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都市>從1994開始>第201章 保衛戰它lei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01章 保衛戰它lei了

黑色星期一

3個月之後,席捲東南亞地區的金融風暴又搶灘港島———狼終於來了。也許,在許許多多的香江人記憶當中,1987年10月的香江“股災”就像一場噩夢,後世仍心有餘悸。

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輪“大熊市”席捲整個香江股市。10月20日是美國華爾街股市慘劇“黑色星期一”的10週年紀念日,正因為此,它成了投資分析家們最為焦灼不安的一天。

然而,恐怖氣氛卻並未在華爾街股市出現,恰恰相反,道“瓊斯指數一週之間跌落210點之後,當天卻反彈了74點。

正當投資分析家們額手稱慶之際,在地球的另一端卻早已危機四伏、暗潮洶湧。事隔10年之後又一個“黑色星期一”開始降臨。隻不過,這次籠罩的是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江。

10月20日,香江股市開始下跌。10月21日,香江恒生指數下跌765.33點,22日則繼續這一勢頭,下跌了1200點。23日,對於港元前景的擔憂使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節節上揚,21日僅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漲300倍。

在這種市場氣氛下,港股更連續第4次受挫,下跌達10.41%。香江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老闆當天表示,香江基本經濟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外圍因素暫時投機影響,投資者不必恐慌。

他說:“我不認為這是股災。”,他認為,無論如何,特區政府首先是要捍衛港元彙率。雖然此前一天晚間有炒賣港元的投機活動,但此時炒賣活動已被平息。

與此同時,香江金融管理當局總裁任xx也發表講話,聲稱金管局已於前一天晚上擊退炒家。

由此,港幣保衛戰正式打響。

1997年10月,國際炒家首次衝擊香江市場,造成香江銀行同業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數和期貨指數下瀉1000多點,大獲而歸。10月風暴過後,又是多次小規模狙擊港元,利用彙率、股市和期市之間的互動規律大肆投機,狂妄地將香江戲稱為他們的“超級提款機”。

1998年8月初,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索羅斯聯同其他財力雄厚的“金融大鱷”三度衝擊在香江奉行的聯絡匯率製。

他們采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麵大肆散佈人民幣要貶值的謠言,動搖投資者對港元的信心。

另一方麵在外彙市場大手拋出投機性的港元沽盤,同時在股市拋售股票來壓低恒生指數,以及在恒指期貨市場累積大量淡倉,指望在彙市、股市和期市相關連的市場上大獲其利。

在國際抄家的猛烈衝擊下,恒生指數在8月中旬跌至6600點,一年之間總市值蒸發了近2萬億港元。

同時,港元兌美元彙率迅速下跌,各大銀行門前出現了一條條擠兌的人龍,這是香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從未遇到的情況。

金融危機導致股市暴跌,香江樓市也遭受重創一路下跌,到2003年**時期累計跌幅已達65%,一下子退回到10年前的水平。

在這次的經濟寒潮中,受傷最重的是置業者。樓價大跌,令不少業主變成“負翁”,炒樓失敗破產,甚至有人跳樓自殺。一位投資者1997年高峰期以400萬港元買了套房子,2001年把房子賣掉後,仍然欠銀行100多萬港元貸款和利息。

據粗略統計,亞洲金融危機中,港人財富蒸發了2.2萬億港元,(主要是在地產市場),平均每個(房產)業主損失267萬港元,負資產人數達到17萬人。

受到“負財富效應”的影響,投資和消費急速萎縮,香江經濟開始出現通貨緊縮。不少公司或倒閉,或裁員,令香江失業率上升到20年來的最高水平。經濟籠罩在一片愁雲下。

雖然香江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但金融大鱷們囂張氣焰在香江卻遭到頑強的抗擊。當時執掌香江特區政府財政大權的曾老闆,開始動用港幣與國際炒家搏殺。

從1998年8月14日起,香江政府連續動用港幣近千億,股市、期市、彙市同時介入,力圖構成一個立體的防衛網絡,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數,不僅要讓炒家在拋空8月期指的作業中無利可圖,更要使他們蝕本,知難而退。

1998年8月初,炒家們對香江發動新一**規模狙擊,5日,炒家們一天內拋售了200多億元港幣。香江金管局運用政府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彙市穩定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水平上,令炒家們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拋售港幣200多億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僅如數吸納,還將美元購進的港幣存放回銀行體係內,使銀行銀根寬鬆,維持穩定同業拆息率。

7日,港元阻擊戰與保衛戰進入第3天。國際炒家繼續拋售,金管局照例買進。港股維持在7000點以上大關。

香江特區行政長官董xx當天表示:“我們絕對有能力和決心維持聯絡匯率,我們一定做得到。”

14日一開市,香江金管局首次動用外彙基金進入股市、期市,大量收進藍籌股票和期票,同時提高銀行隔夜拆息率,夾攻國際炒家。市場估計當日約動用40億港元入市。

8月24日,為了打破炒家的套利計劃,港府再次主動出擊,動用50億港元入市乾預。午市時分買盤突然瞬間中斷,結果股指迅即暴跌300點,兩分鐘後才被大手買盤重新拉回到7900點水平。當日恒生指數急升318點,收盤於7845點。

8月27日,8月份期貨結算前夕,特區政府擺出決戰姿態。

當天,全球金融訊息極壞,美國道“瓊斯股指下挫217點,歐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江股市麵臨嚴峻考驗。在曾老闆的指揮下,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將恒生指數穩托上升88點,為最後決戰打下基礎。

同日,國際炒家量子基金宣稱:港府必敗。

索羅斯這種以某個公司或部分人的名義公開與一個政府下戰書,揚言要擊敗某個政府的事件聞所未聞、史無前例。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裡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若當天股市、彙市能穩定在高位或繼續突破,炒家們將損失數億甚至十多億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數百億港元就扔進大海。

當天雙方交戰場麵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曆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港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後閉市時恒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

香江財政司司長曾老闆立即宣佈: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股市和貨幣的戰鬥中,香江政府已經獲勝。

香江市場人士估計,香江政府在這兩星期托市行動中,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集中收購了香港幾大藍籌股公司的股票,預計港府目前持有相當於香港股市2100億美元總市值的4%股票,成為多家香港藍籌股公司的大股東。

在香江抵禦金融風暴的整個過程中,中央政府給予大力支援,首先是中央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在與國際炒家決戰的關鍵時刻,中央政府派出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江,要求香江的全部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援香江政府的護盤行動,成為香江戰勝金融風暴襲擊的堅強後盾。

在整個亞洲金融危機中,唯一頂住了索羅斯的進攻而冇有經濟崩潰的就隻有迴歸後的香江,保住了香江幾十年的發展果實。

當時索羅斯發動世界輿論(包括香x輿論,漢j輿論),大肆攻擊香江政府“行政乾預市場”,違反市場經濟規則,要是當時香江特區政府屈服於世界的輿論壓力而不運用“宏觀調控”進行入市乾預,那將釀成大禍。

當時的曾xx後來說過:“決定政府入市乾預的前一晚,我坐在床頭哭了,不是為我自己,而是怕這個決定如果錯誤了,害了香江,我怎麼向中央政府、向市民們交代?”

香江金融管理當局進行鍼鋒相對的鬥爭。他們的措施:一是動用龐大的外彙儲備吸納港元,二是調高利息並抽緊銀根。

一番對攻之後,港股在連續下跌中止住腳步並開始強勁飆升,主要是有中資及外地資金入市,24家藍籌、紅籌上市公司從市場回購股份,推動大市上揚。中國電訊重上招股價以上水平,也產生一定刺激用,令紅籌、國企喘定並作反彈。加上祖國內地減息亦成大市上揚的題材,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彈。在股市強勁反彈之下,港元彙價恢複穩定。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港幣保衛戰告一段落。

經濟危機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由危機引發的全球範圍的理論大討論卻方興未艾。

由於危機背後的原因複雜,影響重大,所涉及的問題很多,加上每個討論者的積極參與,因此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熱烈場麵。

他們的各種觀點歸納為三個主要流派:

1、結構主義或主流學派

這一派人多勢眾,不僅包括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專家

學者、政府官員和工商人士,還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機構的大部分領導成員,甚至包括一些亞洲國家的政府和民間人士。

這一流派主要從結構分析入手,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基本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金融、產業等領域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例如,政府與大企業的關係過於密切,銀行的管理和監督係統失靈,企業的借款和投資戰略失誤,任人唯親和貪汙**盛行,等等。

其中,原先一直受到世人稱讚的“東亞模式”也受到了嚴厲的判。

他們認為,這種模式雖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具有明顯的優勢。

但是它所固有的特點,即“政府主導”,經過一定時期以後變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

因為正是政府的乾預,才造成了市場機製的扭曲,影響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劇了原有的各種內部結構的缺陷,並最終為金融危機的爆發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根據上述分析,這一派給亞洲國家提出的政策建議是:

放棄亞洲模式,采納美國模式;同時進行各種結構性的改革。

特彆要對政府的行為和作用進行嚴格的限製,大力削減政府預算,並對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

具體的結構改革方案是由imf製訂的,有泰國、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政府正在遵照執行。

2、市場主義或自由主義

這一流派人數不多,主要包括髮達國家中的部分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

此派的基本特點是崇尚市場機製和自由競爭。

在他們看來,亞洲經濟的基礎是良好的,雖然這些國家的內部也存在某些缺陷和問題,但是與金融危機的爆發並冇有直接的關係。

因此,他們進行分析和說明的重點是,金融危機的爆發實際上是市場機製、特彆是國際金融市場機製發揮作用的結果。

例如,他們中間有的人把國際金融市場的力量比喻為“原子彈”,認為它威力無比。

但又喜怒無常:如果市場以讚許的目光看待一個國家的金融表現,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穩定繁榮。

如果市場下了相反的定論,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災難。例如,80年代的拉美各國、1994年的墨西哥和去年的亞洲。

根據這一觀點,他們提出了與結構主義完全相反的政策建議:不論是危機的爆發還是經濟的恢複,都應當順其自然,不必加以人為的乾涉。

因此,他們嚴厲地批評了imf的結構改革計劃,認為它實際上等於代替亞洲政府對經濟實行了新的乾預,其結果不僅對亞洲經濟的恢複毫無幫助,而且必然會影響市場機製發揮作用。

同時,他們還指出,imf雖然給遭受危機最重的泰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緊急援助。

但是它與每天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的2萬多億美元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於事無補。有些人甚至提議,應當解散imf。

3、激進主義或新經濟論

這一流派的人數也不多,但是成員比較複雜,既包括亞洲國家中像馬哈蒂爾那樣的民族主義領袖。

也包括髮達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以及那些不同意結構主義和市場主義的專家學者。

這一流派的特點是,強調指出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的差異,以及現行國際經濟和金融體係的內部缺陷。

同時,他們論證了弱小國家的政府對民族經濟進行乾預和保護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並且試圖提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

例如,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認為,亞洲貨幣的暴跌是少數投機家“人為操縱”的結果。

他還指出,由於國際金融資本的實力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因此後者甚至無力決定本國貨幣的彙率水平。

他原先的副手安瓦爾也指出,這些“邪惡的”投機活動的成功證明瞭國際經濟體係內部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亞洲國家領導人的觀點,不僅得到了發達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們的支援,也得到了非馬克思主義學者和一些國際經濟機構官員們的讚成。

例如,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的一篇文章指出,亞洲政府對經濟的管理雖然可能使某些私人企業的利益受到一定的限製。

但是它有利於保護社會和公眾的利益。反之,不受管製的貪婪必然導致不公正,而不公正又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安和動盪。

世界銀行副行長斯蒂格利茨也明確指出,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不是由於政府的乾涉過多,而是由於乾涉過少。

比如在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之前就取消了對外資的必要限製。

他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在批評亞洲各國政府的時候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即每一筆貸款不僅要有借方,也要有貸方。

因此,對金融危機的發生,雙方“共同負有責任”。

從上述觀點出發,這一流派對結構主義和市場主義的政策建議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他們認為,那兩派的觀點和主張,實際上是有利於發達國家的貸款者,而不利於亞洲國家。

因此,他們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建立新的國際經濟機構,或者強化現有國際機構的職能,以便對短期國際流動資本實施嚴格的管理和監督,防止亞洲式金融危機的再度爆發。

而且,最近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對外國資本實施了管製;香港特區政府也進入股市,與國際投機資本進行了直接的較量。

綜上所述,當大家分彆考察這三個主要流派的時候,可以發現它們各自都包含著合理因素,因為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並且提出了對策建議。

不過,當大家把它們綜合起來的時候,也可以發現各派之間存在著許多難以調和的分歧。

儘管如此,通過一年多來的激烈辯論,各派的觀點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闡述,相互之間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接近。

例如,不少發達國家的專家學者和國際機構也意識到了短期國際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性。

因此,對原先一味責怪亞洲的做法進行了自我批評。

同時, imf也逐漸發現當初製訂的結構改革方案過於簡單生硬,並冇有使亞洲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它已經準備進行調整。

同樣,亞洲領導人在怒斥了西方“邪惡的”投機家們之後,冷靜下來也看到了自身的毛病。

因此在韓國和泰國等亞洲國家,新當選的領導人已經開始了反對貪汙**的運動。

與此同時,著名的國際金融家紹羅什本人也坦率地提出警告說,不要盲目相信市場機製,因為它不會自動糾正其無節製的狀況。

當然,由於各個流派的理論依據不同,政策主張各異。

因此目前還冇有取得一致的見解;加上各國經濟利益的矛盾。許多合理建議也依然停留在討論階段。

最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先後波及到了日本、俄羅斯、南亞、南非和拉丁美洲,後來又波及到了美國,因此,上述各個理論流派在爭論的過程中也在隨時補充新的材料,並且對各自的觀點和建議不斷地進行著修正。

此次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不僅僅是“亞洲”的,也不僅僅是“金融”的,在本質上,它是現行國際經濟體製和現有經濟理論的危機。

因此,這場深入和持久的理論大討論不僅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由此產生的思想解放和可能出現的理論突破,也必將對亞洲和世界的前途產生深遠的影響。

ps:由於大神在,此章單獨拎出來。很多東西不敢寫,就這樣一筆帶過吧,後麵加快速度寫商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