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大隋主沉浮>第383章 收穫的季節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383章 收穫的季節

弱水北岸,兩百多名精騎護衛楊集、陰世師、楊善會等人向天工署所在的天工城奔去。

天工城是楊集在仁壽三年為匠人建造的城池,名義上是避免叮叮噹噹的嘈雜響亮的聲音擾民,但實際上,這裡除了集中打造武器、農具等器械,還在研發新式器械。

這裡不僅有楊堅派來的最好的武器鑄造匠、弓弩匠、鐵匠、木匠、泥匠、石匠、皮匠、紙匠,還有從全國各地請來的機關學大師。他們在天工城向學徒傳授畢生經驗的同時, 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又碰撞出新的思路。

時至今日,這座天工城已經頗具規模,除了北部的官署和研發部、中北部的各種作坊區,被一道圍牆隔開的南部還有一大片民宅,這是官府分給匠人的信住房,這算是對工匠的獎勵和鼓勵,此外,每個匠戶還分到了上好的良田。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 田地就是一家人能否紮根、家庭能否傳承的重要標準,比起金銀珠寶都要值錢和重要,否則的話,那些世家門閥也不會拚命的兼併土地了。

這些工匠幾乎都是外來戶,當他們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有了房子和田地、孩子又有讀書的機會,忐忑不安的心就定了下來,再加上種種獎勵製度的設立,使這些工匠更加賣力的為涼州效力。

涼州大員最初是比較反對的,倒不是他們蔑視工匠、也不是懷有瞧不起“奇技yin巧”,而是楊集投入了太多的錢糧;可是天工署處於一種“貔貅”狀態,無論官府投入多少錢糧,它都吃得乾乾淨淨,最後卻什麼回報都冇有。

長此以往,本來就入不敷出的涼州就有些受不了了,於是眾人都要求楊集削減投入、削減工匠數量,但楊集一意孤行。

他前世享受過“兩彈”的紅利, 正是因為第一代偉人們高瞻遠矚、砸鍋賣鐵的支援科學家發明瞭“兩彈”, 所以後來即便先後跟強大的“老大哥”、“老美”鬨翻了, 可兩者都不敢徹底撕破臉。而這個原因,先是因為人窮誌不窮的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打出了精氣神;後來是國威、軍威和“兩彈”的結合。

正是有鑒於此,所以楊集不想因為現在的貧窮,把大好時間浪費掉。

好在這是冷兵器時代,需要搞的東西冇有那麼複雜,僅僅隻是一年時間,這座天工城便開始發力,楊集在大湖區、突厥大破敵軍的強弓勁弩,就是從這裡這裡的“流水線”作坊造出來的,還有精銳之師更輕更堅固的鎧甲、更犀利更持久的武器,也是天工署所造;此外,還有改善農耕效率的農具、方便人們的新式日常用具,都是這裡發明和鑄造。

天工署在軍事、民用上的貢獻的有目共睹,就連不怎麼瞧得起工匠和工技的涼州大學文學院,有時也會請署正張重去文學院開“講座”、講述工技對於人們的重要和必要。

最近半年以來,天工署的能工巧匠攻克了許多難題,發明瞭不少好東西, 陰世師和楊善會等人雖然覺得不錯, 但最終是否大規模生產, 還得由楊集這個州牧來決定。

楊集聽到這些好訊息, 便重視起來,親自跑來天工署觀看。

進了城門,十多名騎士迎麵奔來,跑在最前麵的正是聞訊跑來迎接的署正張重。

“卑職參見大王!”遠遠的,張重便下馬行禮。

“免禮!”楊集說道:“陰司馬說你們發明瞭不少好東西,我一大早就跑了過來,我們去研究院說話。”

“卑職遵命!”張重知道楊集昨天纔到張掖,諸事繁多,而且城內還要朝廷派來的裴矩、史祥,所以他的時間異常寶貴,不能在此逗留太久,於是重新上馬,將楊集等人迎進研究院官邸。

到了裡麵,張重便讓人把東西都拿上來;由於楊集來得突然,他們還需準備,張重便從簡單的說道:“大王來得正好,我有一位優秀工匠向您推薦。”

“哦?”楊集一聽到“優秀工匠”四個字,就跟聞到腥味的貓兒一般,眼睛都亮了:“此人擅長什麼方麵?快將他請來。”

“大王莫急,這人大概還要半個月才能到。”張重說到這裡,詳細介紹道:“這位工匠自稱是劉燁的後人,名字叫做劉朝武,目前定居於相州;卑職已經讓人將他請來了,隻不過對方是舉家搬遷,行程比較緩慢,卑職便讓人先把樣品帶來了,他給的樣品是兩把橫刀。”

楊集立刻說道:“拿來看看。”

“喏!”樣品就在旁邊的樣品室內,張重起身取了過來。

橫刀單麵開鋒、厚脊薄刃、直脊直刃,犀利異常,在這個基礎之上,工匠又根據任務的需要,將它分為輕重兩款:輕款橫刀特彆鋒利,砍身穿布衣的人,那是相當的致命;但由於輕款橫刀過於追求鋒利,這便犧牲了刀刃的壽命,一旦與對手的武器對砍,很容易出現缺口、甚至是折斷,所以一般是用來防身,不適合用在戰場之上。而重款橫刀是士兵專用的短兵器,刀鋒足以致命卻比較厚,刀尖也不怎麼尖銳,以免刺擊鐵甲士兵的時候折斷。

張重這三把樣品正是戰場專門的重款橫刀,楊集取出一把試了試鋒利程度和手感,他用力的揮舞了幾下,便說道:“刀是上好的戰刀,與我軍士兵裝備的製式橫刀幾乎冇有區彆。但是劉朝武讓你這麼重視,可見此刀有著我所不知的奇妙之處。”

“大王所言極是!此刀樣式確實冇有什麼特彆之處,但是劉朝武用的鐵比製式橫刀少!”張重沉吟半晌,便舉例道:“我們打造十把刀的鐵,他能造出十五把。”

“當真?”楊集聞言動容,如果張重所言屬實,那麼表示冶煉術得到了重大突破,產生了劃時代的大變革。

冶煉術是重中之重的國家大事,因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需要,一直得到優秀工匠的改良,先後經曆了塊煉法、百鍊鋼、炒鋼法的曆程,到了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更高明灌鋼法,令鋼鐵產量大幅上升。

鋼鐵現在已經普遍得到普及,絕大多數鐵匠都掌握了灌鋼法,使得鋼鐵產能得以提高,但是由於燃料、燃點、溫度等等配套設備跟不上,導致鋼鐵仍然供不應求。

劉朝武改良了冶煉術,那麼省出來的三四成鐵就能做出更多的大事,一把刀的三四成確實不多,但是在產能跟不上的前提下,從十萬把刀、百萬把刀節省出來的三四成鐵,卻是一個十分恐怖、十分令人驚喜的數字。況且,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呢。

“不假!”張重點了點頭:“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楊集不悅的看著張重,埋怨道:“你既然知道劉朝武有這麼大的能耐,為什麼不早一點將他請來?”

張重苦笑道:“卑職是在不久前聽一名工匠說起此人,這才特意派人去相州尋找。”

“加派一些人手去護衛,免得他路上出了什麼差池,同時讓沿途驛站以上州刺史的待遇招待。”楊集想了想,又吩咐道:“日後以此為例,多問問城內工匠,看他們有冇有熟識的優秀工匠。若有,便想儘一切辦法將他請來天工城。隻要願意來、能力強、貢獻大,俸祿、官職什麼的,全都好說。”

對於這種罕見的科技人才,楊集從來不在意身外之物、也從來不在意朝廷的出仕和升遷規則。

“喏!”張重連忙應是。

“啟稟大王,試驗場已經佈置好了。”便在這時,一名小吏入內稟報。

天工署的研究院的試驗場所專門用來測試新式武器的效能,此刻部署起來,並不需要太多時間。當一行人到達目的地,隻見官邸前的廣場上放著一架大型床弩。

這架重型床弩乍一看去,就是在大號床弩的前端裝上一個長方體形鐵盒,盒子有分為三層的九個孔,每一個孔放著一支冷森森的箭矢,使它看上去有點像小型車載火箭炮。

這種連弩和手執連弩原理相同,看著好像隻是把連弩放大了無數倍,但是這種放大的設想,以前不是冇有工匠想過、也不是冇有試過,隻不過材料的不好、防震能力的不足,使其設想一直冇有得到實現。

由於回彈力道太大,所以這種太過複雜的設計,往往會令重型連弩散架,天工署的工匠失敗了幾百次,才初步試驗成功,但是要想大規模的用於實戰,顯然還是不行的。

張重向上前觀看的楊集介紹道:“大王,我們先以堅硬的木材製作了一架重型連弩,最後隻能連發六矢,而且射程也會大打折扣,做成九連射的時候,僅僅隻是發射幾輪之後,就被彈得散架了”

“現在這一架,以韌性很強的青銅為弩身,弩身雖然笨重了一些,可由於鐵箭換成了沉重而堅硬的棗木箭,所以整體增加的重量並不多,而且棗木矢比起鐵矢,還有易製、便宜、容易補充等特點。另外,由於棗木箭比鐵箭輕,射程也便上來了。”

楊集拍了拍加冰涼的弩身,說道:“演示一次看看!”

青銅製成的弩身是十石力的大黃弩,一個人是無法拉開上弦的,必須由兩名大漢共同蹬踏上弦,弦上好後,張重把九支弩矢放進了孔。

裝完箭矢,張重拱手道:“請大王試弩!”

楊集看了看前麵的木人方陣,兩者距離大約有三百步左右,也就是說,這種重型連弩的有效射程其實就是三百步左右。他上前扣動懸刀,隻聽‘哢嚓’一聲響,九支長箭呼嘯而出,砰砰砰的釘在了木人的身上。

讓楊集感到驚訝地是,九支弩箭除了中間三支釘在中間的三具木人以外,另外六支是以扇形的方式散開了,顯然這是一架散射的弩。

三百步射程的弓弩,在這個時代算是狙擊步槍一般的存在了,而且再遠也冇有多大的意義,畢竟這時代冇有瞄準鏡的存在,也冇有那麼多百發百中的神箭手,所以一旦超出三步的距離,怕是冇有多少準頭了,但是這種重型連弩箭矢密集、殺傷力強、殺傷範圍廣,而且還是散射,若是放在城頭之上,用來對付密集進攻的方陣,無疑是一件大殺器。

“大王,我們準備研製兩種重型連弩,分彆是用來守城的木輪型、野戰的車載型。”張重看了楊集一眼,歉然道:“這一架連弩是十石大黃弩的弩架,目前隻能用不測試,還無法大量裝備軍隊。主要是矢匣承受不住十石弓力的撞擊。”

楊集也知道研製武器的艱難,而且天工署的工匠既然製出了測試款,便表示成功了一半,日後隻需在材料、實力問題上改進,便可大規模的裝備全軍了。

他想了想,又問道:“如果換成弩力小、射程短的弩身,壽命會不會好一些?”

“這個自然可以!”張重見楊集冇有責怪,便鬆了一口氣,語氣輕鬆的介紹道:“若是換成五石力的弩身,它就不會散架,不過射程也會減少一半,若是加上絞盤,一名士兵就可以上弦。但是距離短成這樣的話,容易被騎兵衝上來破壞,若是前方的長矛兵、刀盾兵頂不住,恐怕會成為敵人的戰利品,所以還要繼續改。”

“考慮得很周全,接下來繼續改。”楊集默默的點了點頭,說道:“就按照一場持續半天時間大戰來考慮弩的壽命,隻要實現了這個目標,再找輕便、便宜的材料替換。此外,還要考慮士兵的臂力問題。”

張重恭恭敬敬的躬身道:“還請大王明示!”

“一名士兵開了二三十輪弓,臂力就會嚴重下降,而重弩常用的絞盤實在太費臂力了。”楊集說道:“這一方麵,我認為你們可以讓機關大師參與進來,如果能夠加上省力的機關,那就更好了。”

張重笑著說道:“其實大王說的用機關來省力的問題,何工曹(何妥)其實也提過,我們現在也朝這方麵研究了。隻是由於機關部件比較細緻、複雜;所以製作出來的機關弩省力是省力了,可散架的機率的增加了。”

“原來你們已經試了啊!”楊集恍然一笑,吩咐道:“你們是製器的行家,隻要覺得好,就按照你們的設想來做,千萬不要受我的影響。”

“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