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周易哲學解讀>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二篇〔十六〕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二篇〔十六〕

25、“震來虩虩”,“震蘇蘇”萬象更新的政治風暴及君子恐懼修省的安身之道

《周易》裡的《震》是用雷震來比喻政治風暴,或叫形勢逼人。如政治風暴來臨時像驚雷震動使人恐懼,但對於做好準備迎接政治形勢的人來說就冇有什麼。而“震蘇蘇”是用雷震使萬物復甦的現象來比喻政治形式能使萬象更新。政治風暴也是一種政治手段。《震》是《革》與《鼎》之後的文章。《震》是用雷震比喻社會大變故下形勢所趨的政治威勢。而“君子”為何要“觀象進德,恐懼修省”呢?因“君子”是在位者,是有國有家者,是掌握一定權位的貴族。“君子”要立足於競爭激烈的邦國林立之中,能不恐懼憂患麼? 《大象傳》在解讀《震》文時說“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這是君子觀到雷聲震震之象,當懷警惕,憂患之心反身檢省,以去惡從善,避凶趨吉。《大象傳》的解讀不無正確。《震》篇卻是讓君子麵對政治風暴戒懼修省,提防災禍臨頭。對此最好的理解,我們昨天發生過“*****”那場政治風暴,那時的當官者能不恐懼修省麼?

《小象傳》裡說“驚遠而懼爾”。正因為君子能“驚遠懼邇”的恐懼修省,纔是一條異常重要的防患避禍的原則和方法,故“恐懼修省”無疑是“君子”之治上的行為準則。君子常懷恐懼修省,才能安身立命。

26、“兌,亨利貞”:君子所遵循的言論準則

《周易》裡“兌”篇是針對言論而為“君子”講述的政治道理。言論是思想意識形態範疇,如何言論是關係到政治上的策略,方法與原則。《周易》裡的《兌》篇則對言論作瞭如下的論述:

在言論上應講和諧的話(“和兌,吉”)。

講愛民的話(“孚兌”)。

還應協商斟酌的去言論(“商兌”)。

應反對的是道聽途說的言論(“來兌,凶”)。

反對不利於愛民言論(“孚於剝,有厲)。

言論的關鍵是要靠引導(引兌)。

這裡的言論如同現在的輿論與宣傳,這無疑是關乎著政治問題。故言論也是“君子”應掌握的一種政治策略。

27、薄祭厚民的政治原則

《周易》裡的《既濟》篇中說“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這是說:“東邊殷紂殺牛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神活動,不如西邊文王的薄祭,而使百姓更能得到福祉”。

《損》篇裡講“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這是說“減損的目的是為了愛護百姓,是極好的事情,而對於祭祀上,可用最簡單不過的東西替代就可以了”。

這無疑倡導是薄祭厚民的政治原則。

28、“輕徭薄賦”的方針原則

《屯》裡說“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這裡說:“積累財富,輕徭薄賦是正道;橫征暴斂,就是走向滅亡”。

《頤》裡說:“顛頤,弗徑於丘,頤征凶”。這是說:“若背離了休養生息,在貧瘠的地方征收賦稅,是錯誤的”。

《小畜》:“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這裡是反對統治者(君子)征召勞役。這以上無疑是讓“君子”安邦治國上施行輕徭薄賦的方針政策。

29、“王假有廟”:禮樂教化之道

《周易》“萃”篇中說:“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這裡是說:“勞苦用心,通達順利,君子憑藉宗廟禮樂教化,利於出現大德之人。亨通,利於守正,用牛做祭品,吉祥,有利向前發展。”

宗廟祭禮,是西周重要的祭祖禮儀活動。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是一種國家禮教活動,也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周禮·春官·小宗伯》裡說“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宗廟”活動,實際是一種宗教禮儀。所以“王假有廟”,即君主要利用好宗廟這一禮儀活動,是作為一種禮樂教化的政治手段。西周祭祖禮儀非常隆重,場麵盛大。《詩》裡的“周頌”多數就是宗廟祭祀祖先的樂歌。這種宗廟禮儀動力,是西周王室的一項政治活動內容。如同現在看到的“黃帝陵”及山東孔廟的祭祀活動的場麵,這就可以聯想到西周的王室祭祖的活動場麵。

《渙》裡說“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這是說:“如水流散四方滋潤萬物那樣,通達順利。君王憑此宗廟禮教,纔有利於擁有這大地山川,也有利於未來”。

這同樣是講君王利用好宗廟禮樂教化手段。故“王假有廟”也是君子應掌握的一種教化政治策略。

30、培養兒童獨立思考及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方針

《周易》裡的《蒙》篇講:“蒙,亨。匪我求童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再不告,利貞。”這是說:“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亨通,不是師長求教於蒙童,而是蒙童求教於師長。如同卜筮上說的,第一次請教,理應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冇有禮貌,不恭敬的尋問,就不予回答。這是有利於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正確教育方法”。

這裡的“筮”是借來比喻事理的,並不是講卜筮的,是比喻重視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

《蒙》篇說:“困蒙,吝;童蒙,吉”。這是說:“受困於矇昧無知,就會有恥辱;故應從兒童開始啟蒙教育,纔是正確的教育方針”。

《蒙》篇裡最後講:“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這是說:“讓兒童披上皮甲,擊打鍛鍊,目的不是為寇,而是禦寇,保家衛國。”這纔是體現的教育目的與意義。冇有知識就會愚昧無知,就會恥辱,從兒童開始抓起,並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

31、樹立忠勇,純潔奉公的衛士精神

《周易》裡的“賁”篇全文:“賁,亨,小利有攸往。賁其趾。賁其須。賁如濡如,永貞吉。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白賁,無咎”。

這一篇文章是歌頌勇士忠勇純潔的精神。這種精神無疑是政治上應大力宣揚的。

32、“君子”應長存憂國憂民的政治憂患意識

《繫辭》裡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周易》所體現在政治上的憂患是憂國憂民的意識。

《否》裡說:“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這是說:“停止蔽塞不通的局麵,大人就吉祥。警惕呀,警惕,要把國家前途命運維繫在牢固的基礎之上”。

《隨》裡說:“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這是說:“把仁愛作為遵循的政治根本,光明正大,還有什麼災禍呢?”這就是政治憂患。

《剝》裡說:“顧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這是說:“豐碩的果實,勞動者得不到,被統治者獲得占有,而勞動的百姓被侵害得已冇有了存身之處”。這就是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

《頤》裡說:“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這就是說:“放棄掉你們那些所謂的神靈占卜兆示,應觀察我們的口食生計到了危險的地步。若違背了休養的自然規律,在貧瘠的地方征收賦稅,隻能是災禍。違背生養的自然規律,後果有凶險,長期都不要這樣做,冇有任何好處。”這又是一種政治上的憂患意識。

《離》裡說:“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耊之嗟,凶。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出涕沱如,戚嗟若,吉。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

這是說:“依附著國家,才能大吉大利。太陽西斜離去的時候,不敲擊瓦罄而歌,會使老人們擔憂歎息,就會有危險發生。突如其來的襲擊,焚燒殺戮,一遍狼藉,劫後痛哭流涕,愁苦不展,唉聲歎氣,痛悔莫及。因此教訓,好的形勢出現了,君王出師進行了討伐,又嘉獎了除去首惡的立功者,並捕獲了那些不正和醜惡者,消除了災患”。這又是一種政治憂患。

《履》裡說:“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大君。履虎尾,愬愬,終吉。”

這是說:“瞎了一隻眼還能看視。瘸了一條腿還要走路,踩著了老虎尾巴,被老虎咬了,豈不凶險。那些是靠武力取得的君位,就彷彿是跟隨在老虎的後麵,但能恐懼警惕,最終是吉利的,不會受到傷害”。這又是一種政治憂患。

《井》裡說:“井渫不食,為我心惻。”這是說:“水井不掏去汙泥,而不能食用,為此我感到難過。”

這是對政治失修,將會失去民心的一種政治憂患。

《歸妹》裡說:“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這是對不修德政,而單靠聯姻也保不住國破家亡的政治憂患。

《豐》:“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年不覿,凶。”這是說:“豐大的屋宇,遮蔽了家庭,窺視那些住戶,寂靜無人,看來多年冇有人住,這就是國家走向衰敗的景象”。這又是一種政治憂患。

《既濟》裡說:“繻有衣袽,終日戒。東鄰殺牛,不如西郊之禴祭,實受其福,濡其首,厲。”

這裡是說:“華麗的絲綿美服,終會變成破衣敗絮,終日要小心戒備。東臨(殷紂王)殺牛舉行盛大的祭祀,而不如西鄰(周文王)的薄祭,使百姓更能得到福祉。如同過河水冇過了頭頂,就有了危險”。

這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政治憂患。

當然《周易》裡還有不少的政治憂患,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我們所粗略列舉出《周易》一書中的一些政治原則或政治準則,即“君子”治國安邦上應掌握的政治方法與策略。

“《易》為君子謀”。《周易》真乃是為王權家長製裡的“君子”們提供的一部治國寶典。

《周易》是為“君子”講述的治國方略,其中不泛有很多成熟的政治經驗之談,但也建構出了新的政治理念。

以上就是《周易》所建構的“君子”這一政治概唸的內涵。而《周易》所建構的還有一個新的政治理念,也是《周易》政治哲學思想中的“君子”之治的核心體現,即“有孚”理念。

“有孚”既是道德範疇,又是政治原則。“有孚”是先儒以愛治國的核心體現。所以以下我們把《周易》裡的“有孚”理念做為單列一章來論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