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我們忽略的細節,往往讓我們與成功背道而馳。千裡之堤,也有可能潰於蟻穴。有一句話說:細節源於態度。
如果不注重細節,那麼做事的態度有可能不端。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在我們的史書之上,有這樣一位將軍,隻是在分羊肉時,忽略了車伕,卻在落得丟盔棄甲的下場。
華元生來就是天之驕子,名門貴族,更是春秋時期的宋國名將,公元前606年,鄭國攻打宋國,他領命反擊鄭國。在出征大戰之際,他為了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就下令宰羊犒勞他們。華元親自主持,分羊肉給將士們。
彼時,三軍上下人人都是開開心心的大吃大喝。華元一時之間,竟忽略了自己的車伕羊斟。羊斟很是生氣,他連一口羊湯都冇有喝上,便在心裡以為將軍是看不起他這樣一個車伕。
也是華元這樣一個無心之過,這場戰役毀於一旦。春秋時期,打仗時,主帥常常立於馬車之上。指揮局勢,勢要破敵。這樣的形式,就讓車伕的地位顯得舉足輕重,羊斟因為記恨將軍不予羊肉。
在戰場上,車伕開始隨意發揮,不聽華元的指揮,隨意亂跑,甚至,直接把自家主帥的戰車開到了鄭**隊的陣地上,華元頓時驚慌失措的問道:“你這廝意欲何為?”
此時,羊斟答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意思是羊肉你主持分放,而今天車馬是我來駕駛,我來主持。成語“各自為政”便出自於此。
就這樣一位熟讀兵書,智勇無雙的國將,被敵軍生擒,此戰宋國大潰。誰曾想僅僅一頓羊肉,讓本來誌在必得的戰鬥兵敗如此?據記載,中山國也是因為一碗羊湯而亡國的。
《戰國策》曾記載,中山國的國王也曾以羊湯犒賞群臣,而名為司馬子期的小臣冇有分到羊湯,便心存怨恨,叛變投靠楚國,將中山國的機密一股腦的呈給了楚王。而後,中山國被滅。
他們也許到頭來都冇有想通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華元如此,中山國國王亦是如此。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他們的心胸難容,在他們心裡的尺度不過是一碗羊湯的距離。
所以我們不要隨意考察人心,因為人心經不起考驗。真的是一碗羊湯將國事大敗的嗎?更多的是小人物心裡的怨恨,是大人物的不甚在意。在位者,以德為政,萬不可忽略成事的任何一個細節。有時候,僅僅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卻釀成大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