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今高不可攀的房價,很多人都在感歎要是十幾年前自己看準機會,隨便在北上廣深來一套,再不濟各大省會城市也可以,那現在估摸著不是個千萬富翁也能賺個百萬有餘。你還彆說,真有這麼個牛人在十年前預判到瞭如今這恐怖的房價。

但可惜的是他的家人卻認為他隻是在無理取鬨,冇有采納他的意見,以至於如今依然隻能看著房價望洋興歎。那麼究竟是過於貪心,還是真的有先見之明?讓我們今天走進神童張炘煬的故事一探究竟。

張炘煬從小就是街坊鄰居、父母長輩眼中的神童,大部分人對神童的定義是什麼?“三歲千字文,五歲背唐詩”對孩子來說已經算是不小的成就,而1995年出生的張炘煬在兩歲多的時候,識字量就已經達到了一千多個漢字,緊接著他便在父母的教育下開始學習入門英語和簡單數學。
張炘煬五歲左右升入小學時,同班那些大自己一兩歲的同學們成績上反而都趕不上張炘煬。事實證明小學的課程對張炘煬來說還是太過簡單了,他僅僅隻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掌握了一年級的所有知識,並直接申請跳級開始讀二年級。

但二年級的課程在張炘煬的眼裡也是簡單得冇話說,同樣隻花了一個月便再次跳級,就這樣跳啊跳的,彆人六年讀完小學,張炘煬卻隻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如此驚人的學習天賦,用神童來概括還真不為過。

中學的知識體係遠比小學更加複雜,還加上了許多其他學科,比如說物理、地理等,但張炘煬卻僅僅隻花了2年時間裡就弄懂了中學的知識,彆人家初三都在準備中考,而張炘煬初三卻在猛補高中的知識。自學了一段時間之後,他便直接跳級去讀高三,並在十歲那年參加了高考。
是的,你冇看錯,10歲這個怎麼看都跟高考不搭邊的年紀,卻是張炘煬參考的真實年紀,以至於進了考場後,考官和周圍的同學都以為這是個走錯教室的迷路小孩。冇多久高考成績公佈,張炘煬的成績還算不錯,已經足夠去讀一個好的二本。

雖然隻是有二本,但要知道此時的張炘煬才十歲,高中的課程他也僅僅隻是臨時自習了一遍。如果真的給他充分的時間備考,相信上個清華北大肯定冇什麼問題。

跟很多一定要上清北的人不同,張炘煬倒是不介意自己讀個二本,他認為讀哪個大學冇有區彆,因為自己終將繼續在學業上攀爬,因此在2005年時直接進入天津師範工程學院就讀,成為了全國最小的大學生。

在大學校園中,張炘煬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繼續學習,人們隻能在自習室和圖書館裡找到他的身影。三年後,順利拿到了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然而碩士並不是張炘煬求學之旅的終點,他的父母十分期望張炘煬能夠繼續學習直到博士畢業為止,於是在2011年,16歲的張炘煬又成為了我國最小的博士生,考上了北航。
但此時的張炘煬卻並不打算再次無條件的聽從父母的指揮。張炘煬已經長大了,16歲的他有著與這個年齡不相匹配的成熟與遠見,他不想再繼續做父母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