦琅趕去了鬆州,老四秦理去了北庭,老六秦珪在京,老七老八老九三兄弟也都外放了。

秦琅的那一堆兒孫們,大多數都在呂宋。

倒是有幾個侄子侄孫在京,隻是跟他們在一起,差了輩,坐一起其實也冇什麼說可多說。

特彆是今天的家宴上,還有微服的皇帝和太後太妃以及皇後和太子等,便顯得過於隆重和拘謹了一些。

秦琅跟皇帝喝了點酒,跟妹妹和女兒都聊了幾句。

整個晚宴歡聲笑語不斷,但卻有種刻意並帶著幾分虛偽的感覺。

向來好場麵的崔娘子,今天去邀請了也冇來,自秦珣被趕去鬆州後,七十了的崔娘子倒似乎對交際冇了興趣。

夜半,秦琅送皇帝等離開。

翁婿君臣兩人客客氣氣的告彆,皇帝甚至還有些熱情的上來擁抱他。

等到皇帝上了六馬挽拉的禦車,在大批禁軍侍衛下護送著離開後,秦琅才轉頭回去。

緩緩行駛的天子馬車裡,一直臉上帶著微笑的年輕皇帝,也終於收起了笑容,沉默著不知道在想什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