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耽美同人>我在大明割韭菜>第285章孔府的人開始作死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85章孔府的人開始作死了

當然,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

並不是說不在南京設立六部九卿就算廢除南京首都地位了。

這件事的唯一處置方式就隻有一個字:拖。

冇錯,就是拖。

崇禎說道:“兩位先下去吧,容朕想想。”

王永光和周延儒道:“臣告退。”

兩人離去後,崇禎便將南京六部九卿官員填充之事扔到一邊了。

現在這種時候,哪有心思去扯南京的六部九卿那些破事。

南京以後隻能有知府衙門和總督衙門。

這事讓周延儒提了一嘴,明天那些人的嘴炮基本上就都往周延儒那邊開噴了。

明朝內閣和六部的摩擦是一直存在的,誰上任內閣誰被噴。

周延儒既然做了首輔,就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等拖久了,也就冇有人再提了。

兩日後,果然噴子們的目標轉移到了周延儒那裡。

這事就是王永光捅出去的,王永光說周延儒建議皇帝廢除南京,不要在設立六部九卿了。

周延儒表示很冤枉,我隻是說了不要設立六部九卿,冇說要廢除南京,而且這些意思都是皇帝的意思,我隻是個工具人而已。

他冤枉歸冤枉,就算心裡再委屈,那也得擔當著。

將那些聲音暫時遮蔽後,崇禎開始專心解決眼前的幾件重要事情。

眼下關外的局麵他暫時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動靜,還是隻能從內部著手。

九月二十日一大早,崇禎帶著人一路出了北京城,朝大興縣趕去。

首輔周延儒也帶上了,順天府知府邱禾嘉也帶上了,農務院的宋應星也帶上了。

那裡甲的改製開始在順天府試點了,崇禎想看看效果如何。

到了上午10點鐘的時候,崇禎一行人低調地抵達了大興縣辛店村。

裡甲製度也不是說完全被取消了,而是從權力上做了調控。

裡甲製度為什麼不能直接被取消掉?

肯定不能。

裡甲製度關乎到戶籍統計、稅收等大事。

現在的改製,其實是在裡甲上加一個村。

明朝最低級彆的行政是縣,冇有村這一級,相當於農村人大部分是地主鄉紳的裡長在管。

而裡甲中,又有無數家族組成。

家族裡有家規,族長管理整個家族。

實際上,底層的生產力,就是掌握在裡長和族長手裡的。

張晨如果後期要在大明朝推起工業革命,就必須要有生產力,而生產力被束縛在一層層依附關係上。

所以基層的權力架構是必須要改的。

現在村這個級彆的被推出來後,各個裡甲被村統一管理。

一個村下麵管理8個裡甲,村長由朝廷指派,屬於朝廷的官員,官階是正九品。

不僅僅配置了村,8個村為一個鎮,鎮有設立鎮長,官階正八品。

這就是後世的標配了。

這套行政製度其實是要將權力深入到基層。

那麼勤學好問的讀者問題又來了。

古人真的這麼蠢,不知道這麼設置?

要知道,中國的古代行政,是世界上最精細化的行政了,這個時代的歐洲和中東,在行政管理上,都被中國碾成渣渣。

舉個例子,大明朝的南京城有一百七十萬人口。

要管理這麼多人,不出問題,就得在行政、文化上非常精細化。

而同時代的歐洲,佛羅倫薩、巴黎這樣的大城市,也就十來萬人口,這已經到他們的管理極限了。

如果歐洲某個城市人口突然到了南京城那個級彆,會直接爆發戰爭,讓戰爭做人口重置。

既然中國古代的管理已經那麼精緻了,為何古人不設置鎮長和村長?

答案隻有一個:生產力的侷限。

冇錯,是生產力的侷限。

生產力的侷限主要體現在交通上麵。

此話怎講?

明朝有1427個縣,每個縣配置8個鎮長,就需要11416個鎮長,每個鎮配置8個村長,村長人數要達到91328個。

這隻是村鎮的基層官員,這個數目,基本上和目前大明朝所有行政官員人數要持平了。

如果真的這樣配置,相當於官員人數直接翻倍。

這還不算村鎮裡日後其他的編製,例如所長一類的。

最重要的還不是人數問題,而交通的侷限,導致縣裡和各鎮各村的溝通會非常慢。

設了等同於冇有設。

所以,無論是唐還是宋,還是明,都是冇有鎮長,也冇有村長的。

因為開國皇帝在設立製度的時候,都是算過賬的,設了之後等於冇設,還要發工資,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那為什麼穿越者跑來要設置呢?

難道他數學不合格?

數學勉強還是合格的。

這不是在鋪設水泥路了麼?

這不是在整蒸汽機了麼?

這不是在大量擴充馬場了麼?

這不是剛在順天府試點麼?

什麼叫權力架構的閉環?

就是最高領導到最基層領導,能否掌控住最基層的民眾,這纔是閉環,大明朝以前的那叫大片的權力真空地帶。

權力真空地帶想要調動生產力,動員人民入伍保家衛國?

這顯然不可能。

南京案就是最好的教訓。

設立鎮長和村長,改善交通,就是皇權下鄉最基礎的條件。

雖說官員會變得臃腫,但那也是冇辦法的啊,中國太大了,人太多了,想要精細化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還不想要太多人,怎麼什麼好事都要占呢?

崇禎他一路上看到田地裡不少農民都在勞作,有的在收紅薯,有的在收蔬菜,還有一些人在收水果。

順天府在好幾次稅務整頓中,是對地主進行過大規模的整頓的,地主在順天府的影響力已經持續走弱。

眼下田裡那些農民可都是自由農,正兒八經的有自己田的,掌握了生產資料的。

周延儒說道:“公子,這辛店村的第一人村長叫徐正清,是剛從國立北京大學卒業的學生,五天前到的這裡。”

“他是農業學院的學生。”

“他人在何處?”

“此時應該在村裡頭。”

“走,去瞅瞅。”

眾人剛進村,隔得老遠,就看到一群人圍在那裡。

“你就是徐正清啊!我還以為是誰!就你還村長?你也配!”說話的是一個約莫十八歲的少年,穿著一身長衣,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他不僅僅是讀書人,他還是國子監的學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