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耽美同人>少帝成長計劃>第0416章 挾書禁令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0416章 挾書禁令

當考慮到、典籍來源的問題時,劉弘難得一見的想起了那個未曾謀麵,情感中還略有些鄙視的便宜老爹:漢惠劉盈。

在短暫的七年皇帝生涯中,惠帝劉盈隻有寥寥幾件事被留在青史之上。

——想掌權,被丞相曹參一句‘垂拱而治聖天子’噴了個狗血領頭;

——想蟄伏,被老孃呂雉用戚夫人做出來的人彘嚇了個半死不活;

——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或許在後世人看來略有些陌生,但若是提起《挾書律》出現的時代背景,那恐怕就是婦孺皆知的經典了。

——秦一統天下,始皇嬴政下達《焚書令》,儘焚天下之書!

而《挾書律》的主題內容,便是《焚書令》的補充條款:敢有挾書者族。

在後市的演繹當中,《焚書令》和《挾書律》,成為了始皇‘焚書坑儒’的確鑿實錘。

但在實際上,‘焚書’和‘坑儒’,根本就是兩碼事。

其中‘焚書’一項,也和孔丘的徒子徒孫冇有半毛錢的關係。

《焚書令》所指定的焚燬範圍,並非是獨有儒家之言,而是包含儒家典故《詩》《書》在內的諸子百家之言。

就連提出《焚書令》的秦相李斯,其所出身的法家學說《韓非子》《商君書》等典故,也同樣被《焚書令》包含在內。

所以始皇帝焚書一事,本質上並非是針對某一家學說,而是出於愚民、控製思想,以及維穩的考慮,通過焚燬百姓手中的書籍,來穩住剛統一不久的秦王朝。

道理再簡單不過:就算是在秦統一天下初期,有能力獲得,並在家裡藏一卷竹簡的,能是種地的窮苦百姓?

顯然不可能。

——《焚書令》想要焚燬的,是地方豪門望族、舊六國貴族手中的書籍,以此預防這些不穩定因素藉著‘聖人教訓’‘先賢學說’的旗號,對百姓進行洗腦、煽動!

畢竟按那些‘聖人之言’的標準而言,秦統一天下的舉動,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屬於‘不義之戰’。

至於《焚書令》為什麼會在後世,被演繹為始皇帝‘焚書坑儒’、殘忍暴虐的證據,就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問題了。

一來,是儒家在始皇嬴政麵前,實在是冇有落得什麼好。

嬴政自立為始皇帝,第一個跳出來嚷嚷‘禮法的’,便是儒生!

後世為曆史愛好者所熟知的那句‘你吃肥的,我吃瘦的’,更是將嬴政為帝後,被儒家禮法折磨的真相披露在了世人麵前。

在《焚書令》的開頭部分,嬴政甚至餘怒未消的補了一句‘以古論今者,比同挾書’。

而在古華夏諸子百家之中,整天嚷嚷著要開曆史倒車,要效仿三皇五帝的,也隻有一個儒家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始皇嬴政顯然是不怎麼待見儒生,反過來,儒生自然也就要黑一黑祖龍,好把自己裝飾成受害者。

嗯,裝成被害者、掉到黑白這兩件事,祖師爺孔丘已經教的很優秀了。

這二來,便是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了。

公元前三世紀末期,華夏大地劉漢代秦,‘尊漢遍秦’成了漢初的基本意識形態。

吹漢罵秦,也成了天下文人標榜自己‘劉氏忠臣’身份的重要手段。

而經過秦帝國數十年的‘舔而不得’,儒家早已是饑渴無比,迫切想要指點江山,為相宰之才。

偏偏漢高皇帝劉邦又慧眼如炬,對儒家的延誤幾乎是刻入了骨子了。

不被皇帝所喜愛,又不被輿論所認可,儒家所能做的,顯然也就隻剩下瘋狂黑秦、黑祖龍,以贏得輿論同期。

不得不說,儒家做的不錯——經過進百年的努力,儒家終於在武帝一朝開花結果,更憑著一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舉成為了華夏文明唯一合法學說學派!

在儒家壟斷了學術節之後,秦王朝和始皇嬴政的輿論黑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畢竟儒家能壟斷天下學術界,靠的就是這一手節奏大師的本領。

始皇嬴政‘焚書坑儒’,也就自此成為了後世婦孺皆知,人人奉為真理的‘真人真事’。

而從客觀角度上來講,始皇帝焚書、坑儒兩舉,都算不上絕對的錯誤或絕對的正確,隻能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政治考量,所帶來的特殊產物。

焚書一項,是為了遏製舊六國貴族複辟的勢頭,順帶控製思想;坑儒一事,那更是儒家自己作死,居然想要教嬴政怎麼做皇帝!

如此說來,坑儒一項,就是類似‘某某人惹怒皇帝,被皇帝拉下去砍了’的性質,而焚書,則是有利有弊,正確性有待商榷的決策。

起碼對於漢室,對於華夏文明而言,相較於《焚書令》所達成的愚民效果,其導致學術、典籍失傳所帶來的損失,顯然大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

——當然,秦漢交界百家學說大半絕傳的鍋,霸王項羽起碼要分走一半以上。

說回《焚書令》和《挾書律》本身,其本質就是始皇嬴政‘焚書’的法律依據,按照後世人的思維來看,《焚書令》和《挾書律》,本該和秦王朝一起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纔是。

但實際情況、劉漢政權對《秦法》的延續程度,卻遠遠超乎後世人的想象。

——冇錯。

作為《秦法修訂2.0版本》的《漢律》,將《挾書律》也繼承了下來!

隻不過蕭何在通過‘抄襲’修訂《漢律》的時候,習慣性的對這部分進行了修改,將《焚書令》廢除,隻留下了《挾書律》。

始皇帝焚書究竟是對是錯,或許是眾說紛紛,見仁見智,但從《漢律》繼承《秦法·挾書律》這一件事來看,起碼漢高祖劉邦、酂侯蕭何二人,是認可《挾書律》在特殊時期,是具有其存在的特殊必要的。

如果聽到有人說‘始皇帝焚書錯的離譜’,那也大可以想一想: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不是比祖龍嬴政、赤帝劉邦還要擅長做皇帝;

是不是比秦相李斯、漢相蕭何,都還要瞭解封建時代的政治背景;

是不是比一掃**,統一天下的秦廷朝臣、比鯨吞天下,立四百年國祚的漢廷百官,都還要瞭解天下大事。

既然《挾書律》是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都認為的‘王朝建立初期的維穩手段’,那《挾書律》的臨時性質,也就是毋庸置疑。

不出意外,在登基四年之後,年僅十九歲的漢惠帝劉盈頒佈詔諭:廢除《挾書律》,認可書籍私有化的合法性。

而這一項舉措,便是惠帝劉盈長達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僅有的一件稱得上‘國家大事’的政令。

在《挾書律》尚未被廢除的高皇帝時期,漢室實際上還冇有徹底安穩下來,異姓諸侯此起彼伏的‘造反’,讓天下依舊處於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

在那種情況下,天下百姓剛得到高皇帝劉邦所賜的田、爵,連飯都還吃不飽,顯然冇有心思去想文教的事。

而那些有條件考慮文教,考慮找本書作為傳家寶,教育家中子弟的貴族,則又大半死在了秦末戰火、楚漢爭霸,以及漢室初的關東戰亂之中。

再加上漢室初期新興的功侯新貴族,又大都是武夫出身的‘屠狗之輩’,才使得《漢律》當中的《挾書律》,在曆史上幾乎冇有什麼存在感。

——漢室的《挾書律》,幾乎就是在非洲進行全名限製高消費的性質!

惠帝劉盈廢除《挾書律》的舉動,也是發聲掌權,政治齜牙的意味更多一些。

不過《挾書律》被惠帝老爹廢除,倒也方便了劉弘,不用再去頭疼這個問題。

可千萬不要以為,《挾書律》的廢除是皇帝一道詔令的事!

對於‘壟斷知識’這種福及子孫的誘惑,華夏貴族階級從來都未曾放棄過!

在史書上,惠帝劉盈廢除《挾書律》,僅僅隻是太史公陛下的一行小篆;但在現實中,鬼知道劉盈為此花了多少工夫,費了多少口舌,又等了多長時間。

這一點,從《挾書律》被廢除的時間點,就能看出些許端倪。

——《挾書律》被惠帝劉盈廢除,實在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

這是個怎樣的時間點?

這一年,惠帝劉盈年滿十九,即將加冠!

這一年,丞相曹參病重臥榻,壽命隻剩一年!

同樣是這一年,張嫣被太後呂雉選定為惠帝皇後,惠帝劉盈大婚事畢,親政在即!

從這寥寥幾件事就不難看出,惠帝劉盈廢除《挾書律》,是出於怎樣的心態。

——在丞相曹參病重將死,劉盈已經大婚,隻差一年就要親政的時間點,劉盈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劉盈需要藉著此舉,告訴天下百姓,告訴朝中百官:朕,纔是你們的君王!

朕,即將加冠成人,臨朝親政!

也正是在如此微妙的事件背景下,朝臣百官纔出奇的冇有對這種‘破壞功勳壟斷知識’的政策表現出敵對。

——即將親政的皇帝發出政治聲音,但凡是個有腦子的,都不會輕易冒頭。

當然,這其中,恐怕當時的東宮太後呂雉、權勤朝野的呂氏外戚,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挾書律》的廢除,也將讓劉弘收集百家典籍、典故的工作變得輕鬆起來。

或許有些奇怪:有《挾書律》在,百姓不允許私藏書籍,不是更容易合理合法的得到百姓手裡的書籍嗎?

但實際上,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的至理名言,永遠都是那一句話——法律之外,不外乎人情。

《挾書律》不被廢除,百姓私藏書籍的舉動,是犯法的!

其懲治力度,更是令人咂舌的天花板級彆——族誅!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讓自己‘犯法’,不讓家族被誅滅,那些私自藏有書籍的人,隻會將書籍藏得更深。

如果再加上漢室‘賴活著不如好死’‘死也不能連累家族’的普興價值,甚至可能出現有人寧願死,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有藏書的事情發生!

這也是法律層麵上,理論和實際往往會形成的兩個極端。

而對於理論和實際的平衡,智慧的古華夏人已經為我們指明瞭道路。

——堵,不如疏。

就拿《挾書律》來說,不讓百姓私藏書籍,並不能真正阻止百姓藏書,反倒會讓書籍被百姓藏得更深。

反倒是廢除《挾書律》,允許百姓合法持有書籍,才能減緩百姓對書籍的緊張情緒,使書籍典故重見天日,出現那麼一絲流動的可能。

“藏書······”

想到這裡,劉弘已經在腦海當中,思慮起後世所看的記載裡,那些明確被某些人藏在家裡的書籍了。

劉弘不記得在那本書上曾看到過:武帝朝的大忽悠董仲舒,自小‘博覽群書’,家裡應該是有不少藏書的。

琅琊顏家,是孔丘門徒顏回的後代,培養出了武帝大司農顏異這樣,願意低頭做實事的儒家俊傑,家裡的書應該也少不了。

“坊間傳聞,汲氏一族累世為宦,應該也有不少書。”

汲氏,指的自然是如今的奉常丞汲仲家族。

彆看汲仲在過去這兩年冇什麼存在感,但在劉弘心中,汲氏一族的重要性,始終冇有降低一絲一毫!

至於其原因······

“嘿嘿~”

“誰讓汲仲的寶貝兒子,是我留給未來儲君的太子少傅呢······”

饒有興致的想象一番未來的事,劉弘的麵色,也緩緩凝重起來。

倒不是有什麼人進入宣室,而是劉弘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手中,也同樣有著一本書。

甚至比起廣川董氏、琅琊顏氏、濮陽汲氏、魯地孔氏的藏書加在一起,這個人手中的書,都要來的更為重要!

原因無他:此人手中的,乃是正宗的儒家典故——尚書!

而這人的身份,也在了劉弘的腦海中緩緩浮現。

“濟南,伏生······”

“也不知道老先生藏在牆壁夾層裡的書,有冇有到可以‘起封’的年費?”

“為了去取回《尚書》,朕要不要查一查晁內史的下落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