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當先隔離
因惦記嶽州境況,路上除了必要的補給會停靠一會兒,其餘時間都在趕路,好在一路上順風順水,揚起滿帆,不過半月便進了嶽州碼頭。
春天正是萬物復甦欣欣向榮之季,而嶽州依地勢之便,接通南北,乃是水路要塞,加之物產豐富,尤其從去年開始豬婆龍一舉從三害變成了嶽州一寶,奇貨可居,來買賣豬婆龍皮的皮貨商絡繹不絕,還有茶商,竹山縣濟民堂經營的竹藝坊,也有了些名聲,隻來嶽州的客商都會去看看,縱然不進貨也會給家裡人捎些回去,儼然已經成了竹山縣的一大特產。
自己來之前,還聽常榮說起,還不到時節,等過些日子,天和氣暖,南下北上的客船都會在嶽州停靠,到時候便讓夥計拿著竹藝坊做出的成品去碼頭擺個攤子,不為兜售,而是讓那些南北客商知道竹山縣有個竹藝坊。
棠梨當時對於常榮的經商頭腦由衷敬佩,這人天上就是生意人,這些法子,便是數千年之後的現代一樣適用,可見生意頭腦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天賦是不分時代的。
隻不過誰也未料到會發瘟疫,本該熱鬨繁華的嶽州碼頭,一片蕭條之景,縱有客船也不會在嶽州停靠,生怕會染上瘟疫,碼頭上隻有幾個扛麻包的力巴,靠在一邊兒眼巴巴望著一望無際的湖麵,目光呆滯。
雖早有預料,但如此蕭條,也讓人不免心酸,除了這幾個等活兒的力巴,便是來迎接的官員,頭先一個便是宋良成,不過是一個月,宋大人彷彿憔悴了許多,嶽州忽發瘟疫,即便他身為按察使也不能置身事外,這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宋良成後麵是吳長進,棠梨微微眯了眯眼,吳長進也是一臉疲憊,以往白胖的肉皮黑了幾色,人彷彿也瘦了好幾圈,從外表看上去完全一副心憂百姓的奔波辛苦的樣子。
若果真如自己猜想,此人還真是個演技派,便自己早有疑心卻也看不出分毫破綻,宋良成大約未想到棠梨會跟著官船來嶽州,微怔了一下,便笑著打了個招呼:“昨兒你嬸子還唸叨呢,你這一去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你托她做的那些東西,都好了,正跟我商量是不是送到京裡去,不想你就回來了,如此,你自己去府裡拿吧,正好也跟你嬸子說說話兒,她如今成日在府裡悶著,時常抱怨連個說話兒的人都冇有呢。”
宋良成幾句話,棠梨便知竹編坊那邊兒不大好,那竹編坊雖所屬濟民堂,卻是宋夫人掌著,一個是宋夫人的興趣,二一個能幫著竹山縣的百姓謀個進項,一舉兩得。
棠梨走的時候,竹編坊經營的異常紅火,宋夫人也忙的緊,在家的時候極少,如今卻閒的發悶可見竹編坊那邊兒冇什麼事兒做。
宋良成這幾句話遞過來,聽似話家常,卻也間接告訴了棠梨,竹山縣的境況,棠梨暗暗歎了口氣,如今真正作難的想必是常榮常老爺,濟民堂是他一手主導,若經營的好常家並不能得到多少好處,可若是經營不善,常榮這個主管之人卻要擔責,賺了冇好處,賠了卻要用自己的銀子添補窟窿,常老爺是生意人,這賠本不討好的生意,隻怕這輩子都冇做過,自己或許該尋個時間去趟常家,畢竟常榮一開始答應掌管濟民堂,是因自己,冇道理人家出力做了好事,還讓人賠銀子的。
即便一時籌不出銀子,好歹也得有句話,總不能這麼稀裡糊塗的,畢竟人家常老爺不是冤大頭。
隻不過這些事需得靠後,目前最要緊的便是瘟疫,想到此,棠梨正要詢問,宋良成卻給遞了個眼色,棠梨便未開口。
宋良成看向後麵的幾位太醫笑道:“這幾位是太醫吧,這般時候能來嶽州,不虧仁心仁術,宋某這裡替嶽州百姓多謝了。”
那幾個太醫卻哼了一聲:“宋大人此話,我等可不敢當,我等庸醫之流如何敢稱仁心仁術,不過是白白浪費了朝廷的俸祿米糧,比不得你們嶽州的神醫,能醫死人肉白骨,說起來我等來嶽州也不過是走個過場,有小葉神醫在,哪用得上我等庸醫。”
這話說的極刁鑽刻薄,真是一點兒都未顧及臉麵。
這幾個太醫早對棠梨不瞞,隻船上礙於葉之鴻跟蔣宣不好說什麼,憋了一路,如今終於逮到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心裡暗道,你不是能嗎,如今嶽州發了瘟疫,怎麼還需我們這樣的庸醫出手。
棠梨根本不想跟這些人較真兒,一個是冇必要,再有這些人心胸狹窄,這麼大年紀,又是醫道一門的前輩,卻說出這樣冇有水準的話來,已是十分丟人,自己若再跟他們對上,自己豈不也成了他們這樣的人。
故此,即便這些老頭子的話刻薄,棠梨也隻當冇聽見,臉色都冇變一下,這些老頭子見她的樣子,越發氣憤,有個老頭乾脆直接點名:“久聞小葉神醫醫術通神,小小瘟疫算的什麼,隻小葉大夫出手,必能藥到病除,我等就不必去獻醜了,隻在驛館中等著小葉大夫的好訊息便了。”
這話可就明擺著擠兌人了,吳長進目光一閃開口道:“這位太醫的話可有些不妥,棠姑娘雖通醫術卻並非官員,也未拿朝廷俸祿,這瘟疫非同小可,傳染性極強,若棠姑娘去了,一旦有個閃失,這後果是諸位太醫擔嗎。”
吳長進一句話,說的這些老頭子齊齊色變,如今的葉棠梨可不同以往了,以往她不過一個七品知縣之女,便跟葉府沾親也是遠親,到底冇什麼了不得身份,而如今國公府已然昭告天下,尋迴流落在外多年的貴女,便是這位葉棠梨。
雖覺此事有些蹊蹺,可國公府認了,皇家那邊兒也無異議,這丫頭縱然是假的也成了真的,國公府長房嫡女,又是未過門的齊王妃,這樣的身份比公主更尊貴,若真有閃失,莫說他們這些太醫,就是整個嶽州的官員都算上,也擔不起這個後果。
太醫們清醒過來,皆閉上嘴不再說話,棠梨卻開口道:“吳知府此話不妥,棠梨再怎麼說也是大夫,身為醫者,濟世救人是本份,如今嶽州發了瘟疫,隻要是大夫便當進自己的本份,若救人治病還需瞻前顧後,權衡利弊,還當什麼大夫,趁早改行的好。”
吳長進臉色變了變,繼而嗬嗬笑了兩聲:“棠姑娘當真不愧神醫之名,倒是吳某小家子氣了。”
施太醫捋了捋下頜的鬍子道:“小葉大夫說的是,身為醫者,治病救人是本本份,如今嶽州瘟疫橫行,萬萬不能耽擱,宋大人還是速速帶我等去看染病之人,也好早些找到對症方子。”
宋良成道:“如今嶽州府下各個州縣都已設有隔離區,發病之人以及疑似病症者都先送到隔離區,以免傳給彆人。”
施太醫點點頭:“我記得這是竹山縣的防疫條例中的應急預案,若發瘟疫,當先隔離,可以在所屬之地設立隔離區,以防疫病傳染。”
宋良成:“未尋到對症之藥前,這也是權宜之計,不過卻極有效果,從發現第一例病患到如今已經十八天,除了前幾日因不明原因,造成了上千人被傳染,後來十幾天內,每天發現的染病者,均不超過十人。”
宋良成的話說的誠摯幾位太醫卻不信,他們這些太醫都是老人,又供職太醫院,對於瘟疫自是比彆人經曆的多的多,也更為瞭解,舉凡官府裡上報的傷亡人數,瘟疫境況,大都是能瞞則瞞,除非跟自己頭上的烏紗帽過不去,不然誰也不會把真實境況如實上報,且發瘟疫之地,大都距京城不近,皇上高居朝堂,又不會禦駕親去疫區檢視,具體如何全憑下麵官員的一張嘴,說什麼是什麼,隻要不鬨出民亂的大事,皇上也不會深究。
正因之前無數次瘟疫都是這般過來的,所以對於宋良成之言,太醫們都冇當回事兒,心裡琢磨,嶽州此次瘟疫隻怕鬨的不小,先頭幾天內不就死了上千人嗎,如今已經過了十幾日,並未找到對症的藥,自然也不能阻止瘟疫橫行,到了今兒,死的人隻會更多,絕不可能像宋良成說的,每天隻有不超過十人被傳染。
但這些太醫跟著宋良成到了嶽州圈起來的隔離區之後,卻發現宋良成並未誇張,隔離區裡雖有七八個帳篷,可病患卻不多,隻有二十多人,分彆住在兩個帳篷裡,隔離區外有身穿兵服的人守著,旁邊燒了兩隻大鍋,大鍋裡是蒸騰的藥湯,是避瘟散,進出的人都要喝一碗,這個方子雖不見得能治瘟疫,卻能預防。
隔離區內也異常乾淨,並不似以往他們見過的那些,到處都是躺著的人,莫說打掃衛生,分發粥食,根本連官府的人都看不見,拉到這兒的人,基本就是等死。
而嶽州這個什麼隔離區,卻乾淨有序,帳篷裡的病患都穿著統一的衣裳,床單被子也都是簇新的,側麵架起了幾個大鍋,裡麵煮著換下來的床單衣物,來往的雜役正在往地上噴灑石灰水消毒,還有煮艾的味道。
這樣竟然有序的隔離區,的確可以有效的杜絕傳染。
施太醫開口道:“所有的隔離區都如此嗎?”
宋良成道:“竹山縣的防疫條例已經實施了一年,頗有經驗,一經發現染病之人,便比照著竹山縣建起了隔離區,所以,隻要是嶽州境內的隔離區,都一樣。”
蔣宣道:“外麵守著的可是駐守在嶽州的水軍?
倒是未想到。”
宋良成自然知道他話裡的意思,自來軍方跟地方便是井水不犯河水,就如同朝為官的文武一般,即便天天都見麵,卻能老死不相往來。
便是朝廷下了旨意,讓軍方協助地方做些清繳之事,也是麵和心不和,不想如今嶽州倒是個例外,朝廷還冇下旨呢,水軍大營倒先主動幫上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