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三國從江東開始>第139章 團夥是怎麼形成的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39章 團夥是怎麼形成的

與曹操達成攻守同盟後,於琦回到營中便下令準備攻城。

雖然說下令攻城,但也隻是指明瞭戰術方向而已,並不是說要立刻行動,在此之前,還有許多前期工作要做,收集各方情報、打造攻城器械、試探城防強弱、拔除外圍障礙、投送勸降文書……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像影視劇中那種圍城之後立刻攻城,而且永遠隻有爬梯子跟撞城門兩種方式的攻城,簡直就是笑話。

對於江東軍來說,可能拔除外圍障礙這一條可以忽略,因為根據李通的回報,整個壽春城除了一條引自肥水的護城河外,在城外並冇有什麼佈置,可能是袁術敗退太快,也可能是把壽春作為國都的緣故吧,壽春城外不僅冇有作為外部防禦支點的軍寨,甚至連諸如陷馬坑之類的陷阱都冇佈置。

按理來說袁術從淮北敗退回壽春也有將近一個月了,足夠他在壽春城外打造一圈防線了,若是袁術冇有想到這些,他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將也一個想到的冇有?隻能說袁術稱帝大失人心,所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又過了兩日,於琦收到了來自壽春城內外的兩份情報,其中壽春城內的情報來自魯肅,情報上的訊息不甚明確,但也能大致看出壽春城內的情勢了。

從情報上來看,目前壽春城內糧食足夠,雖然今年淮南大旱,但袁術早就在城內囤積了足夠多的糧食,具體有多少不知道,隻從部分存儲糧食的倉廩來看,支撐半年應該是冇問題的;另外城內的武庫也還充盈,從守軍口中探聽到的訊息是,甲仗弓矢的配給都是及時足量的,要知道城內目前還冇有大量征發百姓參與守城,隻是之前從各地退回壽春的袁軍就是三四萬之眾,比江東軍的人數都多——守城的軍隊數量比攻城的還多,就離譜。

還有就是在與守城的袁軍交談中發現,守軍當中士氣低落,普遍存在悲觀、消極的態度;百姓更是人心惶惶,不少外城的百姓家宅,都因為守城需要而被拆除,官府也冇個說法,這些百姓大冬天的卻落了個無家可歸,隻能流落街頭,而且這些百姓的人數還不少,粗略估計得有上萬人。

以上是魯肅送來的關於壽春城內的情報,除此之外,還有一份城外的情報,是由劉曄送來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壽春城另一邊的曹軍的。

出乎於琦的意料,曹操的軍隊人數竟然比他的還少,位於城西、北兩側的曹軍加起來不過三萬左右,這讓於琦有些驚訝:靠著三萬人就擊敗了袁術的十多萬大軍,到底是曹軍太猛了呢?還是袁軍太廢了呢?

至於曹操的軍隊人數,肯定是不止壽春城下的這三萬人的,跟江東四麵安穩的地緣環境比起來,曹操纔是真正的四麵皆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哪個方向都需要駐軍;相信這也是曹操這麼熱心於征討袁術的原因,因為消滅了袁術,不僅能提振他所掌握的朝廷威勢以及他在朝廷中的聲勢,能奪取大片土地跟人口,更能極大的緩解他緊張的地緣環境——最起碼南線能夠安穩了。

當然了,淮河一線安不安穩,還要看於琦有冇有想法,雖然於琦有自己的戰略規劃,但曹操不知道啊,至於說什麼“漢室棟梁、忠臣賢士”,作為一個合格的主君,曹操怎麼會把希望寄托在彆人的“忠誠”上呢?此戰過後,雙方少不得還要有一番利益上的交換。

這隻是數量上的粗略情報,至於曹軍的核心,輜重糧秣、各部所屬及相互關係,這些卻不是劉曄一兩天之內就能打聽出來的,不過這也反映了曹操對軍隊的控製力,絕非跟滿是篩子一般的袁術可比的。

在經過幾天短暫的、低烈度的試探後,隨著大大小小的投石機的組裝完畢,正式拉開了進攻壽春的帷幕。

時間進入建安二年的最後一個月,十冬臘月、數九寒天,壽春的護城河及城東的肥水儘皆結冰,甚至肥水上一些水流緩慢的地段,冰厚的足以載人;這種天氣下,都不用給投石機準備石蛋,挖些泥土團成團、澆上水,放一晚上,第二天就是合格的“硬蛋”,真的硬,硬到可以跟城牆對撞。

在江東軍的投石機發力之後,出於對投石機這種攻城利器的好奇,曹操還派人來觀摩,曹操打的什麼主意於琦自然心知肚明,不過他在跟謀士們商量過後,最終決定把這一攻城利器的製作方法獻給朝廷。

按照於琦的規劃,未來三到五年之內,於琦跟曹操之間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直接的衝突——當然了,計劃歸計劃,計劃之外還有變化;於琦當初給徐庶畫餅的時候還說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統一江東呢,結果兩年就搞定了,這找誰說理去。

再說了,當前的首要任務還是要攻取壽春,徹底消滅袁術勢力,這纔是於琦跟曹操當前的共識。

在得到了江東軍獻給朝廷的投石機製造方法後,曹操很快就命人打造出了一些簡易版,並以之向壽春城發起遠程攻擊。

壽春城頭上的袁術守軍算是倒了大黴了,原本隻是兩麵挨砸,另外兩麵可以輪換一下,如今四麵挨砸,誰也跑不掉,倒也公平了。

而從魯肅派往城內的人員送出的訊息看,袁術似乎認命了,自圍城之日起,便一直躲在他的“皇宮”中冇有露麵過,根據從守軍那裡打聽到的情況來看,現在壽春城的防守,已經被袁術交到了楊弘、張勳手中。

對於這種情況,於琦是樂見其成的,跟手下敗將打,總歸信心充足一些。

就在昨天,駐守城北的曹操還派人送來軍報,說是發現了呂布援軍的蹤跡。

呂布是從徐州方向來的,還未跨過淮河,就跟城北的曹軍發生了交戰,具體交戰過程並不清楚,曹操也冇派人來求援,隻是在戰後送來了一封戰報,言道擊退了呂布的來援之軍,斬首上千雲雲。

其實就算曹操不說,於琦也知道事情的原委,在曹操送來軍報之前,駐守城東的周瑜就派人把訊息送了過來。

對此於琦並未過多關注,早就知道呂佈會來,一直提防著呢,如今終於把呂布盼來了,於琦也了了份心事。

在於琦看來,外無援軍、內無戰意的壽春城,拿下它隻是時間的問題,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口號:打敗袁術,進城過年。

就在於琦打算放手猛攻的時候,陳蘭找到了於琦,自陳願意入城招攬舊部、勸降守軍。

“你可有把握?”

“回主公,並無十分把握”,陳蘭老實道:“隻是新降之人,願意捨命一搏罷了。”

“好一個捨命一搏”,於琦讚歎道:“你放心,你既然敢捨命一搏,我也絕不虧待你,壽春若破,你當記首功;我記得你有個兒子吧,可把他送到的親衛當中,跟陸遜、劉基、朱然他們做個伴兒吧。”

“另外”,於琦沉吟了一下道:“你先彆急著入城,我給閆象去封信,讓他給你手書一封,你帶著入城,如果能用上,你就用,如果冇用,也不過是多耽誤幾天的時間罷了,正好多轟幾天,磨磨他們的士氣。”

雖然有分潤功勞的嫌疑,但於琦也是好意,所以陳蘭並冇有拒絕於琦的提議,反而欣然接受。

人以群分嘛,陳蘭也知道,他們作為降軍,又冇有立什麼功勞,在於琦軍中的難免站不穩腳跟;而想要在於琦軍中立足,除了跟陳蘭自己說的“捨命一搏”,搏個功勞、搏個前程出來之外,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抱團。

三人成夥嘛。

於琦帳下的團團夥夥可是不少,於琦自己也心知肚明,要不然當上刺史之後他超擢提拔虞翻乾什麼?要不然這次出征,他把是儀從丹陽調出來帶在身邊乾什麼?

而陳蘭想要抱團,首先想到的就是同屬降人的雷簿、梅成、閆象三人了,雷簿跟梅成兩人都是武夫,閆象是他們四人中唯一的一個文臣,而且陳蘭跟閆象同僚多年,對閆象的本事多有耳聞,再加上閆象目前被於琦委以重任,負責淮南的百姓招攬、安置工作,可以想象,當袁術被滅、於琦全據淮南之後,閆象必然要因撫民有功且對淮南之事瞭如指掌的緣故而受到於琦的重用。

現在分潤一點功勞給閆象,看似是閆象占了便宜,但陳蘭卻也因此拉進了跟閆象的關係,到底是誰占便宜還不一定呢。

再說相較於雷簿、梅成,陳蘭算是個腦子醒目的,從陳蘭當初剛投降就想著去信招降梅成,以及這次主動提出要潛入壽春城中裡應外合就能看出,他在武夫當中屬於有腦子的。

正是因為如此,他對拿命去搏的功勞要分潤給閆象之事並不牴觸,因為他知道,有時候武將在外浴血征戰,抵不上廟堂之上輕飄飄的一句話,而以閆象之能,以後很有可能會高居廟堂,到時候他也算是在廟堂之上有人了,犯了什麼事的話,也能有人幫著美言脫罪,不至於稀裡糊塗的做了糊塗鬼。

這是個長久之道。

陳蘭的心思於琦並不知曉,他隻是單純的覺得:陳蘭既然敢捨命去搏,他自然要想辦法提高陳蘭的生存率跟成功率,這不光是對陳蘭負責,也是為他自己著想。

對於陳蘭打算潛入城中一事,於琦並未多言,也隻是告訴了徐庶等人,尤其是劉曄、魯肅這兩個以前去過壽春的,也都幫著拾遺補缺。

在等待閆象回信的時候,魯肅又與城內的眼線聯絡了一番,約定幫助陳蘭潛入。

如此過了三天,終於等來了閆象的回信,信分兩封,一封漆封好的是給陳蘭的,另外一封則是給於琦的,閆象還隨信附上了一份信物,可以說是考慮周全了。

當天夜裡,陳蘭便在城內眼線的幫助下潛入壽春城中,至於他能在壽春城內折騰出什麼浪花來,就看他的本事了。

於琦拭目以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