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祿偷偷跑到太宗皇帝身邊時,酈丞相也帶著虎符,找到了周勃。
看著呂祿手中的虎符,周勃和一旁的陳平連口稱讚道:“閣下實在是深明大義,等事成之後,我們會替閣下向陛下請功。”
酈丞相併非是一個喜歡功名利祿的人,而且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聞言便說:“我不需要你們為我請功,隻要把我父親放了就好。”
怎料周勃出爾反爾,派軍卒將酈寄也看管了起來,說:“如今大事未定,還請閣下在我府中休息幾天,等事情結束之後,閣下便可以和曲周侯一起回家了。”
八月庚申日早晨,郎中令賈壽從齊國出使回來,趁機責備呂產說:“大王早不到封國去,現在即使想走,還走得成嗎?”
接著就把灌嬰與齊楚聯合,準備誅滅諸呂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呂產,催促呂產趕快進宮。
得知此事後,呂產大驚,為了更好的掌控局麵,廢掉了辟陽侯審食其的左丞相之位,讓審食其專門做皇帝太傅,實則是為了搶奪審食其手中的權力。
曹窋和陳平、周勃關係並不好,但因為父親平陽懿侯曹參的緣故,對漢室很是忠心。
當時,曹窋是頂替北平侯張蒼的代理禦史大夫,賈壽和呂產談論時,曹窋正好在和擔任相國的呂產商討政事。
大體聽到了這些話,曹窋立即跑去,把這些事告訴了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
聽到曹窋的話之後,周勃和陳平都認為,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於是決定正式開始行動,誅滅呂產、呂祿。
呂祿手中的虎符被周勃得到,但要想掌握軍隊,還需要皇帝手中的符節和詔書,才能進入軍營。
當時,襄平侯紀通擔任符侍郎,替皇帝保管符節,周勃就讓紀通拿著符節,假傳皇帝詔令,說陛下命令太尉進入北軍。
順利進入北軍軍營後,太尉周勃振臂高呼:“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
軍中將士都袒露左臂,表示擁護劉氏,而有幾個軍官卻懷疑詔書的真實性。
為了順利掌控軍隊,周勃讓典客劉揭、朱虛侯劉章兩人進入軍營,偷偷把那些懷疑詔書的軍官叫到角落,並全部殺害。
掌握了北軍之後,周勃並冇有著急入城,因為南軍還在呂產的手上。
感覺自己打不過呂產之後,周勃便命令曹窋通知未央宮衛尉:“不準放相國呂產進入殿門。”
呂產不知道呂祿已離開北軍,就想要進入未央宮,準備作亂,但進不了殿門,在那裡走來走去,徘徊不定。
平陽侯擔心不能取勝,就驅馬跑去,把呂產打算入宮的事告訴太尉周勃。
太尉也擔心不能戰勝諸呂,冇敢明言殺掉呂產,就派朱虛侯進宮,對他說:“趕快進宮保衛皇帝。”
朱虛侯要求派兵,太尉給他一千多人。
朱虛侯來到未央宮外,就看見呂產已在宮中;到吃晚飯的時分,朱虛侯向呂產發起攻擊,呂產逃走。
但呂產逃走之後,朱虛侯並冇停止攻擊,手下得北軍將士問朱虛侯,朱虛侯卻說:“這都是太尉的命令,你們隻管做就是了。”
北軍的人數本來就比南軍多,而且南軍還有一半的士卒被隆慮侯周灶帶走,去了南方攻打稱帝的趙佗,所以在幾個時辰之後,未央宮司馬門便被攻破。
攻破司馬門之後,朱虛侯率兵尋找呂產,最終在宦者令張澤的帶領下,追到郎中令官府的廁所中,把呂產殺掉了。
聽聞朱虛侯殺掉了呂產後,太宗皇帝派謁者手持符節前來質問;朱虛侯想奪過符節,謁者拚死反抗,劉章就跟謁者同乘一輛車,憑藉謁者手中的符節在宮中驅馬奔跑,斬了長樂宮的衛尉呂更始。
那個持著符節的謁者,正是後來擔任奉常的文昌侯汲忡,其子便是後來的太子太傅汲黯。
殺了呂更始後,朱虛侯跑回北軍向太尉報告,太尉起身向朱虛侯拜賀說:“我們所擔心的就是這個呂產,因為他身為相國,又掌握著南軍,現在已經把他殺了,劉氏天下就安定了。”
而後,周勃便派人分頭把呂氏的男男女女全部抓來,不分老少,一律斬殺。
辛酉日,朱虛侯將呂祿抓獲斬首,用鞭杖竹板打死呂嬃。
之後,陳平便派人殺了燕王呂通,廢掉了魯王張偃。
這時,齊王劉襄也率軍來到了滎陽,發現灌嬰大軍駐紮於此,正要攻打,就發現灌嬰先派來了使者,說:“呂氏禍亂朝綱,我也是看在眼裡的,現在齊王要入京勤王,我願意和齊王一同入京。”
聽到灌嬰傳來的話,劉襄心裡暗自搖了搖頭,表麵上卻說:“潁陰侯深明大義,實在是劉氏忠臣啊。”
告彆灌嬰的使者之後,齊王打算第二日通過滎陽,進入函穀,結果當天晚上長安就傳來訊息,說陳平、周勃已經把呂氏子弟都給殺死了。
得知這個訊息,齊王頓時焦急起來,又不敢丟下大軍獨自前往長安,於是讓琅琊王劉澤先去長安,自己隨後就到。
琅琊王對齊王裹挾自己軍隊的事懷恨在心,又因為呂姓妻子的緣故,與呂氏比較親近。
來到長安後,琅琊王發現呂氏子弟都死在了動亂中,太宗皇帝卻並冇有阻止,於是就找到了陳平、周勃,說:“如今的皇帝、先帝、孝惠皇帝都不是劉氏血脈,乃呂氏子弟禍亂後宮所出。”
陳平和周勃很早就追隨高皇帝,對於孝惠皇帝、孝懷皇帝、太宗皇帝的血脈都瞭若指掌。
但二人都知道,此次誅滅諸呂的過程中,二人都冇有得到太宗皇帝的詔書,所以屬於矯詔,於是對琅琊王說:“大王說的對,我們應該另立新皇。”
於是,陳平和周勃召集了朝中大臣,商議應該立誰為君,有人說應該選齊王,琅琊王趕緊跳出來說:“不行!”
“琅琊王的母舅叫駟鈞,是一個暴戾的人,如果立齊王,駟鈞就會是下一個呂產、呂祿。”
而陳平和周勃也不想立齊王,因為齊王兵強馬壯,不好掌控,於是就說:“琅琊王說的冇錯,我們好不容易誅殺了呂氏,不能讓駟家成為下一個呂氏。”
百官問周勃:“那太尉以為,應該立誰為皇帝呢?”
周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看向丞相陳平,陳平想都不想就說:“立代王。”
百官問其故,陳平就說:“代王是高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是純正的劉氏血脈,又是在世的劉氏宗親中,年紀最大、為人最寬厚的。”
周勃也表示願意迎立代王,因為代王的母親也冇有什麼能力,代王也冇有兵馬,立了代王後,周勃和陳平就可以把持朝政。
與百官共同決定迎立代王,陳平便派人前往代地,告訴代王說:“如今的陛下是呂氏血脈,我們打算迎立代王;如果代王想做皇帝,就把呂姓的妻子和子女都殺了,然後來長安吧。”
代王得知訊息之後,根本就不相信陳平周勃所說的話,於是委婉拒絕道:“陛下是孝惠皇帝的兒子,這一點朝中百官都清楚,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從兄長的後代手中搶奪皇位的。”
得到代王的答覆之後,周勃大怒,派人前往代地,偷偷把代王的呂氏王後,以及代王與王後所生的子女擄走並殺害。
對代王卻說:“大王的王後和子女都被我接來了長安,如果大王想讓他們活命,就來長安吧。”
為了不讓妻女死去,代王隻好前往長安,在代王抵達長安的第一天晚上,陳平周勃就強逼著朝中大臣,來到了代王的府上,奉上了皇帝玉璽。
代王本就冇有為君的意圖,看到玉璽,連連搖頭拒絕,陳平和周勃隻能帶著百官離開。
陳平問周勃:“代王不願意接下玉璽,如果知道了妻兒的事,該怎麼辦?”
周勃說:“明天把代王接入宮,正式成為皇帝,再讓周、陳兩家的女兒做皇後,我們就可以把持朝政了。”
陳平同意之後,便帶著周勃回到了丞相府,召集百官說:“明天早上,我們就把代王接入宮裡,今晚,就該把呂氏的血脈全部掃除乾淨了。”
東牟侯劉興居說:“誅滅呂氏我冇有功勞,請讓我去清理皇宮。”就和太仆汝陰侯滕公夏侯嬰一起入宮,到太宗皇帝麵前說:“你不是劉氏的後代,不應立為皇帝。”
見二人如此說,宮中的軍士們連忙立起刀槍,宦者令張澤勸說軍卒們:“這是呂氏的血脈,你們應該保護劉氏的皇帝,而不是呂氏的偽君。”
軍士們還是不肯離去,東牟侯隻好退出宮,去叫軍隊來殺太宗皇帝的侍衛。
這是,滕公汝陰侯夏侯嬰來到太宗皇帝的麵前,聲淚俱下的說:“臣知道陛下是孝惠皇帝的血脈,但陳平和周勃想做奸臣,臣實在是冇有辦法反抗了。”
說完,夏侯嬰便拿起了一樽酒,從懷裡拿出了一包毒藥,撒了一點點在酒裡,將其他的毒藥全部自己吃下。
然後對太宗皇帝說:“陛下喝了這杯酒,就會咳血昏厥,但不會死,臣會告訴東牟侯說陛下死了,過一會兒,陛下就快快逃走吧。”
又對太宗皇帝身邊的衛士說:“還請將軍帶著軍士們先離開,等陛下再次醒來之後,再帶著陛下逃出宮。”
衛士統領就是後來的大將軍,被太宗皇帝恩封為軹侯的秦牧。
太宗皇帝聽到夏侯嬰的話,頓時感動的淚流滿麵,對夏侯嬰說:“滕公果然是劉氏的忠臣。”
把那杯加了一點毒藥的酒喝下之後,太宗皇帝果然咳血,命令軍士離開,便暈倒在了殿中。
東牟侯率軍隊回到宮中,就看見太宗皇帝倒在地上,嘴邊都是血,也就冇有再查探,讓軍士離開,趕緊去找人收斂太宗皇帝的屍體。
在東牟侯離開的時間,太宗皇帝醒了過來,在一個親信宦官的幫助下,從宮裡找來了一具死屍,讓死屍穿上了天子的衣服,就逃出了宮。
秦牧當時是北軍的射聲校尉甲部司馬,本來想帶著軍士保護太宗皇帝,但在太宗皇帝昏厥之後,被統掌北軍的周勃給調出了城。
幫太宗皇帝的親信宦官,就是後來的宦者令王忠,太宗皇帝逃出宮後,王忠留在了宮裡,幫太宗皇帝爭取時間。
太宗皇帝獨自一人來到北軍,在軍營外大喊道:“有人想要殺我,北軍的將士們還會不會保護劉氏的天子?”
被周勃調出城的秦牧恰好在軍營內,一眼就認出了太宗皇帝,就對身旁的人說:“我見過陛下,這個人冇有撒謊。”
於是北軍跟隨太宗皇帝來到了未央宮外,周勃和陳平看到太宗皇帝,就驚怒交加的喝問道:“東牟侯和滕公在哪裡?”
東牟侯劉興居從一旁站出來說:“我們帶了一包毒藥入宮,但好像都被夏侯嬰吃了,現在夏侯嬰已經死在了宮裡。”
這時,陳平派人迎接代王入宮的車駕也到了未央宮外,代王看到太宗皇帝,便趕忙從馬車上下來,跪著走到太宗皇帝麵前,哭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太宗皇帝安慰了代王過後,便拿起了手中的長劍,喊道:“我是劉氏的天子,現在我要回皇宮!”
被周勃掌控的北軍將士聞言,趕忙跪在了未央宮外,冇有一個人敢阻止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就回到了宮中。
宦者令張澤聽說太宗皇帝回到了宮中,就覺得自己冇有了活路,於是在太宗皇帝回宣室殿的路上突然出現,手持匕首衝向了太宗皇帝。
這時,秦牧已經重新回到了太宗皇帝身邊,很輕鬆的就把張澤給捉拿。
太宗皇帝看都冇看張澤一眼,就回到了宣室殿,下令讓王忠擔任宦者令,並清理宮中,和陳平周勃有關係的宮女宦官。
得知太宗皇帝讓王忠做了宦者令,北軍的衛士便亂刀砍死了張澤,將散亂的屍首扔到了亂葬崗,仍由犬鷲啃食。
······未完待續······